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打定主意做一次问卷调查,当天晚上拟好试题,第二天,给老朱看过,随即执行。当天刻印,除了京师部分,下午的时候,驿传就将调查问卷送往全国各地。

大都。

征虏大将军徐达收到调查问卷时,刚刚结束一天的忙碌。

事情太多。

就说上午的时候,徐达在城北送走了再一次出塞的三万骑军。

这次是李文忠和傅友德带队。

自从第一次奇袭开平获得成功后,这已经是大军最近几个月的第五次出塞。还是三万骑军,一半老卒,一半新兵,相比第一次的一人双马,这次更是阔绰到一人三马的程度。

主要是为了多带回一些战利品。

就像这次为何能一人三马,都是最近几个月陆续抢来。

另外,这次的目标,还是开平。

第一次奇袭开平,往返只用六天时间,这次做出的规划是八天到十天,主要是考虑天气情况。

大都周边的最近一场雪才结束不到一旬,根据探报,居庸关外,前段时间的雪更大,再加上天气太冷,至今也没融化,而且很难说接下来一些天会不会再突然下雪。

因此,不是没有人反对这种情况下出塞。

赞成的更多。

大家都觉得,这种不确定条件下出兵,也是一种训练。

大军征战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与其在将来更加恶劣的环境下遭遇困难不知所措,还不如提前就遭遇一下,并且训练应对之法。

当然,三万大军,大明可损失不起,因此这边也已经做好了随时接应的准备,并且保持每天至少有两次的信报传回,确保关内随时了解大军动向。

训练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战利品。

针对大军的反向‘打草谷’计划,皇帝陛下特批了一条谕令,大军每次出塞的战利品,除了兵器、战马或者其他一些敏感物资,剩余他的,一半上交,一半归个人,这可比以往至少名义上要全部上缴宽松太多,而且,即使是上缴的另一半,也都发放给了留守士卒,而且,与大军出塞关联越密切,拿到的也越多。

可以说,整件事就是朝廷既出战马又出口粮还各种物资保障之下,让士卒们自己去捞好处。

因为这份政策,若不是徐达强压着,不只是河北,甚至包括山西那边,整个北方的三十余万大军都恨不得出塞走一遭。

徐达能感受到,这不是自家祖上的风格。

因此想到了某个当初第一次见面就只觉惊叹的少年。

现在都已是宗室。

徐达也不得不承认,这份政策,实在是很能激发将士的勇武之气,虽然吧,前提是……朝廷要有足够的底气支撑大军这么干。

大都恰好也有。

还是因为某个少年,目前的大都,并不缺粮,甚至还有富裕进行一些必要的赈济。

再说开平,徐达知道京师正在讨论甚么‘三年计划’,显然依旧是出自某人之手,主公早前的信里提过,希望用两个‘三年’,彻底将开平圈入大明版图。

现在来看,或许,根本用不了两个‘三年’。

送走大军,徐达返回大都城内,开始与北平知府晋安一起安排大都匠户的南迁事宜。

大都原有余户匠户,总计33万人,自家主公第一批带回了3万。月初的时候,这边组织了10万,最近几日应该顺利到了金陵。

这次,还是10万。

下月初出发。

不过,这一次的10万之后,再接下来,事情就有些难办。

即使不说大军需求或者百姓民生,只是这大都城,也总需要一些人气,不能全给抽干。

另一方面,两次三番,匠户们也难免反弹,这年代,不到饿死境地,很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大都这边,即使以往是最底层的匠户,好歹也是有家有室,到了金陵,谁知道会怎样?

因此,这几个月,不只是大批匠户听闻要强迁后逃离大都,即使是押送途中,潜逃者也不在少数。

徐达与晋安一番商议,决定送出这批10万人的同时,也一起向朝廷上书,希望停下抽调,将剩余的10万匠户留在大都。

想来自家主公应该会同意。

因为,徐达听到消息,自家主公……似乎有意迁都北平。

这一点,从主公将他从汴梁调派到这边,还有这段时间的诸多细碎交代,不难看出,事情并非空穴来风。

故元皇宫以北积水潭西侧的一处宅院内。

吃着亲兵徐六送来的简单饭食,徐达一边接过徐七递上的所谓‘调查问卷’。

扫了眼,一共十题,倒是类似那科举的策论十条。

第一题是打分,1到10分,能给《大明月刊》打几分,并且说明原因。

第二题是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同样要说明原因。

第三题是最讨厌的一篇文章,当然,还要原因。

如此之类。

徐达大致看完,脑海中不由浮现这段时间已经不止一次阅读的那份《大明月刊》。

打几分?

