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沈策接了过去,看着上面的图画,道:“这第二张嘛,也很简单,一匹贪狼。狼性本贪,而这头狼更是贪狼中的佼佼者,他稍微比蛇志向更大一点,他的目光放在那张天下至尊的宝座之上,他想要得到它。”

听到这里,岳紫宸怎么还能听不出来,她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双眼死死得盯着那张牌:“师傅,您是说……”她不敢再说下去了,因为那两个字不是她能轻易说出口的,纵使是普天下的人也没有几个能说出口。

“你放心,”沈策宽慰她,道:“虽然他有此心,但奈何贪心有余胆力不足,若是放在三年之前,哼哼!”说到最后,他的语气更像是在嘲笑。

岳紫宸却是心神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沈策伸手从她面前拿走了第四张,“我们再来看看这第四张吧?”岳紫宸只是呆呆的点点头,这时候她的心情复杂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

“呵呵,”沈策看了看岳紫宸的表情,不经意的轻笑了声:“这张牌很有意思,它所指的人跟你有关系。”

“我?”岳紫宸吃惊的抬起头,听到这句话的瞬间,顿时觉得自己的心神被掏空了,跟自己有关?这是什么意思?她的脑筋开始飞速运转起来,把所有跟自己有关的人都想了一遍,当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的亲姐姐。

不过也是第一个就把她排除了,她姐姐素来是一个相夫教子、贤良淑德的女子,不会掺和到这里面。接着就是杨浩涵,现在看来他是最有可能的,尤其是他和他大哥都是朝中重臣、军中重将。她越想越有可能,几乎可以肯定了。

但是,她却遗漏了一个人。

她问:“师傅,您知道这个人是谁么?”

沈策摇了摇头:“虽然为师知道他跟你有关系,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关系,但很抱歉,为师现在不能说。”

岳紫宸略显失望的点了点头,但心里却已经十分肯定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你也很累了,就先回去吧。”沈策很是关切的道。

“是。”由于骤然听到这件事,让岳紫宸有些无所适从,于是便起身告辞,离开了书房。而就在她走后,沈策便也站起了身,将那最后一张牌握在手中,嘴角浮现一丝看似妖异的笑容……

霍云坐在茶棚里,面前桌子上放着一只茶壶,周围放着几个茶碗都是空的,只有他面前的的茶碗里还有半碗水,冒着一丝丝热气,看起来刚沏好不久。

裴钰正扶着剑柄,站在霍云身边,顺便随时注意周围的动静,不过他这奇怪的举动也引来了行人们好奇的眼光。

“我说裴兄,”霍云无奈对裴钰道:“虽然我能理解,但你这样真的让我感觉很奇怪你知道么?”

裴钰却理直气壮道:“大人,属下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此处不比别处,还是万事小心的好,请大人见谅。”

看他一副尽忠职守的样子,霍云也是没辙了,他也只能撑着头看着不远处的一座宅邸,宅邸门口的牌匾上写着“北镇抚使司衙门”几个字。

这个天底下能用上这几个字,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夏朝上至百官,下至平民,无不敬畏的所在,直接听命于皇帝的暴力机构——锦衣卫。

锦衣卫又称銮仪卫,前身是夏朝第二任帝王,夏太祖所设立的拱卫司,后经数代,于夏烈祖时,改称亲军都尉府,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又至夏敬宗时,被裁撤。又于夏德宗时恢复,并改称锦衣卫。

历史上,自锦衣卫设立以来,便再也没有裁撤过,名称亦无变动,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令朝野畏惧的武装力量。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被称为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朝职,前期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但后来,御林军设立,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便从御林军中受皇帝倚重的军人担任。

而原本作为皇帝近侍的职责就落到了御林军的头上,此后锦衣卫的主要职责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即以严酷的手段镇压一切可能威胁到朝廷统治基础的对象,被赋以巡察缉捕之权,下设南北两个镇抚使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由于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同时,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与后来真宗时期设立的东厂并称“厂卫”,当年东厂厂公刘瑾任内廷掌印太监,权倾朝野,东厂一时坐大。而随着刘瑾倒台,东厂编制也被撤销了。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锦衣卫的存在确实让很多意图兴风作浪的人都阴谋败露,维护了朝廷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定。但同时,由于锦衣卫拥有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等特权,导致历代锦衣卫中都有很多玩法弄权之徒,甚至制造了多起冤案,牵连甚广,这也是锦衣卫让人闻风丧胆的原因。

现任锦衣卫指挥使杨旭,是三年前同霍云一起辅佐当今夏皇登基的功臣之一,深受夏皇信任。自三个月前领受右卫上将军以来,他已经基本不太管锦衣卫的事务了,不过今天他却像是很得清闲似的回了北镇抚使司衙门一趟。

用他的话说就是:“催命鬼回来了!我要不回来一趟,没准儿命都要被他催掉半条。”

霍云远远就能看到杨旭从衙门里走出来,不过身后跟着一个人,他也没动,就向朝杨旭招了招手,杨旭自是知道他在这里,看到霍云动作的时候,表情颇为无奈。

杨旭一路朝茶棚走来,刚进茶棚,霍云劈头就问:“东西拿到了么?”可杨旭不答话,拎起桌上的茶壶就大口大口的喝起来,他身后的一人就站在原地。

完了,还骂道:“妈的!你一句话害我紧赶慢赶的从右卫军营赶回来,没被你累死已经不错了!你现在啊,简直比皇上还尊贵!”一通牢骚发完,就把手里的东西往霍云身上一丢,一屁股坐在霍云对面的椅子上,继续咕咚咕咚的喝着水。

“我这不是没办法么?”霍云一摊手,无辜道:“你那两个指挥同知我只认识一个,今天也恰巧不在,只能找你了。”

裴钰走上前看着霍云手中的东西,却原来是一个牛皮袋子,撑得满满的,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但目测像是一大叠纸。

霍云拿起袋子,往里面扫了一眼:“谢啦!”

“我费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才整理好的,你可不要弄丢了,事先声明,弄丢了不补!”杨旭威胁道。

“知道了知道了,”霍云不耐烦的道:“你现在怎么那么啰嗦?”

“啰嗦?!”杨旭把茶壶往桌上一放,发出砰的一声,“每次都给你们擦屁股,这种事我都快厌烦了!”

“这一次可不是擦屁股,”霍云笑着把牛皮袋子收起来,笑嘻嘻的道:“这件事情要是做成了,你们锦衣卫又能立下大功,难道不好么?”

杨旭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呵!别想蒙我,你和皇上心里在打什么算盘,我一清二楚。反正我锦衣卫都快成过街老鼠了,有什么脏的尽可以往我们身上泼。可说到底,这件事情没有我们不成,所以你才死乞白赖的来求我。”他一副早已把霍云看穿的样子。

(本章完)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