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喷,兄弟好喷,复制粘贴替换一下,真把自己当文豪了。”一旁观战的轩辕傲天,听到‘宋词裁缝’这个词一出现之后,直接哈哈大笑。
之前被陈平安这小小年纪,却能写古词,还写的有模有样给唬住的三个老外,此刻也纷纷摇头。
“原来是抄袭,替换,我还真当你是神童呢。”金惠研摇了摇头,看向陈平安的目光,开始有了一丝不屑。
“把别人的成果,偷来自己用,是犯法的。”安迪语气有些严肃,他这个混迹过黑帮的演员,却最尊重知识。
因为黑帮里要是没有懂点专业知识的,很快会完蛋。
剧组里要是没有懂文化的编剧、导演,那票房会扑街,口碑也会炸裂。
索菲亚倒是什么都没说,学心理学的他,是最知道此刻最不能继续刺激人的,尤其是对处于叛逆期的少年人,否则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而也正如索菲亚所预料的,被接连讽刺的陈平安,少年人的叛逆开始显露,他看向陈昂道:
“化用的又不止我一个人,凭什么说我裁缝。”
这下,见陈平安终于不再孤傲,有了少年意气用事的样子,陈昂暗自点了点头,继续刺激:
“一首词,上阙三句,下阕三句。”
“刚才已经点明你上下阕的最后两句,都是化用。”
“再加你松间沙路净无泥这句,完全抄袭自《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的原句。”
“一首词,总共6句,你3句是化用的,或者直接抄的。”
“傲天,你还在上大学,你跟他普及一下,论文查重低于多少,才不算抄袭。”
“好的,这个本主角门清。”轩辕傲天当即就笑了起来,拷打叛逆期的中学生这回事,可太有乐子了。
只见他一副前辈的样,装模作样的咳嗽两声后,对着陈平安科普道:
“本主角可是直博生,”
“已经在写本科论文了,本科论文的查重率高于30%就是抄袭,硕士论文要低于20%,博士论文,要低于10%。”
“而本科生论文,一般也得8000字,硕士论文得2-5万了,博士起步就是5万,多点的一篇博士论文10万字,也很常见。”
“你这才不到100个字的词,查重率50%了,你不是裁缝,谁是裁缝?”
此话一出,陈平安脸上那副孤傲的样子,终于渐渐褪去,心底没由来的一阵心慌,仿佛身处汪洋大海的船只,突然失去了船舵,失去了方向,开始迷失一般。
他死命翻找起来自己那些写过的文稿,一张张的递给陈昂看:
“我还有其他作品,有没有化用的。”
“你是作家,你帮我看看,帮我看看啊。”
“我真的不是裁缝,我有自己的思想,我会写原创词的。”
这次,陈昂只是稍微扫了一眼,便抬起了头道:
“你很喜欢《临江仙》这个词牌名?”
“这都写了七八首了。”
陈平安见陈昂肯应自己,还真看了,开始激动起来:
“最近喜欢上的,除了刚才那首,我都是纯原创。”
“真的有在好好写,认真写,你好好看看,好好看看……”
谁知,陈昂却直接摇了摇头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是《临江仙》。”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同样是《临江仙》。”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还是《临江仙》。”
“就连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琵琶线上说相思,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首几乎全篇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的词,还是《临江仙》。”
“你写的过谁,又想超越谁?”
话音落下,陈平安的孤傲彻底消失,他开始情绪化,开始有了少年人该有的样子,满腔愤懑道:
“难道一定要超过这些千古流传的名篇吗?”
“虽然词牌名都是《临江仙》,但我为什么要和这些千古流传的名篇去比。”
“比不过,我就是不行,就是吃不了文学这碗饭吗?”
“是啊。”陈昂很是干脆的点了点头,在陈平安不可思议的目光中,他缓缓说道:
“文章合时而着。”
“先秦的歌,汉朝的赋,唐代的诗,两宋的词。”
“元朝的曲,明清的小说,都是在随着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的。”
“符合时代和国情的特色,当代人喜闻乐见,这才能流传,这才能养活一些个文人,让他们以此为生。”
“现在都2025了,你却想着拿1025流行的宋词吃饭。”
“是不是有些太异想天开了?”
话音落下,陈平安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良久,他才依靠着心中最后的那一丝骄傲,指了指自己那些个文稿,颤抖着发问:
“那就不谈钱,不谈养活自己。”
“我就想知道,在你这个大作家的眼里,我的作品到底怎么样。”
“能不能让你夸上一句‘好文’。”
见状,陈昂只是笑笑,随意的扫视了几眼那些文稿后,便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什么意思?”从没学过,也没从哪里看过这句话的陈平安有些发懵。
这下,连7名向往成员中,文化水平最低,素质最差的黄艺涛都看出来了,直接开喷:
“就是说你写的那些诗词,文章,不管怎么写都离不开吟风弄月。”
“对现实世界,一点自己的见解也没有,除了浪费纸,堆起来显得自己有在‘努力’的感动自我外,狗屁不是!”
话音落下,陈平安瞬间就红了眼,: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怎么可能会狗屁不是。”
“我对文学是那么的热爱,我读了那么多的书,我付出那么多的努力,我……”
“停停停。”陈昂做了个打住的手势:
“你先别自我感动了。”
“这句话不是我编的,是正史中的名句。”
“写这句话的是魏征,就是那个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着7世纪最强碳基生物李世民,都敢一顿乱喷的千古镜人魏征。”
“文史不分家,我借史书中的名句评价你的诗词文章,你别说反驳了,连听都听不懂我是在讽刺你。”
“你热爱在哪,又努力在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