两万大军开路,帝王车辇向前,当日头中午的时候,已经远离临安三十里。
这赶路速度算是快的,在古代甚至属于快的吓人,换来的结果就是车辇十分颠簸,杨一笑全程几乎没法睡个囫囵觉。
他脾气好,不对老崔发火,而老崔之所以如此赶,恰是因为这位贴身大将深知杨一笑给予回归。
大唐雪灾从三个月以前的初冬就开始了,现如今江南这边已经是青苗隐隐的初春,然而,北方的倒春寒却始终没有消退迹象。
甚至在历法上已经属于开春之后的半个月里,大唐的几个道数十个州域竟然再一次普降暴雪!
那雪仿佛鹅毛一般,呼啦啦的从天上往下倒,一夜之间,厚足三尺,有的地方甚至能深过成年汉子的腰,成千上万的民房茅屋被压的轰然倒塌。
在二十一世纪的后世,尚且有过暴雪压塌钢结构的报道,古代百姓的房屋何其简陋,遭逢这种百年难遇雪灾岂能抗衡。
最令人忧心的还不是住房,而是古代贫民家中缺少存粮。
青黄不接,这个词汇在后世有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青黄不接在古代是何等可怕的季节,并且,每年一次。
即使不遇到灾荒之年,青黄不接对于百姓而言已经可以威胁到生死,倘若稍微遇到天灾,那么直接的后果就是大批大批饿死人。
何谓青黄不接?
所谓青黄,是指粮食,青,是地里的幼苗,黄,是家里储存的麦粒。
每年冬春交替之际,地里的青苗尚未长成庄稼,无法收割变成粮食,所以也就无法做成饭食填饱肚子,而家里的存粮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几乎家家户户的粮筐已经见底……
这便是青黄不接!
老百姓们没有饭吃的最艰难一段日子。
即使在后世的华夏建国初期,每年的这段日子也会出现挨饿情况,古代粮食产量根本没法和后世相比,相应的艰难程度必然会呈几何倍数剧增。
最关键的是,这些民间百姓曾经饱受盘剥,虽然现在已经纳入了大唐的版图成为了大唐之民,但这些百姓毕竟才刚刚成为大唐这边的子民。
就在去年之时,有很多地方尚属别的势力,比如被金国占据的,被南云占据的,甚至,有几个州域是被某个大型流寇势力占据的……
在这些势力的统治下,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南云历来盘剥百姓,但在这些势力之中算是好的,毕竟懂得个长久,知道给百姓留一口活命的饭。
金国也还行,至少打着长久占领的念头,因此,对百姓盘剥也不算严重。
而其他一些势力,那简直是敲开骨头吸骨髓,玩命的往死里搜刮盘剥,把百姓当做牲畜一般的折磨。
因此,这些州域的底子都很差,百姓被压榨的干干净净,遇到灾荒便等于是直接等死。
……
老崔之所以赶车这么急,就是因为他乃杨一笑的贴身大将,深知杨一笑心急如焚,越早回归大唐对赈灾越有好处。
然而古代赶路毕竟不像后世那么简单,坐上飞机高铁安安稳稳睡上一觉就是几百里上千里,在古代那种道路环境,三四十里下来必须休息,否则的话,人撑不太久必然累出毛病。
故而,古代有一句专门的话,叫做‘穷家富路’,说的便是赶路方面的道理。
穷家,就是字面意思家里穷,但是家里哪怕再穷,出远门一定要富,这个‘富’指的是带足盘缠路费,同时也引申为赶路时间必须富裕。
一是时间要富裕,可以赶一段路就休息一回,二是带足盘缠路费,可以在路上住宿歇息,说白了,都在表明休息的重要性。
