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三姑六婆等群体,常年游走在世俗和法律的边缘,借着“说媒”“拜神”等作为掩护,做着丧良心的事。

若是遇见别人,她们还能够胡搅蛮缠。但既然这些人已经惊动了老朱,那么自然,也就注定了不会有好下场。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无论是胡搅蛮缠,还是下三路的阴谋诡计,都没有意义。诸如给西门庆拉皮条的王婆,纵使机关算尽,遇到了力能搏虎的武松,一样要身首异处。

而似朱肃、刘三吾这等在儒门已经举足轻重的人物,想要整治这些藏匿在世道阴影里的害群之马,那就更加容易了:他们掌握着这个世道最大的解释权,甚至已经掌握了一部分裁定世道规矩的能力。

将这些三姑六婆、城狐社鼠背后的那些勾当公之于众,把他们彻底打为不法分子,这些人自然就不会再有容身之处。

刘三吾若有所思,道:“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殿下此言,老臣却是受教了。”

说罢,便朝着朱肃作揖。

朱肃摆了摆手,示意刘三吾不必行此大礼。而后道:“至于如何将此事向百姓们宣传,本王以为,可以向军中取经。”

“前些年军中施行了一次改革,重新厘定了监军的职责,此事刘先生该有耳闻罢”

“确有耳闻。”刘三吾面色顿时有些古怪,但仍是点了点头。

军中改革,那是当今懿文天子在做太子时,一意推行的一项大举措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新划定了文官监军的职责,明确规定了监军不得插手军中的指挥权。但对军中士卒的士气、后勤、思想政教等负第一责任。类似于后世的指导员角色。

当时,为了试行新军制,皇太孙朱雄英殿下更是亲自前往大宁军中担任监军,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而后这新军制便在大明军中上下推行了起来。

他们这些人被发配往北方,空出来的一部分空缺,就是由那些早几年间被调往军中的监军们补上的。而且从懿文皇帝登基至今的做派来看,朝廷必将越来越看重实务。而这些在军中有过监军经历的文官们,日后必然会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一股新兴力量。

“这些监军们在军中所做的,其实大有可借鉴之处。要知道,军中军汉大多大字不识,许多人只知道当兵吃粮,用自己的一条命去搏荣华富贵。至于什么家国大义,那是一概不知道的。”

“而那些监军们,通过诸多举措为军中士卒们扫盲,其实已经颇有成效……我等想要为百姓扫黑也是一样,首先要让百姓们知道,什么是黑,什么是恶,只要百姓不受蒙蔽,为那些害群之马提供庇护,那些人自然便无所遁形。”

“士卒们多大字不识,百姓们也一样。对士卒们的宣讲手段要接地气,对百姓们同样一样。我等可效法军中做法,在民间以娱乐为抓手,通过说书、戏曲等,宣扬三姑六婆之恶事。同时,可编制朗朗上口之标语、童谣,教乡间传唱。还可将标语书与乡镇村社之中,百姓们日日看见,纵不识字,也当日日想起。久而久之,这些东西也当心照了。”

“圣人之言高深难明,对百姓们说之乎者也,却是难有成效。依本王看,圣人教化天下,也是为了让天下人知晓道理。让圣人的道理从百姓里来,到百姓中去,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嘛。”

“是,是……”面对朱肃的说辞,刘三吾只得尴尬点头。他知道,这是这位周王殿下正在借故提点自己。自己先前下乡开启民智之时,便是满口之乎者也,圣人经义……结果来听的百姓没几个,还惹出了被刘家村村民聚众群殴的事来。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即便是昔日未受挫之时,面对这位缔造了新学、且战功赫赫的实权亲王,刘三吾也是矮一头的。毕竟论学问,论声名,论功绩,能在这位周王殿下面前硬气的人已经不多了。

而且现在刘三吾可说是被贬出京,且是在身败名裂的边缘,可说是全身心的要向“朱肃、宋濂”这两个新学的思想核心靠拢,以挽回他在学界的名望。

故而,心中倒也没有多少不满。

若是换了其他人,劝说他要将这些圣人道理用大白话教给百姓,刘三吾一准喷他个一脸唾沫:

