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剧辛这家伙也挺惨的,好不容易在史书上出场一次,结果就死了。】
【元世祖刘烈:历史的大舞台可不是谁都有资格上的。】
能史书留名的,无论是哪种角色,在当时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甚至能被称为一代天骄。
但很多时候,他们的命运可能也就仅仅被史官们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便注定了。
历史,就是这些天之骄子们残酷厮杀,以性命和荣华富贵作为赌注博取一切的舞台!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都是人中龙凤,却不能多一行文字,这就是历史的残酷啊。】
诸位皇帝一时间心有戚戚焉。
哪个时代的华夏没有人才?
能像剧辛这种被史书记载的,纵然兵败身亡,也足以自豪了。
更多的人,就是想要在史书上留下一两行文字都不可得呢。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剧辛的尸体被摆放在草席上,静静地躺着。
庞煖和李牧并肩策马而立,看到这一幕之后也有些唏嘘。
“剧辛在大赵多年一直不得志,燕王邀请他去燕国当卿相,我作为老友自然也无法阻拦。”
“只是没想到从那之后再次见面,却是这般情形。”
李牧表情倒是很平静,淡淡道:
“若燕国不执意和我们大赵作对,他也不会落到这种下场。”
庞煖嗯了一声,对李牧道:
“李将军,秦国攻魏甚急,老夫需要立刻回归邯郸,和大王商量诸侯合纵抗秦事宜。”
“接下来继续进攻燕国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李牧点头道:
“没有问题。”
按照赵国之前和秦使甘罗商量好的计划,赵国需要献出五座城邑给吕不韦。
对此,赵国君臣的计划是——取之于燕!
从燕国夺取五座城池献给吕不韦,那赵国就没有任何损失了。
击败燕军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有人执行接下来的计划。
庞煖迟疑了一下,又道:
“老夫会向大王提议,若诸侯合纵能组成联军的话,由你来出任联军的主帅。”
李牧闻言愕然,过了几秒钟之后摇头道:
“庞煖大人,这主帅应该是由你来出任。李牧资历浅薄,哪里敢担当如此重任呢。”
顿了顿,李牧又道:
“自从秦开逐东胡,匈奴人在草原上逐步强大起来,长平之战后更是连年袭扰大赵边疆。”
“我也担心我若是去了中原,北方诸郡就难以抵挡匈奴人了。”
庞煖见状不再坚持,对着李牧拱手道:
“好,那接下来北边就都拜托李牧将军了!”
蓟都,燕王宫。
燕王姬喜得知失败的消息后,瘫软在王位上。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赵国明明都已经那么弱了!
为什么还能接连击败燕国?
在场的燕国大臣也一个个面无人色。
这个赵国,怎么会如此顽强呢?
燕国太子姬丹深吸一口气,脑海无数念头来回滚动。
最终化作一句话。
“父王,咱们求和吧。”
“求和?”姬喜身体震动了一下,随即大怒。
“又要寡人向赵国求和?”
姬丹一脸无奈。
“若是再不求和的话,庞煖和李牧恐怕又要打到蓟都来了!”
姬喜:“……”
这蓟都还能不能有一点好了?
怎么天天被人打上门呢?
过了片刻,他好像泄了气的皮球,无可奈何地说道:
“那就派人去求和吧。”
形势比人强。
上一次赵国打不下蓟都,谁能保证这一次就不行?
对于这个建议,李牧非常干脆利落地拒绝了燕国使者。
“求和可以,但我们要先打下二十座城池。”
割让给秦国五座,赵国自己再拿十五座,真不多。
燕国使者傻眼了。
“二、二十座城池?”
李牧脸上带着笑容,缓缓点头。
“没错,你们燕国人也可以死守。反正打不下这么多城池,我是不会撤军的。”
燕国使者:“……”
燕国人果然选择了死守。
然而他们很快就惊恐地发现了一件事情。
李牧并不仅仅是打野战用骑兵厉害,攻城同样也是一把好手!
先是武遂,然后是方城,一座又一座燕国南部重镇陷落。
不管燕国人怎么防守,没有一座城池能在李牧面前支撑超过一个月。
姬喜这下子受不了了,对着面前的大臣们叫道:
“快去找李牧,不管他提出什么条件都行,只要撤兵就行!”
姬喜是真的被打怕了。
燕国使者战战兢兢,再次来到李牧面前。
“大将军,我们大燕是真的想要求和,您之前的条件我们都答应了!”
李牧笑呵呵地开口:
“不,之前是之前,现在我给你们的可不是这样的条件了。”
“啊?”燕国使者傻眼了。
李牧看了一眼燕国使者,淡淡地说道:
“大赵准备组织一次合纵攻秦,燕国在割让足够城邑之后,还要派出至少五万兵马加入合纵,接受大赵庞煖大人的指挥!”
“这……”燕国使者想了想,道:
“我立刻转告大王。”
李牧带着笑容开口。
“你们慢点也无妨,我的人还没打够呢。”
燕国使者闻言,火烧屁股一般跳了起来,嗖一下就跑了。
司马尚在一旁看着,心中不觉好笑。
“这些燕国人,久居边陲,是真的不知道中原强国的斤两。”
嘲笑了一番燕国人的无知后,司马尚又疑惑地开口道:
“大人为何不直接灭亡燕国?”
“至少我们攻克蓟都是没有问题的。”
李牧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大赵已经没有足够的国力吞并燕国了。”
长平之战前的赵国是可以做到这一点,长平之战后的赵国不行。
整整四十五万青壮的战损,让赵国如今应对秦国、匈奴两线就非常困难。
若是再吞并燕国,赵国哪里有足够的兵马驻守燕国各地?
两线开战的情况下还要再多开燕国一处战场,这是嫌赵国自己崩盘得不够快。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其实朕认真地想了一下,若是长平不输,以赵国的国力真的能横扫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文官有赵胜、蔺相如,武将有廉颇、李牧、乐乘、庞煖,赵国确实是人才济济。】
【明太祖朱元璋:归根结底,还是赵丹太菜了。只要拖到嬴稷老死,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应该就是赵国了。】
【秦始皇嬴政:呵呵,你们在可惜什么?赵国有人才,但是大秦的人才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你可拉倒吧,大秦运气好是真的。嬴柱、嬴子楚这两个废物加起来才在位三年,你让这两人在位三十年试试?】
大秦世界中,扶苏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
这两个人扶苏都没接触过,但从一些大秦内部记载的资料来看……只能说评价不高。
尤其是自家爷爷嬴子楚,那更是相当的……咳咳。
皇位上首传来了秦始皇嬴政的轻笑声:
“这些家伙,就是嫉妒大秦的气运。”
“呵呵,大秦就是运气好又如何?”
“这就叫做天命所归!”
坐在下首的刘邦一拍大腿,正色道:
“对,陛下说得实在是太对了!”
“大秦天命所归,万世一系,无敌!”
项羽忍不住斜眼瞥了一下刘邦。
这老家伙,也太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