杨一笑现在肯定不穷,作为皇帝不担心路上盘缠不够用,但他焦急时间,他想尽快的赶回去。
只可惜,所有人都不敢让他累着。
老崔虽然赶车的时候急,但是三十里下来立马就停止,无论杨一笑怎么催促甚至威逼,这位贴身大将只用一句话就作为回复……
“陛下您可以杀末将的头,或者不忍杀的话治一个抗命之罪也行,然而陛下想让末将继续赶车您是想都别想,按规矩三十里必须要让您好生休息才行。”
“另外,陛下,您别朝咱瞪眼吓唬,凡是早年追随您的老人都知道,您瞪眼吓唬人的力度和小孩子没区别。”
“倘若是皇后娘娘发火,末将肯定吓的立马认错,无论错没错,认错肯定是最好的姿态。但是对于陛下您,请恕末将不害怕哈……”
“来,陛下,这三十里下来您怕是早已颠簸的腿脚发麻了吧,末将搀扶您,咱们四处活动溜溜腿。”
“陛下,您真的别崔,大军已经扎营造饭了,您就算催促也只能等造饭结束。”
“军队必须吃饭,时刻保证充足战斗力……”
“陛下您也得吃,才能保证有体力赶回大唐,要我说啊,您这次就不该来,毕竟一千多里路啊,您何必来遭这个罪。”
……
贴身大将抗命,杨一笑有火发不出。
毕竟是最早跟随自己的老人,况且杨一笑深知老崔的做法没有错。
他叹了口气,选择了默许,任由老崔搀扶下车,在附近活动酸痛的筋骨。
大唐军队的素质极高,埋锅造饭仅仅半个时辰,然而当一碗白花花的米饭送到杨一笑跟前时,明明已经饥肠辘辘的杨一笑却不由皱起眉头。
他没有接下碗筷,而是目光凌厉盯着送餐的侍女,语气十分不悦道:“朕如果记忆没错的话,我大唐军队的伙食似乎不是这个……”
那侍女神情恐惧,小身板都在打哆嗦,显然不是大唐宫中的宫女,所以才会被杨一笑的语气所吓到。
足足哆嗦半天,这侍女才敢可怜巴巴的回答,小心翼翼道:“陛…陛下,这是特意为您煮的。公主说,您身为帝王吃口米饭已经算是寒酸了!如果不是时间不够的话,公主想亲自为您烧一些菜肴。”
杨一笑不由叹了口气,方才不悦的语气略略缓和,温声道:“你不用怕,朕不是吃人的老虎,以后在大唐待久了你就知道,朕即便发火但只会对事不对人……”
“刚才口吻严厉,是因为这一碗米饭犯了忌讳,朕以前就定下过规矩,我只要在外领兵就不做特殊待遇,军中吃什么,我便是什么。”
小宫女被说的连连点头,然而唯唯诺诺之际竟然有一点敢反嘴的胆气,只不过,声音很小,很小……
只听这小宫女糯糯道:“可是,可是我们公主说,陛下您现在是帝王,不再是以前领兵的杨氏首领,公主还说,帝王吃好一点未必是为了享受口腹之欲,而是身体力行,为所有人带个好头。”
杨一笑不由一怔,有些若有所思道:“身体力行?这是何意?”
小宫女鼓起勇气,声音稍微大了一点,道:“我们公主说,这是一种寓意,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象征,如果连陛下您这位帝王都吃的不好,那么您麾下的士族以及治下的百姓又岂能吃的好?”
“您是皇帝,吃一碗白米饭!”
“那么就意味着,百姓们,兵卒们,他们或许有着吃一个精面饼子的家底。”
“而如果连陛下您都吃不起白米饭,或者说您吃一碗白米饭会心疼,那么岂不是意味着我们大唐很穷,连皇帝都因为吃点好的而心疼。”
“如此,百姓哪还有过上富裕日子的盼头!”
“毕竟,连皇帝都很穷在过抠门日子啊……”
……
“哈哈哈哈!”
