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孔议说完,在勋贵中间,一直默然无声的徐辉祖突然昂起头,有一滴泪划过!

他爹可以比肩孔夫子了!

一刹那,徐辉祖有种想哭的冲动……那是他亲爹,身为徐达长子,他恪守忠孝,坚持仁义,务求做个忠臣孝子,很大程度,就是不想辱没父亲的威名。

但是弄来弄去,事与愿违,一场靖难下来,徐家风雨飘摇,几乎完蛋了。

身为徐家第二代长子,他难辞其咎。

就在这时候,徐景昌横空出世,不但挽回了徐家的命运,还有让徐家再次兴旺的势头。

单纯从这件事上讲,徐辉祖就承认,自己远不如侄子。

可是到了今天,让他亲眼目睹大殿的一幕,他才惊觉,自己岂止不如侄子,简直就是岂止了!

他光想着维护父亲的名声,可徐景昌已经给徐达争取更大的名声,无可辩驳的名声!

最妙的是,徐景昌并没有撒泼打滚,嚷嚷着要什么待遇……但他却已经拿出了几乎无人能辩驳的道理。

大明的法统来自于北赶大元,恢复中华。

徐达又是北伐主帅,光复燕云的第一功臣……这就形成了这事情的第一层,大明要想强调正统,就必须肯定开国之功,而肯定开国之功,就不能不提徐达。

而事情的第二层,从靖康之耻说起,孔氏分裂,南孔可以让出衍圣公爵位,可以什么都不要……但唯独有一点,他们不能否认当年孔端友负宝渡江的壮举啊!

要是连这事也能否认,那南孔存在的根基就没有了,这是他们的命根子。

国破家亡,在这个瞬间,大明的正统,和南孔的三百年苦难坚持,巧妙联系在了一起。

南孔必须感谢大明。

这是事情的第二层。

然后接下来的第三层,也就顺理成章了。

“中山王也是朕的岳父,他当年曾经教导过兵法。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他也是皇考最倚重的大将,大明的柱石。中山王有大功于社稷,有大德于天下。朕欲拨重金,在北平建立英烈祠堂,昭示功勋。诸位卿家有什么意见?”

话已经说到了这份上,在场朝臣谁敢站出来?

武将那边已经高兴坏了,虽然说的是徐达,但大家伙都是武夫,四舍五入,也是一家人。徐达比肩孔夫子,他们最少也算个子贡、颜回,面子一下子就拉满了。

只要还有点脑子,就不会反对。

文臣这边,他们自然不愿意自己的祖师爷被拉低到泥腿子徐达的地位……但是他们都是大明的臣子,质疑徐达,就等于是怀疑大明的法统。

就算有人活腻歪了,也不想拉着九族一起陪葬啊!

而且瞧见没有,那边勋贵已经摩拳擦掌,虎视眈眈了。

敢反对,这帮人会拿老拳教你做人的。

果然,没有人反对。

朱棣大喜,不由得环视群臣,又道:“既然是昭示功勋,自然不只是中山王一人,凡是开国功臣,悉数在列。朕准备为功臣塑像金身,让他们永远享受香火供奉,祭祀不绝……至于一些晚节不保的功臣,朕思前想后,觉得功过要分开。皇考封爵,酬谢功臣,严格执法,又惩办了许多人。到了朕这里,追忆开国之功,也不能因为过错,就一笔抹杀。所以那些晚节不保的功臣,特准以画像入祀英烈祠堂!”

“吾皇圣明!”

老到了走路都要搀扶的耿炳文,竟然第一个跪下,叩谢天恩,山呼万岁。

老爷子眼中浊泪滚滚,泣不成声。

值了!

不枉自己苟活这么多年,总算等到了今天。

最让他欣慰的是,就算是晚节不保的臣子,也能捞到一张画像。诸如蓝玉等人,他们固然该死,但是漠北之战,大涨国威,几乎堪比卫霍破匈奴,这样的大功不能不提。

在经历靖难之役后,开国功臣的影响已经到了最低,这时候就算说蓝玉等人几句好话,也不会有什么危害。

可公平评价蓝玉等人,却能告慰人心,尤其是从国初走过来的老人,可以含笑九泉了。

他们这一生,或是功劳,或是过错……不管怎么样,在英烈祠堂里面,有他们一份。

千秋青史,没人能否定他们的功劳。

还能奢求更多吗?

徐辉祖也乖乖跪在了地上,这是替他爹拜谢天子,理所当然。

这一刻,武人地位上来了,不管是开国功臣,还是靖难新贵,都与有荣焉,朱棣收获了武臣最大的效忠。

这样朱棣心情大好,他不由得看了文臣这边,笑道:“兴建庙宇,还要安排祭祀礼仪,不知道礼部有什么想法?”

来了!

宋礼自从孔议那里回来,就惴惴不安,事实证明,南孔并没有保全大局,相反,他还替朱棣遥相呼应。

有了这么个圣人后裔在,文官几乎所有的理由都失去了杀伤力。

这是个无情的碾压局,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身为礼部尚书,自己也只能尽力而为。

“启奏陛下,臣以为开国功臣,功高日月,于天地山川不休……故此必须以最高规格祭祀。每年安排储君前往北平,专门祭祀。礼部、太常寺、鸿胪寺、翰林院,悉数安排官员,随同前往,礼仪规制,由礼部详细拟定,然后再上奏陛下。”

朱棣听到这里,心情还不错,徐达等人算是臣子,以储君祭祀,已经是最高的规格,他也很满意。

最多安排一个常年照看寺庙的也就是了。

这个位置就给孔议。

朱棣很想一口答应,但他还是下意识看了看徐景昌,毕竟今天的事情,都是这小子一手鼓捣出来的。

但是朱棣看过去,却发现徐景昌的眉头微皱,似乎不是那么满意。

“定国公,你也当过通政使,对朝廷的祭祀典礼,可有心得啊?”

