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景隆归家了,这对于曹国公府的意义可是非同一般,嫡长子归家,那就相当于顶梁柱回来了,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府中的很多人都在盼着他回来。

风尘仆仆的李景隆下了蒸汽船,就骑快马回到了府中,身后还跟着一队护卫,为首的正是李永义,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当年的那般模样,只不过脸上又多了一道深深的伤疤,看起来徒增了三分狰狞之色!

身后的人也都是身材矮小,但是却眼神麻木,一看就是死士,就这些人一进应天,在朱标身旁保护的龙武卫数量徒增三倍,而且一进城门就被缴了械!

李景隆自然是没话说,他这个新平总督至今都没有大明的兵权,他能调动的军队,只有那些残破的皇协军而已。

对于这一点,他一直都以为这是皇帝陛下对他的考验,大明的仆从军如今数量确实激增,战斗力也是非同一般,虽然在正面战场上一直都没有出现,但是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派上用场的。

来到府邸门口,一眼就看到了那金光闪闪的龙撵,李景隆滚鞍下马,连滚带爬的往屋里跑,一眼看到正在给李文忠喂药的朱标,只见那天下最尊贵的人手里拿着一个玉汤匙,一勺一勺的往李文忠嘴里喂药。

李文忠神情平和,一看就不是第一次的诚惶诚恐,如此情形,李景隆顿时哭成了泪人。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眼泪好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砸在汉白玉镶金的地上,膝行几步,“陛下,爹,九江回来了……”

病榻之上的李文忠点了点头,苍白的脸上闪过了一丝异样的红晕,神情好像非常激动,挣扎着想坐起身来。

朱标连忙搀扶,从旁边的仆人手里接过来一个软垫,放在了李文忠的背后。

李文忠剧烈的喘了一口粗气,上下端详着李景隆,沙哑的声音说道,“长得高了,也长得壮了……”

一句话让李景隆泪流满面,身后的妻子邓氏,更是哭的上气儿不接下气,李文忠强忍病体,深吸了一口气,坐直了腰身,一瞬间,那个气吞万里如虎的大将军,仿佛又回来了!

“哭的是什么!你老子还没死呢!留着那点眼泪上坟的时候哭!”

李景隆夫妇顿时停住了眼泪,跪在地上不敢吱声,只是不时的抽搐一下。

朱标连忙上前打圆场,“莫生气,莫生气,你现在身子虚……”

李文忠松开那一口气,顿时仿佛泄气的皮球一样瘫软在床榻之上,那样子看起来可怜至极,就好像是猛虎的末路,悲壮且无奈。

随着李景隆的归来,整个曹国公府变得井然有序,他的正妻邓氏,也开始操持整个家事,整个府邸让她打理的井井有条。

朱标看到这一幕,不仅想到了那个让自家老娘勒死的邓氏,同样都是邓愈的女儿,这差距怎么就这么大?一个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一个是只知道以色侍人,妥妥的祸国殃民!

“宫中又来了很多珍稀的药材,朕一会差人给曹国公送来,什么都不要想,好好养病,这还等着你为大明建立功勋呢……”

朱标笑眯眯的说道,神色也是和善至极,只不过那身上玄黑色的龙袍,却让人望而生畏。

李文忠看起来明显是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在床上絮絮叨叨的谢恩,谢这么多年,朱标对他们家的照顾,同时也当着朱标的面墩墩嘱咐李景隆。

说是一定要效忠于他,为了大明江山,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朱标知道这些都是场面,但还是十分动情的勉励,又当即准许李景隆可以在家伺候,不必着急回新平去。

毕竟是李景隆,算得上是一方封疆大吏,在京中常驻是需要朱标批准的。

一家人自然是感激涕零,朱标也就回了宫里,他心里像明镜的,那李文忠明显是对李景隆有话说,自己在这里只能说一些场面话,还不如早点回宫去干自己的事情。

珍稀的药材,源源不断的送往曹国公府,朱标也在不时的过问这件事情,虽然知道李文忠活不长,但也一直都没有传来噩耗,这事儿就算这么过去了。

朱元璋的脾气也好了很多,在宁寿宫照看着自家大孙子,日子倒是过得不错。

转眼间就来到了腊月二十八,应天城铺天盖地的都是年味,而且今年可是永乐元年,百姓们一个个都喜气洋洋,家家门口都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福字对联。

很多人家的福字还是倒着贴,据说这个习俗还跟自家老爹有关系,对此朱标也只是无奈一笑罢了。

今天一早,朱标早早的爬起了被窝,在徐家姐妹和三胞胎的服侍下,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上了一个黑漆漆的马车。

这马车看起来厚重无比,不像是皇家用的东西,但是这里边却别有洞天,庞大的车身,看起来让人望而生畏。

打开车门,自家老爹也在里面,老人家笑眯眯的样子,着实是人畜无害,看起来就好像一个普通的农家翁一样。

“爹,牢房那种地方,儿子自己去就行了,您这又是何必……”

朱标哭笑不得的给自家老爹倒了一盏热茶。

可朱元璋却丝毫不领情,端起热茶吹了吹,轻轻的抿了一口,这才慢悠悠的开口说道,“这种事情咱必须要去,这个是从赵宋靖康以来,咱汉人第一次这么扬眉吐气,而且从这次事情以后,大明就再无草原之祸患了…!”

朱标点了点头,“是啊,燕云十六州被父皇收复,横扫汉人数百年的颓势,如今草原也被儿子彻底打服,蓝玉的百万大军已经横推到了西方边缘,咱们大明和西方陆路接壤了!”

朱元璋笑眯眯的打怀里抽出了一张地图,正是一个缩小的寰宇全图,这地图画的十分精细,一看就是没少下功夫。

“标儿你看,这是咱让宫廷画师画出来的,是不是不错?”

朱标定睛一看,如今的大明已经无比庞大,北方草原更是尽归大明之手!南沙群岛,大胜岛,还有新世界的一个边缘。

“这地图画的是真不错,一转眼,咱们大明都这么大了……”

朱元璋的眼神之中闪过了三分骄傲,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所以嘛,这次你小子要搞的牵羊礼才意义非凡!”

朱标的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回忆,仿佛想到了靖康之耻的耻辱,仿佛想到了崖山跳海的悲壮,仿佛想到了前元九十年暗无天日!

“是啊,爹,咱们汉人终于不用被那些草原人骚扰了,从这以后,汉人再无草原之忧,我大明此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朱元璋恶狠狠的点了点头,骄傲的拍了拍自家大儿子的肩膀,“好样的!爹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给蓝玉下旨,让他把归顺的草原部盟各头领,全部集中到应天!让他们一同观礼!”

如今的草原人大部分都去修铁路了,但是如此众多的人口却难以管理,毕竟这语言不通,草原上又多是野蛮未开化的蛮人,所以只能以蛮制蛮,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要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这些头领,却是牢牢的在明军手中把握,这次更是要来应天,看一看他们曾经的皇帝,是如何在大明祖庙行牵羊礼的!

而此时此刻,北方的草原也在日新月异,朝廷的大政方针,也传到了这人迹罕至的雪原之中!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