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安定了朝中大局之后,邓绥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并时常和臣下谈论治国之道,深得群臣百官的心。即使是反对自己的几个官员,邓绥都不存心报复。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在当时的天下才俊之中,除了自己的族人以外,邓绥最为宠幸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当时的尚方令蔡伦,另一个就是中国古代的四大才女之一的班昭。

蔡伦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年仅十五岁时便入宫做了太监,几年下来,才做了一个小小的小黄门。

后来,窦太后打败了自己在后宫中的宋氏姐妹、梁氏姐妹两大竞争对手,到刘肇继位,她便顺理成章地被尊为皇太后。刘肇年幼,窦太后更是截取了国家最高权力。而蔡伦因为帮助过窦氏,在窦氏得道之后,自然也因为自己的功劳而被封赏为中常侍。地位与九卿一样,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因此可以说,蔡伦比后来跟随刘肇反窦氏的郑众更早地参与到了国事之中而来。

蔡伦能够在宫廷之中,历经数朝而屹立不倒,自然与他的长远眼光分不开。及至刘肇亲政,蔡伦也顺利地投效到其帐下,为其效力,与郑众并称后宫两大宦官。及至邓绥入宫,蔡伦察言观色,不久便看出了邓绥的不平凡之处,于是处处帮助邓绥。直到邓绥做了贵人、升为皇后,宫中对其照顾最多的,除了皇帝之外,便属这个蔡伦了。

俗话说,投桃报李,蔡伦早年有恩于邓太后,邓太后当然想报答他。此时邓太后早已经飞黄腾达,但蔡伦知道,自己一介宦官,不能在邓绥这样的英主手下有太多想要揽权的动作。于是,蔡伦毅然决定,以退为进,投邓绥所好,屈尊尚书令一职,管理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为喜好舞文弄墨的太后提供方便。

佛家有云:“一因一果,环环相扣,种何等因,便会结何种果。”正是由于这个“识时务”的决定,蔡伦才在自己的努力下,改进了造纸术,创立了“蔡侯纸”。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知名的人物之一,其发明之影响力,横贯古今,延绵中外。

等到邓太后掌权,蔡伦更加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可惜,当初他构陷宋贵人所种下的恶因,在他的人生走向巅峰之时,终于结出恶果。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而当初被害死的宋贵人便是安帝刘祜的皇祖母,而被废黜的太子刘庆便是其父亲。此刻构陷宋氏家族的元凶窦氏姐妹已经伏法,而当年在这一事件中起过关键作用的蔡伦自知死罪难逃,便在狱中自杀身亡。

蔡伦一生,前后侍奉四位皇帝,投靠了窦氏和邓氏两个皇后,最终一展抱负,位列九卿。然早年被逼不善,种下恶因,终不得善果。令人叹息。

而反观另一个受到邓绥宠爱的人——班昭,她的生平和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

班昭一家,满门英豪。其兄班固修《汉书》,班超定西域,其父班彪亦是学富五车,才通天人,是不折不扣的一代文豪。班昭家学渊源深厚,文采悠然,受到当时有识之士的敬重。朝中邓太后素有喜好文辞水墨之名,便将之引入皇宫,拜为百妃之师。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世人只知班固修史,却不知这之中有很多却是班昭的功劳。班固修史尚未结束,便受到窦宪一事的牵连,冤死狱中。班昭痛定思痛,在班固和自己过去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了相关事宜。此事亦受到汉和帝的大力支持,特别恩准她去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

苦心人,天不负。班昭年近不惑,终于完成了《汉书》这一鸿篇巨制。

而在她修史其间,亦担任邓绥太后的师傅,为其出谋划策。适时邓太后权倾天下,朝中诸事皆要由其定夺。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与机要,竭尽心智地为太后尽忠。每次太后有疑难之时,悬而不决之事,便会请班昭为其计较。

一次,邓绥的兄长邓骘因为其母亲过世,便向邓绥请求,归去故里为其母亲守孝。然众所周知,邓骘以大将军之职,享三公之荣,是邓绥最为得力的臂助。如若让邓骘回去守孝三年,则国之大事,必定会被耽误;宵小之徒,也必定会趁机牟取太后权位。邓绥担心一旦自己的这位哥哥离开,自己多年以来苦心孤诣打拼出来的江山,就会被人侵蚀。然而如果不让他走,却会惹人非议,说他手握兵权而不放,为了自己不惜侵犯祖制。

一时之间,邓绥犹疑不决,只是每当此刻,她的心中就会冒出一个身影来。这人文韬武略,才华横溢,极善从大局着眼,为大汉定计。这人便是班昭。于是,邓绥急忙命令左右前去恭请班昭而来,问策于她。班昭一听,心中便出定议:“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池,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因此,准其离去,为母尽孝,方为上策。”邓太后闻言,深感有理,便准了其兄的要求。

此一事,可见班昭的才华和智谋之了得,亦可见邓太后对班昭的尊敬和信任。班昭年逾古稀,方才溘然长逝。皇太后亦为其素服居丧。其子曹成也因为班昭之功而被封为关内侯,官至齐相。

外有邓骘诸将为邓绥拱卫边境,内有蔡伦、班昭等人为其安定京师。邓太后江山日稳,有如泰山之重,是汉室之幸事,亦是刘祜之悲哀。刘祜此生,何时能够实现心中亲政的抱负?