徐达的第一感觉,可以打10分。

这些年,徐达能够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关键就在一个勤学不辍。见识多了,反而更能看出那本《大明月刊》的含金量。

这样一份介绍大明概况并且宣传朝廷各方面政令的所谓‘杂志’,对于稳定天下民心,实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就说最后那两篇让人读起来也是饶有兴味的话本,都有着劝人向善在其中。

嗯。

不过,10分太满了一些,徐达想了想,决定打9.5分。

留些余地。

说起来,这带了小数点的数字,还是从那少年的《数学基础》里学来,作为大军统帅,不懂数算可不行,再加上那新式数字颇为简单易用,徐达私下里可是好好钻研了一番。

至于之后的问题……

再次将一块只洒了盐巴的烤羊肉塞到嘴里,徐达决定,今晚再翻一遍那本《大明月刊》再说。

……

胶州。

已经卸下胶州知府安心担任从三品营海副使的和淮刚刚从来州返回,乘船走了一遍初步完成疏浚的胶来运河,计划明天又要出海。

山东南北的黄海和渤海冬季也有渔汛。

不过,相比明州已经在某个少年平章亲自操持下经营了将近一年,舟山渔场又过于得天独厚,山东这边,一切都还在摸索,计划的明日出海,主要还是为了明年的春汛做准备。

见到金陵送来的调查问卷,和淮的第一反应,也是将这段时间一直带在身边的《大明月刊》重新读了一遍。

第二天还特意找到毛镶,确认对方也拿到了调查问卷,不免沟通一番。

和淮不清楚这调查问卷背后意味着甚么,但,既然是朱塬送来,就得打起一万分的精神。

总要合了上官心意才是。

……

明州。

最近刚刚下水了一次性三艘500料的轮船。

相比之前还是人力驱动的200料轮船,这次的500料新式轮船,采用畜力驱动,两只直径都达到三丈的大型桨轮,每一个都是由船舱内的三头温驯壮牛提供动力,再加上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不借风帆地从定海到舟山北港,70里路程,只用了一个时辰又一刻钟不到,相当于一个时辰行驶超过60里。

对比营海使小大人当初测试的200料轮船,这次不仅体量大了一倍多,每个时辰的速度也更快了10里。

可以简单推算,若是这轮船的桨轮‘耐久’足够,内里再有牲口可以不间断更换运作,每个时辰70里,即使从明州到直沽,3000里海路,也只需要42个时辰。

这只是三天半的时间而已。

三天半啊!

不过,大家也都明白,这还是过于想当然的一个计算。

不同于近海,远海的环境太过复杂,有飓风,有洋流,还有畜力本身,万一牛在船舱里发了疯,简直灾难。

另外,桨轮的耐久,三天半倒是能撑的了,可……远远也无法与一艘能够平稳用上三五年的帆船相比。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个,成本。