杨一笑陡然放声大笑起来。
他缓缓伸出手,冲着老崔示意一下,随即老崔伸手入怀,直接掏出一大块银子,二话不说,塞到小宫女手中。
不愧是贴身大将,领会杨一笑的意思,这个小宫女说话有道理,必须给一份赏赐作为鼓励。
没人不爱钱,小宫女也爱钱,抱着一大块银子,小脸蛋都笑的好看了许多。
杨一笑不怎么贪爱美色,但却喜欢这小姑娘的聪慧,于是一边接过来碗筷,一边笑意岑岑的开口问道:“你从此以后要离开故土,跟随你们公主去北方生活,也许,这一辈子都没有再回家的可能,那么朕问问你,你心里可有伤感么?”
小宫女很利索的摇头。
不知为何伸出来两根手指!
杨一笑微微有些好奇,猜测道:“莫非朕的问题你有两个回答?”
只见小宫女点点头,然后又连忙摇摇头,细声细气的道:“回禀陛下,这不是奴婢的回答,而是公主教导的,公主他她有两个回答……”
杨一笑不由一怔,眼神闪烁更大的好奇,沉吟道:“莫非她竟然能提前猜到朕会问你这个小宫女问题?”
赫然只见小宫女连连点头。
并且,掰着手指头仿佛背诵一般开始回答答案。
“首先,公主说,我们跟着她随嫁之后,这一辈子绝不会没有机会再回故土,也许不用三五年时间,我们就能回老家看看呢。”
杨一笑直接打断她,问道:“为何这么说?你们公主如此有信心么?”
小宫女展颜而笑,甜甜道:“是呀,我们公主就是有信心!”
“公主她说,陛下雄才大略,观您起家之行径,一路走来绝不会停下奋勇上前的步伐!”
“公主还说,以前您是杨氏首领,所以您的步伐是扩张地盘让自己变强……”
“但是现在,您是大唐的帝王,那么,您的步伐便是统一这片天地……”
小宫女说完之后,收回了一根手指头。
然后不等杨一笑开口,又开始了声音娇憨的回答:“至于陛下所问的伤感,我们公主也已经跟我们讲过……”
“作为南云皇宫的侍女,我们能随着公主出嫁乃是一生的机遇,如果留在南云,我们做奴婢的每天都得提心吊胆,原因是我们公主在宫里过的提心吊胆,我们作为她的侍女肯定也不会活的太好。”
“但是去了大唐时候,我们就会有好日子!”
“公主她说,大唐皇后乃是天底下第一雍容的大夫人,不但会善待后宫每一个妃嫔,而且连我们做奴婢的也温和以待。”
“所以,公主说我们无需伤感,反而,我们应该庆幸跳出了火坑!”
这小宫女,三句话不离她的公主,偏偏所言都是道理,不由让人联想到她的公主是何等聪慧。
……
良久以后,杨一笑在默默倾听之后吃完了白米饭。
他轻轻将碗筷递还给小宫女,目光顺势向着旁边的老崔一扫,大有深意道:“真是没想到,赵构没坑我,朕这位新岳父啊,竟然挑选了一个不错的闺女嫁过来。”
他说着悠悠吐出一口气,仿佛自言自语又道:“啧啧,竟然又是一个聪明到骨头里的女子,朕的后宫啊,将来指不定多热闹。”
崔寒山脸上有些蔫坏的笑意,嘿嘿道:“幸亏刘伯瘟那厮极力反对,否则南云朝廷的官员们原本是想选个公主嫁给小虎头的,如此聪慧的女子如果成了太子妃,岂不是我家闺女的毕生大敌,嘿嘿,幸好幸好,是陛下您负责迎娶……”
杨一笑没好气的瞪了老崔一眼。
然后,他缓缓起身,先是微微沉吟一下,随即下定了某个决断,意味深长道:“走,随朕去见见这位聪慧的南云公主。”
老崔故意插科打诨,再次嘿嘿笑道:“陛下您应该说,末将陪您去见见咱们大唐的新皇妃。”
杨一笑抬脚笑骂着猛踹过去!
……
深夜加更,码完字不存直接上传了,这一章又是4000字超级大章,让大家看的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