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北部琅琊国境内的莒(ju )县。
张辽和臧霸率领着由曹军和泰山军组成的一万人马,从邺城浩浩荡荡地抵达了此地。
他们的行军路线是先南下兖州,然后再向东从泰山郡绕道徐州北部。
这一路线的选择并非偶然,而是曹操和郭嘉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迂回。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突袭从青州沿海登陆的魏延军的后方。
这支曹军从徐州北部的琅琊进入青州的北海郡,从而截断孤军北上的魏延军的退路。
这样一来,魏延军将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形势对他们极为不利。
与此同时,徐州牧董昭也收到了相关情报。他深知形势紧迫,立即从徐州南部紧急率军北上。
为了提防徐州西南方向合肥的魏延军进入徐州,董昭将这一重要防线交给了广陵太守陈矫。
此外,泰山郡境内的臧霸部将孙观、吴敦、尹礼等人也率领着泰山军前来助战。
这使得莒县的曹军总数增加到了三万之众。
他们严阵以待,等待着派出去的斥候带回最新的消息。
一旦确定时机成熟,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向北进军,直捣青州。
当确认北海境内的魏延军主要集中在东武城时,张辽和臧霸二人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率领大军朝着东武城方向急速行军。
这一路上,曹军行军异常谨慎,张辽深知敌军可能设下埋伏。
于是派出大量斥候沿途侦查敌情,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以防备被敌军突然袭击。
尤其是在一些地形险要的地方,张辽更是不敢掉以轻心。
他亲自率领一小队精锐骑兵前去查探,臧霸则负责统领大军在后压阵。
经过一番严密的侦查,曹军顺利通过了这些险要地段,继续朝东武城进发。
经过数日的急行军,曹军主力终于抵达了东武城下。
然而,城内的郝昭和严颜早已奉沮授之命率领着一万禁卫军在此驻扎多时。
他们的主要任务便是防御来自徐州方向的曹军。
并且,早在曹军抵达之前,平原的沮授和邓展就已经料到曹军会绕道徐州偷袭北海,于是提前派军机营的兵士前来传信,告知郝昭早做准备。
郝昭和严颜都是慎重之人,深知东武的重要性,他们决定据城死守,绝不轻易出城迎战。
如果曹军绕过东武城,郝昭和严颜便会伺机而动,寻找曹军的破绽,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张辽和臧霸站在东武城外,远远望去,只见城墙高耸入云,坚不可摧。
经过一番仔细观察,他们发现城楼上的守军人数众多,戒备森严。
张辽皱起眉头,对臧霸说道:
“此城坚固异常,且守军不少,若强行攻城,恐怕会损失惨重。”
臧霸点头表示同意,他沉思片刻后建议道:
“不如我们留下一部分兵马在城下牵制敌军,然后率领主力绕过东武,直取青州北海郡腹地。”
张辽思索一番,觉得当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便依此行事。
于是两人商议决定,由孙观和吴敦二将率领一万兵马在城外驻扎,以吸引城中守军的注意力。
而其他曹军则在张辽和臧霸的带领下,悄悄地向北行军,绕过东武城。
城内的郝昭和严颜站在城楼上,看到曹军的行动,心中大概已猜测到他们的意图。
他们十分镇定,并像往常一样坚守城池,以防曹军突然发动攻击。
数日后,张辽和臧霸率领着曹军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北海腹地。
一路上,他们并未遇到太多阻碍,因为经过斥候的探查,他们得知魏延军的主力主要分布在平原、东莱和东武城,北海腹地的防守相对空虚。
张辽心中暗自盘算着,若能成功占据北海都城据县,便可将魏延军的战线一分为二,使其东西不能相连,首尾难以兼顾。
如此一来,曹军便能在这场战役中占据主动,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然而,当曹军踏入据县东南的平寿县时,他们却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伏击。
原来,沮授在得知邓展提供的情报后,迅速做出了一系列精妙的兵马调动。
首先,沮授命令已经占据东莱郡的张合和刘辟立刻挥师南下。
接着,他又下令围困历城的丁奉和留守即墨的泠苞分别率领各自的军队进入北海,增强楚军的兵力。
最后,在成功夺取平原城之后,沮授更是果断地派出周泰和吕岱两位将领,率领一万锦帆军迅速南渡黄河,前去支援北海。
就这样,当曹军进入平寿县时,他们所面对的并非是想象中的空虚之地,而是近三万严阵以待的楚军。
这些楚军早已埋伏在道路两旁,等待着曹军的到来。
毫无防备的曹军在这场伏击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张辽和臧霸眼见形势不妙,只得率领着剩余的曹军溃兵,仓皇向南撤退。
而楚军则在其后紧追不舍,不给曹军丝毫喘息的机会。
这场突如其来的伏击,让张辽原本的计划彻底落空,曹军陷入了极度被动的局面。
当曹军逃至东武时,郝昭和严颜迅速做出反应,率军出城对正在溃逃的曹军进行堵截。
而东武城下的孙观和吴敦看到曹军突然陷入困境,立刻派兵前去接应。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却被严颜无情地打破。
严颜身先士卒,率领着他兵马如同一堵铜墙铁壁般横在了曹军与孙观、吴敦之间。
他手中的大刀闪烁着寒光,仿佛在向敌人宣告着死亡的降临。
吴敦见状,毫不畏惧地冲上前去,想要突破严颜的防线。
然而,他的勇猛在严颜面前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严颜大喝一声,手中的大刀猛地一挥,吴敦甚至来不及反应,便被这股强大的力量击飞,重重地摔落在地上,当场毙命。
曹军在东武境内陷入了一场激烈的混战,他们被郝昭和严颜的军队死死缠住,无法脱身。
而留守莒县的董昭得到消息,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尽快救援,曹军恐怕会全军覆没。
董昭当机立断,立刻派出了留守莒县的兵马,全速赶往东武。
这支救援部队如同一股清泉,给陷入绝境的曹军带来了一线生机。
在莒县兵马的接应下,曹军终于艰难地杀出了一条血路,得以逃脱。
然而,当张辽和臧霸率领着残兵败将逃回莒县时,他们才发现,这次出征的兵马已经伤亡过大半,损失惨重。
而楚军则乘胜追击,一路紧逼,毫不留情地直抵莒县城下,对曹军形成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