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炭炉中的火光与灯台上的烛光交替跳动,将整个书房照得春意盎然。

白铜打造的碳炉之上架着一只纯银鸭嘴麒麟壶,银壶内,水声鼎沸宛若落珠。大唐太师长孙无忌用左手掀开银壶的顶盖,右手拎起一杆同样是纯银打造,末端却镶嵌着红色珊瑚来隔热的长柄汤匙,在水中缓缓搅动。

珍珠般的气泡破碎,白色的雾气如祥云般扶摇直上。侧着耳朵仔细分辨了一下水沸的节奏,长孙无忌将壶盖和汤匙放在一只摆着红色丝绒的象牙托盘上,又信手打开了一只琉璃瓶,用另外一只玉石雕琢的勺子,舀了一勺研磨成粉的青茶,缓缓倒进了银壶里。随即,将玉勺放下,又换成长柄汤匙,继续在银壶中搅动,气定神闲,从容不迫。

浓郁的茶香,立刻伴着水汽,从银壶中喷涌而出。转眼间,就飘得满屋满室。长孙无忌歪着头看了看茶色,信手又打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只琉璃瓶,用不同质地的小勺,依次取了青盐、豆蔻、茴香、蜂蜜少许,陆续填进银壶之中,令屋子内的香气,闻起来愈发沁人心脾。(注:唐代就是这种煮法,非杜撰。)

整个过程,都是他自己动手。每一个步骤,都甚有讲究。恰恰映衬出煮茶人家世的高古和学问的精深。

围炉煮茶,乃是朋友们之间的雅事,自然要亲自动手,才能体验到其中三味。如果假手他人,便失去其本意了。

训练有素的家仆和书童们,只管递上太师需要的家什,却绝不敢胡乱帮忙。更不敢发出任何多余的声音。

坐在茶炉左右两侧和长孙无忌对面的客人,也全都安静地欣赏长孙无忌的茶艺和空气中的浓香。身体旁,隐约都有水汽环绕,俨然处于仙境。

不多时,茶汤再次翻滚。长孙无忌笑着拍了拍手,仆人们立刻快步上前,将托盘、汤匙、琉璃瓶等物收拾得干干净净。紧跟着,书童捧来四套崭新的邢窑白瓷,依次在主人和客人面前摆开,然后倒退着走出书房之外,轻轻合拢了房门。

长孙无忌坐直了身体,稍稍调整了一下呼吸,这才亲手将银壶从茶炉上提起,给每名客人面前的白瓷茶碗中,斟满了茶汤。

茶汤呈现金黄色,因为放了蜂蜜的缘故,略显浓稠。汤的边缘,与雪白光洁的杯壁接触,若即若离,相映成趣。

虽然大唐被波斯商人誉为丝绸与瓷器之国。洁白如雪且壁薄如纸的邢窑白瓷,在市面上也不多见。三位贵客的目光,立即从银壶转向了茶汤与瓷杯,早就不再年轻的脸上,写满了赞叹。

“今年邢窑新推出的茶具,地方官员选了一百套作贡品。陛下留了二十套自用,赐了十套给太子,又给诸王分了分。剩下的十来套,就全都赐给老夫了。”长孙无忌自己,也转动了茶杯欣赏了片刻,随即,缓缓向客人们道出白瓷的来头。

以他如今的地位和资历,金银珠玉那种俗物,已经完全看不上眼了。古玩字画,也早就把玩腻了。倒是大唐各地的特产之物,勉强还能引起他的关注。休沐之时拿出来与客人一道分享,也能收回许多闲趣。

今天的三位贵客当中,坐在他对面的兵部侍郎柳奭资历最浅,年纪也最轻,立刻放下茶杯,笑着恭维,“太师得圣眷之隆,真令人羡慕不得。此等贡物,在民间恐怕万金难求。而陛下却专门留下十余套给太师,可见您老在陛下心中的分量。”

“还用你说?”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笑着摇头,“老夫与陛下,乃是总角之交。年轻的时候,还曾经多次生死与共。老夫这边有什么新奇之物,肯定要送一份进宫。陛下那边得到什么好处,当然也不会忘记老夫!”

