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京都这群混吃等死的公卿而言,天蝗就是一切。
虽然朝廷没有任何实际权力,但是朝廷存在的意义便是让公卿们获得表面上的尊贵。
即便你是地方上几十万百万石的大名,只要上洛进了京,面对京都公卿也得客客气气的。
天蝗存在朝廷就在,朝廷在他们这些人也能维系最后的体面。
可是京极高政话里的意思是,诚仁亲王一天不找回来这天蝗的位置就一直空着?
近卫前久等人当即慌了。
“太政公,此事不妥啊。”
“先皇已崩,新皇继位之事千万不能拖啊。”
京极高政无奈的摊了摊手,“那请关白教我,新皇在哪呢?”
说着,京极高政又指了指飞鸟井目目“目目典侍尚未诞下皇嗣,诚仁亲王又消失不见。”
“急有什么用,难道吾还能将人给你们变出来吗?”
二条晴良连忙站出来打圆场,“太政公所言极是,此事是万万急不得的。”
“再说了,京都说大其实也不大,城内有这么多足轻武士,找个人想来还是很容易的吧?”说完,二条晴良转头看向京极高政的脸色。
京极高政缓缓说道“吾已经下令封锁京都各地街道,城内也派遣了足轻四处搜寻。”
“总之,没有找到诚仁亲王之前,新皇继位之事任何人不得再提。”
京极高政的态度很坚决,言语间那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让在场的公卿为之一凝。
意识到京极高政不是在说笑,在场的绝大部分公卿心领神会的出列赞成。
人群中,山科言继刚准备出列说了句,但是被前面的公卿直接挡住了视线。
等好不容易挤出去的时候,京极高政已经转身离开了。
近卫前久这时候无奈的说道“大家也都别愣着了,呆在这里也于事无补,赶紧出去找人吧。”
“对对对,找人,赶紧找人!”
一群人喧嚣着离开了蝗宫。
三条公赖留了下来,在御园找到了京极高政。
“三郎,说说你的打算吧。”
一碰面,三条公赖便直接表明了来意。
当然,这不是什么“兴师问罪”,单纯是想知道京极高政到底是怎么想的。
今天发生的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京极高政刻意为之。
但是这么做,对京极高政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朝廷就只是一个空壳子,京极家已经坐稳了天下霸主的位置,有没有天蝗根本威胁不到京极高政的地位。
甚至,有天蝗反而更能为京极家提供ZZ支持,所以在三条公赖看来,京极高政才是更应该着急拥立天蝗的人选啊。
“岳父大人,你是自己人,吾也不瞒你。”
“实不相瞒,现任征夷大将军足利义真有意卸任将军之位,此事先皇在位的时候吾已经向天蝗奏请过。”
“天蝗也应允了此事。”
三条公赖思索片刻,开口道“那么新任将军人选可敲定了?”
“吾不准备再立将军!”
京极高政一句话直接将三条公赖说蒙了。
“不立将军?”
“这是为何?”
京极高政给三条公赖倒了杯茶,然后说道“幕府的声威早已名存实亡,各地大名左手握有领地,右手掌握兵权。”
“足利氏已经失去了天下,重新设立将军之位也不过是徒有其名罢了,没有人会认可的。”
“三郎自己不想做将军?”三条公赖终于还是问出了藏在心里许久的话。
在三条公赖看来,京极高政不管是能力还是名望无疑是足够开幕的。
对外,京极家实力冠绝天下,而且支持者和盟友众多。现在又完成了转封之事,地方大名已经无力再对京极家构成威胁。
只要京极高政愿意,振臂一呼便能建立一个新的幕府。
对内,整个朝廷也被京极高政牢牢把持,满朝公卿皆为京极高政马首是瞻。
京极高政若是想当将军,简直不要太简单。
“什么将军,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
“吾虽不是将军,可天下大名还不是对吾俯首称臣?”
“岳父大人,如今天下已定,吾要考虑的不再是如何打天下,而是如何统治天下,并让京极家的统治能够延续,你明白吗?”
三条公赖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岳父大人可知第一任征夷大将军是谁?”
三条公赖想了想,“大伴第乙磨。”
“那么第一个真正掌控天下的征夷大将军又是谁?”
“平清盛!”三条公赖即答道。
京极高政点了点头,“平氏过后是源氏,源氏过后政权短暂恢复至朝廷手中,而后又是足利氏。”
“若我京极氏取代足利成为征夷大将军,那京极氏之后又会是谁呢?”
京极高政一番话直接将三条公赖问住了。
“征夷大将军从古至今不知道换了多少人,没有哪个家族能够真正永远的统治Rb。”
“可是这么多年了,征夷大将军这个位置一直在换人,可是有一个位置是一直存在的。”京极高政直勾勾的盯着三条公赖。
三条公赖呢喃道“有个位置.....”
突然,三条公赖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顿时瞪大,“三郎你不会是想当天蝗吧!”
说完,三条公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在说什么,只能假笑道“哈哈,是我多想了,这怎么可能呢。”
“为什么不可能?”京极高政一脸严肃的反问道。
“这天蝗,别人当得,我京极家就当不得?”
三条公赖身子一颤。
这可真是从未设想过的一条道路啊。
一直以来,其实都有关于Rb天蝗为什么能做到“万世一系”。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首先,Rb有非常浓厚的宗教氛围,天蝗在民间有很强的“神性”,民众对天蝗有普遍的认同感。
其次,Rb长期以来都处于“群雄割据”局面,地方大名拥有很强的“自主权”,历史上从未真正形成过一个“统一”的政权。
不管是镰仓幕府还是室町幕府,都是一种妥协产物,征夷大将军只能算作是武士集团的“盟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
最后则是,天蝗存在的意义要高于消失的意义。
实际掌权者(征夷大将军)需要一个天蝗来维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地方大名也需要一个天蝗来提供地位上升的渠道(武士地位其实不高,远不及公卿)。
多方妥协之下,就造成了政权一直更替,而天蝗却一直存在的现象。
“三郎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当然知道。”
“历史上,平氏不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吗?”京极高政说的是平清盛在出任太政大臣之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后白河法皇结束院政统治。
三条公赖深深吸了口气,然后缓缓说道:
“可平氏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