时人以为圣人微言大义,每一句话中,都包罗宇宙之机,是不能擅自用白话文乱解释的。只能作“注解”,所以才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之语,要的就是让学子自己揣摩圣人之言,自己领悟出圣人的微言大义。而若用白话文去片面的解读,那定然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不过既然是这位缔造新学的周王的意思,那自然又另当别论了。周王的话语,定然含有深意。想是念及百姓们未必能知晓圣人之微言大义,故而想要化繁为简,拣选最浅显的道理告知百姓……百姓们知道这些最浅显的道理,倒是也足够了。

刘三吾这般想着。

朱肃虽没想那么多,但他如今的名头,自有大儒会为他辩经。

得了朱肃的指教,刘三吾再整旗鼓,前往刘家庄去整肃三姑六婆之事。他倒是没有再和刘家村民再起冲突,而是依朱肃所言,先在刘家村宣讲三姑六婆之害,斩钉截铁的为张媒婆所为定性,告知村民这并非是促人姻缘,而是买卖人口、夺人家财的恶事,十恶不赦。

将事情定了性,随后顺天府衙捕快随之出动,一查到底,很快就将张媒婆等人尽数捉拿归案。事实上这定性一出,刘财主等人自己就怕了,几乎是亲自动手,将张媒婆给献了出来,并赶紧将李家小娘和田产等全都吐了出来。

随后顺天府衙顺藤摸瓜,又查出了张媒婆做下的诸多不法之事,拔出萝卜带出泥,处置了不少在顺天府欺男霸女的豪强地主。连带着那刘财主,也被一并处置了。

老朱这些日子,一直在顺天府周边晃悠,这件事在民间闹得沸沸扬扬,竟也传到了老朱耳中。

老朱闻听之后大怒,传出了话来:

“查!给咱一查到底!要地方官员和顺天府全力配合!所有州府县治,地方农庄的粮长,还有各地的屯田卫所,都要一起配合,捉拿那些为祸地方的老虔婆子!”

“对于那些罪行累累,身负人命关系的,立刻处斩,以儆效尤!其他的,也全部给咱该充军充军,该发配发配。”

“敢残害百姓的,就必须要付出代价!就算遇到了大赦,也永不赦免!”

太上皇发了话,官府出了重手,再加上刘三吾等人和儒生们的宣传,百姓们开始渐渐相信这些三姑六婆不是好人了。

此时,应天府里的第二次专为选拔北上教谕的恩科也已结束了。几个来自顺天籍贯的进士也陆续来到顺天支援兴建学院,得知了这般轰轰烈烈的壮举,当即热情满满的加入其中。

这些人刚刚“赢得”了南北之争,以北人之身争取到了朝堂的权力,此时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他们又都是当地人,在当地本就极富文名,更容易得到乡民们的信任。

此时他们也呼朋引伴,加入了朝廷和刘三吾等人的行动,顿时将这移风易俗的风气卷到了最大。此事传到了应天,亦得到了朝中上下的一致支持。

其中,内阁大臣杨士奇、大学士黄观等人,对此更是极尽赞许。杨士奇早年间,便深受三姑六婆流言蜚语之苦,母亲被迫改嫁罗家,杨士奇也只得被冠以“罗”姓,不得祭祀祖宗,直到成年以后才改回祖姓“杨”。黄观的遭遇与之类似,早年间随改嫁的母亲入许氏,名“许观”,受尽苦楚。后来才恢复了黄姓。

于是懿文皇帝朱标顺天应人,在自己的新朝雅政之上,又加上了“移风易俗”“扫黑除恶”这两项,一并推动起来。

儒生们对这种正义的行径举措,表现出了十二万分的热情。在儒生们的推动下,渐渐的民风开始彻底扭转,许多城狐社鼠、骗子混混、三姑六婆被捉拿归案,或斩首,或者发付安南、辽东等诸多边界之地。