虽然用的是斥责的语气,他脸上的得意,却掩饰不住。

这就是他的底气所在了。无论当初太原起兵,还是后来的扫平各方诸侯,甚至现在很多人都忌讳莫深的玄武门之变,他曾经深度参与,并且始终站在当今皇帝李世民的身侧。而他的妹妹,还是李世民最敬爱的结发妻子,大唐皇后,监国太子的娘亲。

若问跟陛下的交情之深,关系之近,满朝文武,根本找不到第二个人,能跟他相比。

“太师与陛下,也是古今少有的臣君相得。当年诸葛武侯与昭烈帝,在也不过如此。”坐在右首的,是兵部尚书,辅政大臣崔敦礼。读书多,出身博陵崔氏,祖父还做过大隋的宰相,故而说出来的话,也比柳奭高明得多。“并且,太师与陛下,还是自幼相识。这一点,又比诸葛武侯与昭烈帝,幸运十倍。”

“是啊,昭烈帝遇到诸葛武侯之时,已经年近半百。而陛下遇到太师,却还是在垂髫之时。”坐在右首的,则是刚刚提前结束了守孝期,返回京师出任中书令的褚遂良。同样是出身官于宦之家,父亲还是贞观的十八学士之一,说出来的话,也更儒雅动听。

“所以,老夫回忆过往,才屡屡感谢上苍。”长孙无忌笑着接过话头,柔声感慨,“若上苍不安排诸葛武侯遇到昭烈帝,孔明充其量做一个山中隐士。若是老夫幼年时没有遇到陛下,说不定,就早在隋末乱世当中,化作一堆枯骨,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若是陛下没有遇到太师,乱世未必如此迅速终结。夷狄也未必能被如此顺利逐出华夏。”褚遂良想了想,笑着补充。“所以,上苍不仅仅是眷顾了陛下和太师,上苍其实还眷顾了天下万民。“

恭维的话,向来不需要说得太多。能恰恰搔到听者心痒之处,便是最好。

乱世能够那么快终结,大唐能有今日的兴盛,李世民这位有道明君当然功居第一。太师长孙无忌的作用,也绝对不容忽视。

两个人,称得上是互相成就,彼此扶持。无论谁离开了对方,都如同游鱼离开了水面,飞鸟失去了翅膀。

‘这储中书,怪不得升官快。非但学问了得,做官和做人的本事,也绝对出神入化。’崔敦礼和柳奭,悄悄将目光扫向褚遂良。心中的佩服,如假包换。

“中书令过誉了,老夫愧不敢当。”长孙无忌自己,虽然全身上下每个毛孔都感觉通透,却不愿表现得过于骄狂,摆摆手,笑着回应,“老夫不过是得上天眷顾,在恰当的时候,附上了陛下尾骥而已。若是后世提起‘贞观’两个字,也能顺便想起老夫,对老夫来说,就已经足矣。至于其他,真的是不敢贪心太多。”

“太师不必过谦,日后无论谁来着史,太师的名字,都必将与贞观这个年号共同闪耀。”褚遂良笑着摇头,随即将茶杯举向眉梢,“来,我等且以茶代酒,为太师贺,为大唐贺。”

“为太师贺,为大唐贺!”崔敦礼和柳奭两个,自问想不出更好的恭维,笑着举杯响应。

“与诸位同贺!”长孙无忌也笑着举杯,与大伙在半空中相碰。“叮!”清脆的撞击声,宛若钟磬,令人心旷神怡。

别的事情,他不敢保证。但是,“贞观”这个年号,在史书上,肯定可以占据非常重要的一页。比起“文景之治”,它多出了七分武功。比起“建元”、“元狩”和“元鼎”,它的文治又数倍于之。(注:建元,元狩,元鼎,都是汉武帝的年号。)

而这个盛世,也有他的一份儿。作为皇帝陛下的密友和臣子,他不仅仅一手促成了盛世的诞生,并且,他今后的任务,就是确保“贞观”这个年号结束之后,大唐的繁荣和强盛还能延续下去,直到监国太子真正成长为一个能够与李世民比肩的有道明君,或者,直到他自己驾鹤西去。