徐景昌先是施礼,随后道:“宋尚书,我想请教,安排储君北上,又让那么多官吏陪同,按理说规格也够高了,但又能有多少百姓,多少读书人知道在乎?”

宋礼真是怕了徐景昌,这么多次交手,他就没捞到过便宜,现在又来,他还不能不回答。

“定国公,储君北上,必定晓谕沿途官吏,礼部也会行文天下,所过之处,百姓人等,无不知晓。”

徐景昌又道:“那祭祀呢?会安排多少人?”

“这个……自然不会少,具体规格,还要仔细商讨。”

徐景昌点了点头,随后又对朱棣道:“陛下,臣以为宋尚书已经是尽力了。但臣有那么点私心偏见,不知道能不能说?”

朱棣笑了,“讲,不管什么,都讲出来,今天是开诚布公,言者无罪。”

徐景昌道:“既然这样,臣就斗胆言说了……我大明的祭祀礼典,都是按照儒家礼制,向上追溯夏商周三代,又参考秦汉唐宋旧制,制定出来的。”

朱棣不解道:“这有问题吗?”

徐景昌笑道:“不敢说有问题,只是觉得怪怪的,既然是大明的祭祀典礼,为何不能以大明为先?”

这话一出,刚刚还压抑的文官们瞬间瞪大眼睛。

好啊!

还来!

什么是儒家礼制,什么是大明为先?

还不是孔孟门徒,大明读书人的那一套。

姓徐的,你还要挑唆君臣关系吗?

这回我们可不吃这一套了。

就在这帮人搜刮肚肠,想要寻找说辞,彻底驳斥徐景昌的时候,朱棣直接道:“伱说大明为先,和现在的礼制有什么不同,不妨说得仔细点。”

徐景昌道:“陛下,臣以为既然是大明为先,就要讲清楚大明是怎么来的,太祖皇帝起兵立国,文臣武将,辅佐皇帝,扫荡烟尘……这里面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譬如说在鄱阳湖之战,一个寻常士兵张子明,骗过陈友谅,到了洪都城下,告诉守军,援兵到了。他的一句话,坚定了城中死守的决心,而张子明也献出了生命,这种故事,似乎才是朝廷该宣扬的。”

话到了这里,宋礼急忙道:“定国公,张子明的庙是有的,地方衙门也有祭祀。”

徐景昌呵呵一笑,“没错,确实有祭祀,但只放在了当地,又能有多大的动静?我所讲的大明为先,就是以大明功臣为先,大明这个国家为先……其余山川河湖,释道神仙,以至于圣贤节烈,除了朝廷承认的之外,是不是皆要降低规格?而且眼下朝廷不断向百姓赠送书籍,是不是也需要刊印功臣传记,散布出去,好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的功绩?”

不得不说,徐景昌是真能折腾。

在人们想不到的地方,他都玩出了花!

古人常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徐景昌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他只是觉得打仗很重要,但祭祀不就是劳民伤财,空洞无物吗?

有那么重要吗?

可渐渐的,徐景昌有点理解了。

祭祀是追忆先人,更是教育后人。

是要凝聚共识,统一想法,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偌大的华夏民族,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一次次的祭祀,不断凝聚起来的。

大家伙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神明,共同的习俗,在某一日,同时祭祀某个神明……这不就是一家人了!

这就是文化,这就是骨子里的烙印。

所以哪怕到了后世,拜关公、拜妈祖,依旧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

放在古代,通信手段这么落后,消息传播又这么慢,每到年节,都出来祭祀神明祖宗,更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所以说,对于古人的做法,要仔细想想,别急着鄙夷,更别急着更改什么……不然弄巧成拙的概率会变得非常大。

徐景昌非常赞同祭祀的意义,但是祭祀谁,这就值得商讨了。

现在大明需要祭祀的神仙还不少,大体上可以分为儒释道三教体系。

其中儒家讲究天、祖、圣,三个层次。

像皇帝每年都要祭天、祭地,就属于这个范畴。

祖宗自然包括开国皇帝,有功的文臣武将,历代的贤君名臣,均在其中。

圣也就是孔孟圣贤这种。

另外佛门和道门一些重要的神仙,也有祭祀。

比如说天妃妈祖,就是沿海百姓非常重要的一个神。

再有一些能够通吃的厉害神仙,比如关羽,就是三教都要祭祀的。

可以说大明的祭祀范畴非常广泛,也很丰富。

但正因为如此,却失去了重点。

比如说像徐达这种,大明至关重要的开国功臣,他只能归结到历代贤臣名将里面,最多在太庙有个位置。

至于到了民间,就没啥影响力了。

反而是孔夫子,各地都有文庙,别的不说,科举之前,都要拜一拜祖师爷,请求夫子庇护。

徐景昌说着,又看了看孔议,笑道:“孔公,我说这个不是要贬低圣贤,而是说一切以大明为主,你意下如何?”

孔议毫不迟疑道:“夫子岂能凌驾大明之上?不然的话,又让人造谣什么乱七八糟的会了。”

(本章完)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大明神医蟠龙谜局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