安帝的抗争

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此时的刘祜,无论是心性还是思维,都已经完全成熟。但是在政治上,依然没有什么出众的表现。这一方面当然是邓绥对其在教化上进行了一些限制,拟让他生不出反叛自己的心思;另一方面,则是迫于太后邓绥的压力,自己没有机会展示出才华来。而群臣百官中,也大多心向太后,就连自己的那些兄弟叔伯都对邓太后忠心不贰。

这年九月,平望侯刘毅向安帝上书,请求为邓绥立注纪,使太后的功德不绝于世。实际上是在名义上是承认邓太后和皇帝一般的地位。安帝此时不过是邓绥手中的木偶,为汉室一傀儡而已。朝臣有此提议,安帝自然不能也不敢反对。虽然心中不愿意,但安帝刘祜知道,自己是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要苟全性命,不为太后所害,最终光复汉室,就必须从现在起卧薪尝胆、忍气吞声。此次如果自己大力赞成此事,大可以向太后邓绥表明自己的忠心。以后再找机会,步步为营地夺回政权才是上上之策。因此,这件事便就此定下。邓绥在事实上和名义上都取得了当时汉朝的统治地位。

此后,刘祜一直暗中观察,看哪些人是忠于自己,哪些人是可用之才。不久,一个名为杜根的人,进入了刘祜的视线。

“杜根字伯坚,东汉颍川定陵人也。父安,字伯夷,少有志节。”杜根年少之时,有才之名便名满天下,岂不知他更是一个老实忠厚的人。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被推举为孝廉,成为郎中。邓太后执政,权力集中在外戚。每念及此,杜根便觉得痛不可挡,几次三番欲向皇帝进言,要他临朝亲政,都被其亲友阻挡。当时邓氏一门权势滔天,杜根人微言轻,此举无疑是自取灭亡。

终于有一日,杜根忍无可忍,趁着太后邓绥不在皇宫的机会,走向了皇帝寝宫。皇帝亦久知其大名,只是碍于皇太后耳目众多,一直不敢和他亲近。此番杜根前来,刘祜早已经渴盼已久,于是准了他见自己。杜根一见皇帝刘祜,立刻痛哭失声,并就自己欲要皇帝亲政的心思说将出来。此举虽然暗合皇帝刘祜的心思,但是毕竟朝中大臣无人表示要拥护自己。贸然行事,定会招来不测。心中计定,刘祜决定先让杜根做一个试金石,看看朝中大臣和这位邓太后的意思。

第二日,杜根真的在朝堂之上,拉了自己的好友时郎一起,向太后进言:“太后垂帘听政多年,为保大汉基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可谓劳苦功高。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定,当今天子已然成人,正好可以接替太后,发扬我大汉国威,实现其王图霸业。”

太后闻言大怒,这简直是要逼宫。如果不严厉惩治这种人,自己的地位终会不保。于是,太后便借着他诽谤朝纲、徐图不轨之罪名,逮捕了杜根等一干人。为收到杀鸡儆猴的威慑效果,邓绥随即命人将杜根用袋子装着,在大殿上活活地用棍棒将其打死。

其实朝臣之中亦不乏和他一样心思的人,见杜根直言相谏,竟然落得如此下场,不禁有唇亡齿寒之感。于是便有人私下告诉行刑人打的时候不要太用力,打完就用车把杜根接出城,杜根得以苏醒过来。太后亦不放心是否将这身有反骨之人打死,便命令人来检查,杜根就装作假死,三天之后,直到眼睛里生了蛆,杜根才得以逃跑,到宜城山里做了一个酒保。自此,刘祜也明了,自己要想取得帝位实权,现下还不能擅自行动。眼见朝堂之上,杜根被人“活活打死”,却无一人敢于劝解,足以知道邓太后的恩威之盛,可直追先帝。

而此时的邓氏家族,亦有人担心,如果长此以往,邓绥会不会重蹈窦氏太后的覆辙。她一人遭受惩罚也就罢了,可如果连累整整一个家族的人,都跟着遭受那无妄之灾,就太可怕了。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邓绥的堂兄邓康。

邓康见杜根被杀,心下大惊。久为人臣的邓康,自然或多或少地知晓群臣的心思,这次杜根被杀,不代表朝廷之中就没有反对邓绥的人。而且太后此举,实在是有违天和,势必为其他人所诟病。此外,皇帝刘祜也确实已经成人,他何尝不想亲政,只要一有机会,邓氏家族好则权力尽失,不好则全族殒命。因此,邓康便下定决心,向邓绥谏言,放弃临朝听政的权力。但是此次他又见识了邓绥的心狠手辣,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向邓绥说起。于是,便婉言向太后问询和建议,说太后可尽享清福,是不该为了一点权力而损害了自己的身体。

太后闻言,本欲发作。但考虑到他是自己的兄长,便只是拒绝了他,而没有追究。哪知邓康亦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见太后不听从自己的劝谏,便称病不朝。太后问询,知道是邓康因为自己不听从其劝谏而假意称病,便明左右婢女前去探个虚实。哪知此婢女自以为是太后身边的红人,便全然不将邓康放在眼里。甚至对邓康的母亲,也殊为傲慢。

邓康实在忍无可忍,便训斥了她一顿:“你是何许人,不过一小小婢女,邓氏奴才,得蒙太后恩典,才有此风光。不知知恩图报,反而狗仗人势,这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吗?”

邓康此番训斥,不过是出于义愤,却没有半分对太后的不恭之心、对婢女的侮辱之意。可是被婢女记在心里,便顺势生出一腔怨愤,回到宫里,自然添油加醋一番。邓绥此时正在气头上,听婢女说,邓康对自己继续执政政权有所异议,不免大怒。于是,不容邓康有任何解释,邓太后便罢免了邓康的官职,并将其名字从邓氏族谱中除去。

此番安帝刘祜虽然为了能亲政而有一些动作,但囿于太后之权根深蒂固,故而不得其果。当然,这只是个开始,还远远没有结束。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娘娘,请卸甲!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边军:从女囚营开始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踏平五代,我建最强帝国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朝魂大秦咸鱼皇太子,天道显示我第一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