这些不干正事的恶人,发付边疆去做苦力,才是最为适合他们的归宿。

自提点了刘三吾之后,朱肃倒是没有继续掺和进这些事中。民间的些许魑魅魍魉于此时的大明而言,其实已只是小事。

儒生们本就是这个时代掌握舆论的阶层,只要他们团结一心,自能做好这移风易俗的事。

朱肃这几日里,却是只尽心陪着自己的几位兄长与弟弟,原因无他,越了冬,几位兄弟就要分道扬镳,各去就藩了。

朱家兄弟们就藩的地域天南地北,如朱棣,便是在西部草原一带,朱樉在亦力把里,楚王朱桢等,则在瀛洲、琉球等地。便是朱肃自己,也要前去开拓凤鸣洲,凤鸣洲地域广阔,日后想来也会有不少的朱家子弟被封到凤鸣洲来。

朱肃这个最有能耐的兄长,便承担着为后来者们开拓铺路、统领他们的责任。

其他几个兄弟暂且不论,对于朱樉、朱棡、朱棣几位兄长,朱肃向来是感情极其深厚的。兄弟几人,几乎是数着日子相聚在此。明年一别,便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了。

今日里却是在顺天府外踏青,此时的顺天却是已洋洋洒洒的下了大雪,他们兄弟几人倒也都算是见惯了战阵的人物,又皆是壮年,自是不怕这风雪。在雪中驰骋射猎了一阵,四人旋即回城,却在城中,遇到了一队正在游街示众的犯人。

“嗯”朱肃眼尖,看到了其中一辆囚车中的犯人面貌装束,俨然与他人不同,不自禁的惊疑出声。正在朱肃身旁的朱棡听到声音,朝着那队囚车看了看,又转向朱肃问道:“老五,怎么了”

“有什么不对么”

“那辆囚车里的,似乎是个夷人”朱肃抬起马鞭,指向那一辆囚车,疑惑道。

近日这些游街示众的犯人,大多都是来自于顺天府周边的三姑六婆、城狐社鼠、骗子混混之类,此时顺天府移风易俗已成风尚,百姓们也已经被煽动起来,对这些民间的害群之马深恶痛绝,是以这些犯人们,身上脸上大都挂着臭鸡蛋、烂菜叶等物,看不清面容。

且大明也多有色目人,出个色目囚犯倒不稀奇。只是这人身上显然是奇装异服,胸口甚至还吊着个颇为惹眼的十字架,一眼便可看出其并非大明本土人氏。

此时押运囚车的差役,自也看到了从侧面道路上过来的朱肃一行,赶忙滚鞍下马,前来拜见。朱肃便随口问了一句:“这些罪囚之中,怎么有个夷人”

差役先是怔了怔,顺着朱肃所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恍然道:“哦,回殿下,那厮是个有名的骗子,每日不事生产,只知道游荡于市井乡镇之间,想要忽悠人去信奉他们那什么劳什子神灵。”

“前几日,这厮进了真武庙偷香油钱,被百姓们抓了个正着,举告进了衙门,故而锁拿在此,在这游街示众。”

“偷香油钱”朱肃讶然失笑,听前半段,他猜测这人或是从西方东来的夷人传教士。

既然人赃并获抓了现行,那自是按大明律令处置,来到大明的传教士虽然稀少,却也不至于完全没有,没什么好搞特殊的。朱肃挥了挥手,示意差役继续游街,那差役朝着朱肃几人再行一礼,便自归队,催促游街队伍继续前行。

却不料那夷人却看到了这边的朱肃几人,见朱肃几人骑着高头大马,衣衫不凡,而且押运他们的差人又对朱肃几人毕恭毕敬,便猜到了几人必定是大明的某些大人物。

“大人!大人!我是来自教廷的天主的使者,我不是罪犯……我要前往应天,去见贵国的皇帝陛下。让这些人放开我,大人!”

那夷人竟是,对着朱肃一行人叫嚷了起来。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