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啥玩意儿?‘澶渊之盟’?”

梅山的秋末,有各种梅花含苞待放,至入冬时节,就会开上一片,黄澄澄的极为好看。

此时开的梅花,却是粉中带紫的,李解从来就不喜欢这种颜色。

不过梅山脚下有梅泽,有一些小河通黄水,梅泽中的草鱼很是好吃,提前放血之后,切片下火锅,肉质是偏脆口的,并非是绵软酥烂。

这种脆口的草鱼,在李解的记忆中,还是穿越之前当工头那会儿,有一次前往岭南,有个老广让他帮忙修个火锅店,结果刚收拾完,开业第一天火锅店就炸了!

老广没有钱结算,一咬牙,就把李工头拉到了自己的鱼塘边,说这里头养的都是好鱼,李老板要是不介意,拉个几万斤鱼走吧……

当时那位老广养的鱼,就是草鱼,只是比较特殊,是一种能用来做鱼脍的草鱼,老广称呼它为鲩鱼。

做鱼生的时候,丝毫没有淡水鱼的土腥味,有一说一,当真是绝品。

要不是怕寄生虫搞死自己,李工头当时真打算吃两口,最终还是用来吃火锅,也就是打边炉……

结果意外的更加脆爽,鱼皮和鱼肉的口感绝佳,完全不是太湖草鱼的那种腥重。

回老家之后,李工头本以为不会再吃到那种鱼了,万万没想到,穿越之后,居然在中原大地搞来这么一顿。

仔细想想,貌似这地界的鲤鱼、草鱼、螺蛳青,的确都要比长江里的好吃。

可见水土不同,食材也是天差地别。

火锅中,雾气滚滚,李解沾了一点点虾米搅拌的蒜油,一块鱼肉塞到嘴里,旁边的锅中,还炖着鱼头豆腐汤,除了豆腐,还有一点点泡好的米粉。

酸菜也有一些,配合香肠、虾姑、泥贝、蛏子干,汤鲜味美,是秋冬养膘养生的圣品。

只是,现在吃啥都缺了点味道的感觉。

澶渊之盟?!

我他娘的这是大汉,又不是大怂,澶渊之盟个屁啊!

“济水两岸,如今都这么说,卫人跟从我军转移。沙哼大队长在戎郊、陶丘建立了三十个流民营。”

“三十个……我们一个营是多少人头数来着?”

“一万五。一个营分三个民团,一个民团五千。”

“嗯。”

李解点了点头,“沙哼现在缺什么?”

“什么都缺,主要还是缺御寒之物,还缺吃的。”

“薛城囤的煤够吗?”

“已经调拨了一部分过去应急,沙哼大队长的意思是,不管老弱病残,都吊一口气,挺得过就挺,挺不过也不强行救了。”

“嗯。”

自己盛了一碗汤,又拿起一只碗,给传令兵也盛了一碗,让他坐着说话。

“一路过来,宋人是什么反应?”

喝了口汤,大兵仿佛是缓了过来一般,立刻道,“宋人不敢阻拦,不过,我们六支小队,都看到宋国不部队撤往宋西北,应该是前往济阳。但是行军匆匆,如果是济阳,也不用如此。”

“照你这么说,应该是放弃商丘了,也不仅仅是商丘,丹水和睢水之间的地盘,戴举这个老东西,应该是都不打算要了。”

说罢,李解眉头微皱,这宋国的“劲草”,到底玩个什么鬼?

他现在正琢磨着泡妞玩女人呢,要是戴举搞事儿,他不得专门应付应付?

一想到这个,李解就有点烦躁。

好在天气寒冷,就这年头的生产力,就算凑一支耐寒的部队出来,也不会太多。

李解这么些年攒下来的家当,光一个冬季作战,就足够让大多数国家望而却步。

“酸枣原先的客兵,也传来消息,说是河内有动静,是从洛京出来的。燕人也在活动,有太子申的人。之前有一支从郯邑绕道,太子申的人,还跟姑苏王宫宿卫交手,不确定是不是吴水。”

“嗯。”

又吃了一块烫好的草鱼片,李解感觉有些饱腹,站起身来招呼道,“换班的过来吃点东西,喝点汤。”

“是!”

李解叫来了沙北,然后道:“你亲自跑一趟,让胥飞把龙背山的民工都通过睢水拉上来。”

“龙背山要筑城,现在停工,开春就不方便了。”

“屁话,老子怀疑有人串联起来搞咱们,万一陈国也搞事呢?你亲自去一趟,胥飞那里把人抽走,同时命令阳巨,傅城临时抽丁征兵,再派一个大队的勇夫去郯城,协助郯城组建郯城民团。”

“是!”

“如果沙哈还在徐城,就让沙哈前往河西,随时准备进攻陈国。如果沙哈已经北上,到了沛县或者萧县,就让他去郯城,任何登莱齐鲁的动静,他都可以自行决断。他跟郯庄子己美关系好,郯城对他支持会更加坚决一点。”

“是!”

“这次你任务有点大,跑跑腿,没问题吧?”

“没有!”

“很好。”

李解一脸欣慰地拍了拍沙北的肩膀,然后转身迈开兴奋的步伐,口中嚷嚷道,“这下我就放心大胆地去找西施玩了!”

“……”

站在梅山脚下风中凌乱的沙北有那么一瞬间挺恍惚的,他刚才感动了一下呢,感动啥呢?啥感动呢?

自己就是一头猪,一头人和牲畜养殖中心混吃等死的猪!

屁颠屁颠的李解从来没有相信过陈国,便宜老丈人跟他就算和谐相处好些年,可两个闺女是他白嫖的,而且宛丘公主一事,能说开玩笑揭过?

那不能。

谁不知道他李某人“一诺千金”?

老陈侯就算憋着,也备不住天下局势大变,他就琢磨着关键时候来一下啊。

只不过陈国太菜了一些,李解也没必要动用手下的精锐来折腾,随便搞点义士、义从就能摆平,又何必使唤鳄人、勇夫?

而且组织“民团”也很容易,只要给编制,然后管吃管住,就能凑一窝临时兵出来。

这些“民团”并没有什么权力,不过是以各地的籍贯为基准,就地招募临时工。

有编制的“民团”长官,都是因伤退役或者下放基层的勇夫队长。

一个民团长可以招募五千人,这五千人汉国并不给编制,都是临时工,队长级的临时军官,都得自带装备,也就是说,汉国也并不解决武器装备问题。

唯一管的就是吃饭睡觉,伙食的档次也是最低的,不如义从。

讲白了,这些“民团”装声势用的,随时可以打散,只是为了方便管理,才会临时组建。

其最大的用场,其实是在工地。

所以,原本“民团”的真正本质,其实就是“民工团”,只是这个“工”字被拿走了,也就看不太清楚本质。

有天赋的人杰,即便是在“民工团”厮混,也照样能出头,战争就是最好的教学,加上参加大型工程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组织度,这样的“民团”拿来对付陈国这样的菜鸡,绰绰有余。

更何况,李解早在前来梅山之前,就已经派人安排了陈奎、陈安北上。

整个蔡国现在,已经彻底军管,只要陈国稍微有点小动作,两个桃花姬第一时间就得灭了陈国。

不灭了陈国,哪来什么宛丘公主?

安排好了琐碎的军国大事之后,李董擦了擦嘴,看着山间一处宅院,那地界,正是施氏大夫的隐居之地。

吸溜~~

擦了一下嘴角的口水,李董眼神放着光:“西施”就住这儿呐。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胡血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我,开局斩杀太子,起兵造反!安平县男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三世情爱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我是正德帝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