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官署,黄州长史郝吴伯正在主持会议,会开到一半,官军的捷报传来,他让人当众宣读了一遍,听完之后暗暗松了一口气,而这个好消息,同样让在场人员松了口气。

黄州如今兵力不足,如果不能挡住南下的敌军,情况只会越来越糟,而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朝廷居然会派出五路兵马同时攻打大别山五关。

更没想到的是,如此来势汹汹之敌,西阳王真的全部击退,捷报大家方才都听过了,说得很清楚,依着西阳王以往的情况看,不太可能是虚报,那就意味着一场危机解除了。

不久之前,西阳王突然从遥远的岭表回来,出现在大家面前,面对危机四伏的局势,一副镇定的表情。

召见文武官员议事时,居然还不打算把黄州军主力从江州调回,更别说其麾下虎林军远在岭表,许多官员都认为西阳王是强作镇定。

然而现在看来,西阳王根本就不是强作镇定,而是真的胸有成竹。

朝廷进攻山南黄州对方兵力共分五路,合计人数逾万,都是实打实的战兵,西阳王在黄州军主力不在的情况下,竟然能够将其全部击败,即便考虑到地形的因素,没人能否认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许多人心中不约而同再想:西阳王善战,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自那日黄州司马宇文十五遇刺时起,黄州总管府的官员们意识到局势要大变,于是心里就活络起来。

他们知道西阳王是个好官,也佩服西阳王的治政能力,而黄州总管府治下各州郡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确实是事实,但尉迟氏的强大实力摆在那里,若到了那一日,恐怕大家都要身不由己了。

那一日是哪一日?朝廷大军兵临黄州西阳城之日.

西阳王的好名声、好官声,无法挽回宇文氏和尉迟氏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大家都有家人要顾及,不可能跟着西阳王去死。

所以许多人都无奈的作出决定,一旦朝廷大军兵临城下,那就尽人事听天命,城破之日,该投降就投降,至于西阳王及其一家下场如何,只能爱莫能助了。

然而朝廷的兵马败了,败得很干脆,这还是在西阳王手中缺兵少将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情,可想而知一旦虎林军回来,西阳王还会打出更大的胜仗。

好消息的到来,让与会人员轻松许多,而接踵而至到来的第二个好消息,更是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袭击梁国江陵的湘西道行军,已经被江南西道行军击败,江陵方向的危机解除。

这确实是好消息,意味着山南地界的侧翼安全,可以集中力量调兵遣将前往荆州,抵御来势汹汹的朝廷大军,若应对得当,宇文氏就能和尉迟氏分庭抗礼了。

半壁江山也是江山,当年东西魏对峙的情况极有可能再度重现,变成东西周对峙,但无论如何,山南的局势至少有好转的趋势。

郝吴伯拍了拍手,示意中断的会议继续进行,好消息接连传来,他也很高兴,但此时还不能高枕无忧,因为战场不止一处。

“秋收在即,而战事如火如荼,前方将士奋勇杀敌,我等留守后方,定要保证粮食顺利入库...”

“前线兵马需要大量粮草供应,需要调集青壮输送粮草,而后方秋收也需要组织大量人力,很明显两件事挤在一块了,人不够用,怎么办?”

郝吴伯把当前局势摊开来讲,宇文温命他主持州务,肩膀上是真的挑着重担,秋收一事非同小可,宇文温拼了命要把敌军挡在大别山以北,就是为了确保秋收顺利进行。

打仗打的是后勤,兵马再多,粮草接济不上,即便是天下强军都得崩溃,所以如何保证粮食充足,是一军主帅必须考虑的问题。

黄州总管府治下各州郡这几年大力兴修水利、开荒种田,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基础太差,如今存粮数量也只是称得上够用而已,若战事旷日持久,那么新粮能否顺利入库就成了决定战事成败的关键。

别处暂且不说,如果让战火烧到黄州总管府地界,即便后来击退敌军,可秋收一旦被耽搁,那就意味着粮食产量骤减,那么来年的军粮就会捉襟见肘。

若第二年夏秋之际敌军再度进犯,又把战火烧到黄州总管府地界,秋收再次被耽误,黄州军可就熬不下去了。

郝吴伯担心这个问题,宇文温自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大家一合计,无论如何都得守住大别山五关,现在,宇文温初步完成了御敌的重任,那么接下来,郝吴伯就必须组织好秋收,确保秋粮顺利入库。

不光黄州如此,其余各州亦是如此,至于其他总管府,郝吴伯管不着,也没资格管,就该由山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宇文明去头痛。

关于确保秋收的议题总算结束,休息片刻,新的议题开始,还是有关后勤,那就是以当前局势看来,战事恐怕短期之内无法结束,那么军备的准备,刻不容缓。

行军打仗,头等要事为粮草,而其次就是各类物资,其中十分紧要的消耗品是箭矢,一场大战消耗的箭矢以十万计,而现在黄州军对箭矢的需求只高不低。

箭矢的制作需要大量羽毛,而寒衣的制作需要大量羽绒,眼下秋天已经到来,冬天为期不远,官军将士去年时就发有寒衣,但总需要更换。

而大量义军的加入,需要官府提供寒衣,故而需要大量的羽毛和羽绒,黄州的鸡鸭鹅养殖场很多,产量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购置寒衣需要花钱。

若按常例,官府可以征召百姓服劳役,无偿调动人力物力准备各种物资,其中就包括衣被,但黄州总管府甚至山南其他总管府不同,给将士们准备的衣、被要用钱来买。

即便是成本价,要准备如此多的羽毛和绒毛制作寒衣,花费不在少数,其他地方且不说,黄州总管府花在这些采购项目上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换句话说,就是沉重的财政负担。

本来可以免费做到的事情,官府却偏偏要花钱,且不说此举对错与否,就问钱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税收中来。

官府征收的租庸,是谷帛等实物,而铜钱的来源,主要是商税、关税(关卡税)等,对于黄州总管府来说,商税占大头,兴旺的商业带来了充足的商税,而如何把税按时、按量收上来,成了官府的又一项重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商业活动的一大旺季,置办各类军用物资需要花钱,主要靠税收来支撑开支,所以官员们既要组织秋收、还要组织后勤转运,同时还得保证及时收税。

现在局势紧张,人手不足,所以要一个人当三个人用,可想而知官吏们肩上的重担有多重。

士兵上阵厮杀,好歹都要填饱肚子,让官吏们像牲口一般干活,不加点料那是不行的,所以郝吴伯当众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本月起到十二月,每个月的俸禄,翻倍!”

混血女主播直播后忘关摄像头私_生活视频遭曝光!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meinvmei222(长按三秒复制)!!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胡血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