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百九十一章皇宋银行

小妹是此道高手,大家品尝了一顿茶饮小吃后,已经是下半夜了,没有马匹车辆的人群还要赶着回家,人流总算稀疏了一些,于是大家这才继续出发,赶往宣德门看鳌山。

苏油今日一定要小妹等人过来,是因为胄案还给新皇登极准备了一件礼物。

一路游玩着来到宣德门前,这里早已水泄不通了。

苏油将石薇和小妹接下车来,男士将女生保护在中间。

苏油说道:“之夜时分快到了,到时候注意看天上。”

终于,宫中,各处寺观,元夜的钟声响了起来。

接着,宣德楼前,“嘭!”“嘭!”“嘭!”似鼓似雷的声音响起。

接着,汴京城宣德楼上数十米的夜空中,“啪!”“啪!”“啪!”绽放出一朵朵巨大的焰火。

“哇哦——”人群中响起了惊呼,都说今年用旧时设施,还以为没有新奇可看了,没想到官家竟然给大家准备了这样一个惊喜!

火花如流星四处飞溅,开始时金色,接着出现了红色,绿色,黄色,紫色……

今夜的汴京人,醉了。

这其实是玉局观用于辨识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小天师通过燃烧碱土,发现了好几种不同的碳酸盐,在确定碳酸根后,不同的焰色反应,说明了它们是不同的金属化合物。

然后,还可以通过电解反应,将他们从碳酸盐中提取出来。

再用硝酸,盐酸,硫酸处理,试验后发现,硝酸盐的火焰最鲜艳。

红色的是硝酸锶,绿色的是硝酸钡,黄色的是硝酸钠,蓝色的硝酸铜……

加上迫击炮的研制成功,于是礼花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不少人都为这不似人间的盛景震撼住了,虔诚地跪了下来,山呼万岁,为宣德楼上的皇帝诚心祈福。

苏油微笑着搂着石薇的肩膀:“薇儿,好看吗?”

石薇迷醉地看着天空:“嗯,真美,是不是只有我们大宋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苏油点头:“真希望它能永远这样点缀大宋的夜空,烘托节日的欢乐,而不希望它替代狼烟,烽火啊……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陈昭明也看着天空:“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焰火看完,大家开始返回,一路上还在意犹未尽地讨论。

回程路上,还能见到不少穷人点着火把,沿路小心地寻找着什么。

苏油看得奇怪:“这都在干嘛呢?这么多人在找神马呢?”

陈昭明是老汴京了,笑道:“这叫‘照夜’,今夜出游的富家子弟女孩很多,随身的钱财,饰物,常有被挤得掉落的,他们在捡这些呢。”

就听一个妇人背对着马车蹲在路中间喊道:“大郎,快过来看看,我看到一个耳珰,是不是金的?”

苏油赶紧勒住马缰,停下马车,等待妇人开心劲儿过去。

然后一个汉子冲过来一把捂住她嘴:“好不晓事的婆娘!赶紧给官人让道!撞死你都白撞!”

说完拉着妇人退到路边,对苏油连连作揖。

苏油微微一笑,拱手还礼:“这位大哥,新年快乐。还是要注意安全。”

直到车马走远了,妇人才道:“家里的,怎么官人还驾车?还不嫌冲撞,给我们还礼?”

汉子说道:“你问我我问谁去?赶紧捡财是正经!耳珰在哪儿呢?”

……

元宵节过去,朝廷步上了正轨。

三司使唐介,上朝第一件事就是上奏条陈。

第一,清理三司旧案,检点卷宗,勾销汴京诸作坊,内库,常平,盐监,以及地方历年积欠,造定新册,给大宋经济解绑。

第二,发行铜引,招诱商贾,使之将嶲州精铜发运京师,并以之为储备,发行铜钞。

第三,四通钱庄,如今在诸路承担商贾间拨款划转之责,甚有声誉,三司与诸路转运司间,钞银转递诸多不便,乞于钱庄开辟专户,以利于借贷支抵划拨。

第四,蜀钞印制精良,图案精美,防伪措施得当,乞请由其承印诸路盐引,并代理发行。

第五,朝廷官员俸禄,常以实物开销,官员早已不胜其苦。请从今俸禄以铜钞方式发给,庶几官私两便。

司马光上奏,第一条,唐铁头敢干,自然是好事,但是勾销积欠,其中会生出无数猫腻,可能会出现侵吞国家资产的行为,如何监督,需要认真考虑。

第二条,其实就是去年苏油的故智,如今危机已经过去,似乎无需让商贾来承办,分朝廷之利。

第三条,三司与诸路转运司间,开立户头进行借贷支抵划转,固然是方便,但是承办主体由一家私人钱庄来承办,是否妥当?

第四条,蜀钞固然精美,但是诸路旧引行使已久,新钞如何发行,旧钞如何回收,中间折价如何,会否发生掠夺民利的行为?

第五条,嗯,如今大宋官员俸禄,三分之一钱钞,三分之二实物,家大业大的三品以上大员当然滋润,什么都国家包干了。可三品以下,每月不胜其苦,家中仆役还要承担贩卖物资的工作,换回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这项改革,对汴京城广大官员的好处太大了,没意见,完全没意见。

于是唐介又上了第二套方案,司马大谏思虑周道,所以必须在第一套方案基础上改良。

第一条,逐年卷宗,都在三司档库房存放着呢,只不过工作量浩大,让人望之犯难而已,先从三司开始清理,然后提纲索引,第二步清理汴京,蜀地,杭扬等处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方财政不错,有亏空填补起来也比较容易,第三步才是各处上州,逐渐一步步推广全国。

第二条,厢军路驿,沿途克扣,靡耗只怕比商人更多,历年漕运的情况朝中诸公想必非常清楚,铜政乃国家命脉,交到商人手里自然不妥,但是让现有漕运体系来承办,怕是更加不妥。

嶲铜转京,事关国政,如果大谏有更好办法,尽管提出来,否则的话,那就一边让商人转运,一边加快改造漕运体系,我们两边都抓。

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大谏如果觉得交给普通商人承办不多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妥当人来?比如,陛下?

赵顼乾纲独断,搞!就以内藏库所存部分金银做本,宗室愿图报效者,许折本入股,先期筹资两百万贯,四通钱庄出资一百九十二万贯,合计三百九十二万贯,成立皇宋银行!将大宋盐引,铜引,四通商号蜀地盐引合而为一,发行统一货币——皇宋银钞!

银行成立之初,其功用就是发放官员俸禄,促进财政流通,监督皇庄内坊经营情况,还有一条,投资和提供贷款。

但是有个前提,严格按照四通钱庄现有经营模式开展工作,防止奸弊。

说白了,就是皇室占个名头,还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但是只派监理进行监督,具体运作,就是将四通钱庄换个名字,归入皇室名下而已。

等到运作得当之后,银行还可以协助清理诸处积欠,加强地方两税监查,减少物资堆积损耗。

但是这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一切经营,同样要如现在的经营模式一样,缴纳税收,让政府得利。

这次运作,背后的作俑者当然是苏油,这是其揣摩大宋十数年后,对自己施政手法的地一次尝试。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