“此番奉旨返回长安,在下还没得到机会入宫拜见圣上。”第一轮茶喝过,宾主之间的客套也正式宣告结束,中书令褚遂良放下茶杯,轻声向长孙无忌咨询。

这,才是他今天来长孙无忌府上的真实目的。拜年,不过是个非常恰好的由头而已。而他能够升任中书令,一方面是因为皇帝陛下的欣赏,另外一方面,长孙无忌的力荐也功不可没。

至于监国太子李治,褚遂良倒是不急着拜见。一方面,休沐结束之后,双方见面的机会有的是。另外一方面,褚遂良也不清楚,太子是不是至今还因为左庶子刘洎被赐死的事情,对自己心怀芥蒂。(注:刘洎,太子的老师。曾经在李世民出征高句丽时辅佐太子监国。后遭到褚遂良诬告,被李世民赐死。)

那件事,褚遂良扪心自问,自己的确做得有些过份。然而,他却敢对天发誓,自己当时只是想将刘洎赶出辅政大臣的位置,绝对没想过置此人于死地。只是,他却万万没料到,向来对臣子宽厚的皇帝陛下,听了他的密奏之后,直接赐给了此人一杯毒酒。

从那时起,褚遂良就能清晰地感觉到,监国太子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冷。然而,他却没办法跟太子李治解释,自己的本心并非害人。想要化解这个误会,他需要时间。但是,如果皇帝陛下很快就回归天国,太子正式登基,他就不清楚,自己还有没有解释的机会了。

“初一老夫入宫拜见陛下,见陛下的身体,比年前似乎又好了许多。”长孙无忌明白褚遂良的担忧,端起茶杯,示意客人们随便饮用,然后,笑着回应。“陛下还跟老夫打赌,看谁能吃下一升饭。老夫没吃完,输给了陛下二十吊铜钱。不过,随后在投壶中,又从陛下那里双倍赢了回来。”

每餐能用饭一升,哪怕扣掉夸张的成分,一碗总是有的。饭后还能与臣子一道投壶,即便输了,也意味着手脚仍旧敏捷。这说明,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身体确实在康复之中,也许用不了几个月,太子就可以结束监国重任,像上次一样,回到东宫读书观政。

“陛下身体康复,乃是我等之福。”崔敦礼放下茶杯,话语里,不知不觉间,就带着了几分期盼。“以前陛下临朝,朝堂上事情再多,也觉得有主心骨。而如今,虽然四海升平,崔某心中,却总觉得空落落地,好生惶恐。如果陛下的身体,能够尽快康复,崔某情愿戒了酒肉,从今往后,天天吃斋念佛。”

“下官亦作如此想!”褚遂良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儿,点头附和。“太子虽然圣明,但是,朝堂上有陛下在,和没有陛下在,终究完全是两个模样。”

“太子有圣君之姿,只是治国经验不足。假以时日,当令天下人惊叹。”将二人表现都看在了眼里,长孙无忌笑着总结了一句,然后端起茶汤慢品。

在他看来,褚遂良和崔敦礼两个,其他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太小了。即便太子明天就登基,奉圣上为太上皇,还能立刻就对你们两个秋后算账不成?

你们两个,好歹也是辅政大臣。而辅政大臣存在的意义,就是规劝太子做一个有道明君,不得肆意妄为。哪怕曾经对太子有得罪之处,只要出于公心,太子将来肯定能以国事为重,不跟你们两个计较。

更何况,太子身边,还有自己这个舅舅在。以双方的亲厚关系,只要自己还能开口说话,太子就不会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

“太师,中书令,尚书,饮茶。”见杯子空了,兵部侍郎柳奭拎起银壶,给三位辅政大臣续茶。

在座四人,其他三位都是辅政大臣,只有他一个不是。因此,其他三位谈论的事情,他插不上嘴,也没资格插嘴。

然而,在内心深处,柳奭却清楚地知道,三位辅政大臣关心的,不仅仅是皇帝陛下的龙体是否健康。

太子虽然奉旨监国,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但是,距离真正成为一个皇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太子妃的亲舅舅,很多时候,他判断不出这条路到底还有多远,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站在哪边才好。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