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场明清大战,居然就在大周国控制的武昌城内展开了,而且还当着大周湖北巡抚方光琛的面打起来了,打得还非常激烈!

别看儒宗方面的人少,但他们也是有备而来的。所以没有马上崩溃,而是有序地退入贡院进行防守。

在对手攻入贡院后,还同他们进行了一阵肉搏,又退往蛇山,然后又退到了蛇山附近的城墙上负隅顽抗。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当天深夜才结束,最后居然还有百余人利用早就准备好的绳索缒城而出。

而负责指挥这场武昌之反的儒宗大佬,就是在三年多以前就造过一次反的张英。

他这次可是“二反”了,水准当然不是“初反”时能比的了。

在他接管了武昌、汉阳、汉口三地儒宗堂口后,马上进行了整顿,进行了充足的“反前准备”。。

他吸取了之前秀才造反教训,开始在汉口、武昌的码头上吸收苦力入伙。

还从北方调来了一批搞过团练(乡贤武装)的骨干和武昌、汉口码头上招募来的苦力组成了“儒棍团”。

后来又从武昌府和汉阳府境内几个被北望王师的大清忠儒控制的村子中招募了一批壮丁,这才拉扯起了一两千人的队伍。

不过这支队伍的实力依旧有限,根本不足以夺取武昌,就侥幸夺取了,也是不可能守住的。

所以张英发起这场“二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夺取武昌城,而是为了把武昌城内的儒门子弟引出来——儒宗和儒门在武昌、汉口、汉阳一带的斗争向来非常激烈,从来都是针锋相对。所以儒宗一旦大举出动,儒门肯定会跟。

儒门只要一跟,就能用方光琛的军队把他们消灭掉了。

等明军打到武昌后,方光琛就不会内外受敌了,也就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了。

张英有这样的把握, 是因为他已经得到消息, 田家镇以东的长江水面上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明军战船和运输船......明军也许很快就要进攻了!

可他还是没有想到,在武昌这里, 儒门的比他的儒宗厉害得多!

这倒不是张英的手段不行,而是儒门占了大义和大道这两个优势。

方光琛和他的九个子侄都是坚定的反清分子!虽然他们不一定拥明,但肯定反清。

对他们而言,反清就是大义!

另外, 朱和墭的原儒和黄宗羲的原君、原臣已经合流了。

而黄宗羲的得意门生万斯同又带着八个黄门高足加入了吴周阵营, 在他们不遗余力的宣传下,吴周阵营的知识分子大多认同原儒。

这就大大方便了儒门对武昌、汉阳等地吴周官员的拉拢——大家都信一个“儒”,当然是自己人了。

而儒宗的“儒”是奴才儒,只能吸引那些因为死忠大清而没有出仕吴周变成了在野派的“野儒”加入。

虽然方光琛本人并没有加入儒门, 但他的几个子侄, 都已经是儒门子弟了。

在他们的控制下,方光琛并不知道明军已经开过来了。

在他们的指挥下,方光琛的军队全都站在了儒门子弟一边,一起向儒宗子弟们发起了进攻!

而武昌城也因为张英发动的这场事变而提前陷落了。

......

发生在大明大公元年五月初十日的武昌起义, 其实可以算是大明对大周发起的全面进攻的第一击!

被武昌的儒门拿弟子出来吓唬人的那三十万天兵实际上是存在的!

拥有三千几百万人口(包括朝鲜省), 大部分地方已经完成了均田到族、均田到村的均田制改革的新大明拥有的动员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吴应熊和康熙皇帝的想象。

无论是大周还是大清,现在都只有为数不多的军户可以动员。大周这边有九万军户,而康熙这里人口多一些, 能够维持二十多万户旗人(实际上也是军户)。所以他们两国的军事动员上限也就是吴周十几万, 大清最多三十万。

而朱和墭这边的“五十万把刺刀”远远不是上限。他真要进行总动员,一二百万军队也是能拉出来的。只是那么多的军队要维持, 要保证他们的后勤供应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目前大明朝拥有的总兵力就是五十多万不到六十万(包括朝鲜军团和登辽军团), 已经超过吴周和大清拥有的兵力之和!

这五六十万明军的主力,从去年朱和墭跨海征朝时开始,就已经悄悄进入江西, 进驻了几处位于南昌府、九江府境内的大营——这些大营都是为了进攻吴周而提前修建的,足以容纳三十五万大军。

而早在大军开始召集之前, 数以百万石的粮草, 上千门各种型号的火炮, 近二十万支燧发枪,数十万斤军用白糖, 数十万斤的火硝,上百万斤的黑火药, 还有不计其数的牲口、车辆、炮子、枪子、被服、旗帜、甲胄, 全都跟流水似的汇聚到了江西省境内的军营和库房当中。

海军长江水师也同样得到了上千艘大小船只和大量的火炮、火箭炮, 上上下下都几乎焕然一新了。

除了以上的这一切,朱和墭下令召集起来的大军还可以得到了足额的军饷和军粮供应!

虽然朱和墭的新大明实行了均田制,理论上可以动员到不支薪的士兵,但他还是给官兵们支付了相当优厚的军饷,还准备了大量赏金——朱和墭没有办法在一个“各显神通发大财”的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中建立军功爵体系,军功爵是需要“利出一孔”进行配套的。而可以放出去的军官和地方基层官员的职位也有限,所以他只能多准备一点赏金发给有功的将士了。

而以上这一切的基础, 当然就是新大明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和已经成长起来的金融业了……这才是新大明真正可怕的地方。

……

“呜呜呜.……”

西安的周天子行在中,突然传出了伤心欲绝的哭声。

正在嚎啕大哭的那人不是别人, 正是周天子吴应熊!

吴应熊这会儿还不知道武昌已经陷落,也不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可怕。

他正趴着一口薄皮棺材上哭……这棺材是吴国贵派人给他送来的,里面装了个死了的孔四贞!

“吴施主, 别哭了,节哀吧,人死不能复生……而且贫僧一路上为孔施主超度了七次保管她可以往生极乐。”

正在边上开导他的, 是个宝相庄严的喇嘛,就是康熙皇帝的师兄桑吉嘉措。

他是在康熙皇帝进入库库和屯之后,再次出使到正在逃亡中的吴国贵军中的。

他到吴国贵军中的目的是为了让吴国贵安心逃跑,同时也是为了到关中见吴应熊一面。

而且他也不是两手空空来见吴应熊的,而是带着孔四贞的遗体……当日吴国贵、吴应麒跑路的时候,没让人带走孔四贞的遗体,而是将她塞进一口薄皮棺材,还在上面贴了条子,写着“请转交康熙皇帝”这几个字。

而康熙皇帝收到后,觉得自己留着不合适,就让桑吉嘉措带着孔四贞的遗体去见吴应熊了。

这下可把吴应熊给伤心坏了!

而且还有个法力很高强的喇嘛说已经把孔四贞超度到极乐世界去了。

这下吴应熊可就生生世世见不着孔四贞了……

看见吴应熊越哭越伤心,桑吉嘉措无奈之下,只好转移话题道:“吴施主,您别哭了……大皇帝就快到了!”

吴应熊闻言一愣:“大皇帝?哪一个?”

他也是个皇帝啊!

“康熙皇帝,他就要到关中来了!”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不让江山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寻唐问宋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乘龙佳婿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