建造一艘500料的轮船,耗费相当于同等体量帆船的三倍多。如果要更大,1000料那种,因为难度加大,同等体量成本还要更高。

寿命短,费用高,实在是不划算。

总之,暂时还是只能小规模用于海捕和海巡。

朱塬走后依旧被当做营海司衙署来用的大宅内,刘琏和姚封正商议着这件事,驿传那边送来了一叠调查问卷。

关于《大明月刊》。

两人顿时也都提起了精神。

这本所谓的‘杂志’,这些日子,在明州这边,也可谓沸沸扬扬。

刘琏本就想说道一番了,只是因为‘总编’是自己曾经的上司,不好开口,现在……既然你都送到了我手边,没说的,先给个8分。

剩下两分,都扣在那不务正业的两篇话本上。

还有,那《朱氏创业纪略》……算了,这个……留点口德。但自己肯定不会列为最喜欢。

刘琏当场在明远堂会议桌旁开写,姚封却没打算落笔,只是喊了人,吩咐把多余的几份发给信件上指定的各色人等,比如正在外海指挥冬捕的方礼。

……

泉州。

另外一位营海副使胡惟庸这段时间却有些无心做事,还好几次忍不住大罪了一场。

自从朝廷改制十部的消息传来,胡惟庸就满是懊丧,觉得自己太亏,若是坚持着留在京师,即使多坐几个月太常寺卿的冷板凳,或许当下……就是正二品的十部尚书了。

再说京师。

左相那条门路已经断掉,那位少年平章,上次派人送礼,却也只收了一些不干痛痒的书画,换回一句‘好好做事’。

这‘好好做事’,后面不该还有些甚么吗?

可仔细问了家仆胡大,后面……甚么都没有。

这让胡惟庸感觉自己的前途实在渺茫。

收到问卷调查,内心里不以为然,却还是要打起精神。

十分。

这是定然的。

最喜欢的文章,肯定要是那《朱氏创业纪略》了。

最讨厌的文章……

没有。

怎可能有,当然是都喜欢。

……

广州。

如同明州一样,广州府的营海分司并未设置在府城番禺,而是珠江出海口零丁洋畔的宝安县。

零丁洋,正是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的那个。

宝安县,之前属于东莞县,不过,早在东晋,宝安就一度设县,后来几度王朝更迭,或裁撤或重立,这次……为了配合广东营海分司的设立,再次划县,治域除了东莞南部珠江口以东部分,还包括外海大奚山在内的诸多岛屿。

广东营海分司、广州市舶司和广州卫三大衙门,当下都设在连城墙都还没有的宝安县城。

如同另外两个营海分司一样,广州营海分司的海捕相关目前也在筹备当中,主要也是针对明年的春季渔汛。

除了这些,广东营海分司副使吴良和广州卫指挥同知张秉彝一起上报朝廷批准后,两大衙门还展开合作,计划在这个其实一点不冷的冬天修建长达三十里的宝安海塘,这样可以确保宝安沿岸数万亩良田不再受到潮水侵扰。

朝廷自然答应。

白天里在海塘工地上待了一天,傍晚时分,吴良没有回城,而是又挤着时间赶去了位于城北的试验田,这边本是靠近山脚的一片荒瘠,担心被收税,之前已经许久无人耕种。

金陵让人送来了鸟粪和硝石,还有少年平章的一份试验田执行方案,虽然心存疑惑,特别是那硝石,如何能当得了肥料?

不过,吴良还是认真执行。

这边开辟出的100亩田地,分成了10份,分别或者不下肥料,或者下一种,或者下两种,或者分量各有不同。

现在,10月底插下的秧苗,暮色中,长势区别也是肉眼可见。

就说那同时施了两种肥料的几块,秧苗不但粗壮挺拔,叶色甚至都给人一种青到发黑的感觉。

对比没施肥的秧苗,一片枯黄。

而且,最近消息都已经逐渐传开,吴良到来时,即使已经快要天黑,还是有不少人特意赶来观察打探,攀谈几句,甚至还有一个专门从雷州赶来的乡绅,那可是千里之外了。

乡绅显然已经打探够多,直接对吴良表示,希望能花钱买几船肥料回去。

吴良只能拒绝。

哪有呵?!

不过,亲眼看到了效果,吴良也已经开始让人在广东外海寻找鸟粪岛。

摸黑回到居处,吃罢饭,吴良来到书房,开始写今日的工作日志。

这是在明州时少年平章交代他们,还说三五日写一篇也可。不过,吴良却是坚持每天都写,也偶尔会将其中一些送去给金陵,不是为了邀功,只是其中见闻建议,希望自家主公能知晓。

刚落笔没多久,老仆进门,送上驿传刚分拣出来的一份调查问卷。

浏览一遍,吴良又转向了那本同样被他翻了许多遍的《大明月刊》,不免再次从书架上找出,翻开,从头阅读,当再一遍翻完,不知不觉,已是深夜。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