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国承平十载,洛城的繁华更胜往昔。青石板路上车水马龙,商船云集,码头边漕运繁忙,南来北往的货物堆积如山,市井间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与双忠庙的晨钟暮鼓交织,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年近三十的小石头已是洛城百姓敬仰的护城使,面容刚毅,眼神沉稳,腰间那柄断剑经能工巧匠修复重铸,剑身铭刻“忠义”二字,寒光凛冽。他每日除了巡查城防,依旧会到双忠庙添香祭拜,只是如今身旁多了一群垂髫稚子,听他讲述赵铁柱、李清和的忠勇故事,也听他说起当年西行求援、诛灭鬼王残魂的传奇。
然而,平静的岁月终究被风浪打破。这年秋末,东南沿海突然传来急报:倭寇国趁中州国休养生息之际,集结数百艘战船,悍然入侵沿海诸州。倭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海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短短月余,战火便逼近内陆,连洛城也能隐约听闻东南方向的烽烟警报。
这日清晨,双忠庙的钟声突然变得急促而沉重,打破了往日的悠扬。小石头正在城楼上巡查,忽闻探马来报:“护城使,倭寇先锋已破江阴城,正沿运河北上,直逼洛城外围的海州港!”话音未落,洛城上空竟再次浮现异象——不是当年的阴煞黑雾,而是漫天盘旋的海鸟惊飞,东南天际泛起淡淡的血色霞光,双忠庙内的三尊塑像同时双目微睁,香火缭绕间,赵铁柱与李清和的英灵虚影隐约显现,眉宇间满是凛然杀意。
“倭夷犯境,生灵涂炭,此乃比鬼王残魂更烈的人间浩劫!”赵铁柱的虚影声音洪亮,震荡人心,“当年仙凡地府共诛邪祟,今日当以忠义之躯,护我山河无恙!”
李清和的虚影抬手一挥,一道血色剑气再次注入小石头体内,比当年更为凝练厚重:“你身负护城之责,更承忠勇之志。此番抗倭,非一己之力可成,需联合沿海各州军民,凝聚人心,方能退敌。我等英灵虽不能直接参战,却可借香火之力,护佑洛城军民心志不摧!”
小石头握紧手中重铸的断剑,单膝跪地,目光如炬:“定以血肉之躯,守家国安宁,不负先辈英灵,不负洛城百姓!”
当日午后,小石头便召集洛城官吏与乡绅,颁布三道令:一是加固城防,动员百姓修缮城墙,挖掘壕沟,准备滚石、箭矢等防御器械;二是招募义勇,凡适龄男子皆可参军,由他亲自传授武艺,操练阵型;三是开仓放粮,接济从沿海逃难而来的百姓,安抚民心。消息传开,洛城百姓纷纷响应,青壮年男子踊跃报名参军,老弱妇孺则自发参与城防修缮,家家户户捐粮捐物,昔日繁华的市井,瞬间化作众志成城的抗倭前线。
三日后,倭寇先锋船队抵达海州港,未及登陆便发起猛攻。海州守将派人星夜求援,小石头当即点齐三千义勇,亲自率军驰援。行军途中,他效仿当年赵铁柱的战法,沿途联络各州守军,约定首尾呼应,形成夹击之势。然而倭寇战船坚固,火器精良,海州港的守军节节败退,眼看城池即将失守,小石头率领援军及时赶到。
他手持断剑,身先士卒,跃上岸头,体内的血色剑气与断剑的寒光交织,化作一道凌厉的锋芒。“杀贼!护我家国!”小石头一声大喝,率先冲入倭寇阵中,断剑挥舞间,倭寇兵卒纷纷倒地。洛城义勇见状,士气大振,紧随其后奋勇拼杀。双忠庙的香火之力仿佛跨越了距离,笼罩在阵前,义勇们个个悍不畏死,以一当十。
激战半日,倭寇先锋死伤惨重,被迫退往海上。小石头并未追击,而是下令加固海州港防御,安抚百姓,救治伤员。他深知倭寇主力仍在,此战只是序幕。果不其然,三日后,倭寇大部队集结完毕,再次猛攻海州港,同时分兵偷袭洛城后方。
危急关头,双忠庙内突然爆发出冲天金光,赵铁柱与李清和的英灵虚影竟凝聚成形,悬浮于洛城上空。“倭夷屡犯华夏,残杀百姓,天地不容!”两道英灵同时出手,金光化作万千箭矢,射向偷袭的倭寇船队。倭寇兵卒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船只纷纷失控相撞,偷袭之计瞬间破产。
洛城城内,百姓们见先辈英灵显圣,士气愈发高涨。小石头趁机率领主力回援,与城内守军内外夹击,将偷袭的倭寇尽数歼灭。经此一战,中州国沿海各州军民士气大振,纷纷效仿洛城,组织义勇抗击倭寇。小石头被推举为抗倭联军主将,他统筹全局,调兵遣将,利用熟悉的地形与倭寇周旋,时而奇袭,时而坚守,让倭寇疲于奔命。
战火持续了三年,小石头率领抗倭联军大小百余战,历经无数艰险。他曾在海战中被倭寇火器所伤,左臂被弹片削去一块皮肉,白骨外露,却咬着牙包扎好伤口继续指挥;也曾在粮草断绝的寒冬,与士兵们蜷缩在残破的营寨中,以雪水拌炒面充饥,眼睁睁看着身边的弟兄因冻伤、瘟疫倒下,却始终未曾后退半步。双忠庙的香火始终旺盛,赵铁柱与李清和的英灵时常显圣,或驱散倭寇的迷阵,或在危急时刻庇护联军,却终究不能阻止生命的消逝,联军将士伤亡过半,沿海各州的城池半数化为焦土,尸骸堆积如山,连海水都被染成了暗红色。
决战之日,小石头率领残存的八千联军,在东海之上与倭寇主力展开最后的死战。倭寇战船云集,火器齐发,炮弹撕裂空气,在海面炸开巨大的水花,联军的战船接连被击中,燃起熊熊大火,船员们或坠入海中被浪涛吞噬,或在火海中哀嚎挣扎。小石头立于旗舰之上,身上早已布满伤痕,鲜血浸透了铠甲,却依旧手持断剑,眼神坚定如铁。他体内血色剑气、幽冥符的幽绿光芒与镇妖镜的金光同时爆发,三道力量交织成巨大的护盾,挡住了密集的火器攻击,却也耗尽了他大半气力。
“今日,便让倭夷血债血偿!”小石头嘶吼着,声音沙哑破碎,纵身跃向倭寇主舰。赵铁柱与李清和的英灵虚影化作两道金光,紧随其后,英灵身上的金光越来越淡,显然已拼尽了最后的力量。断剑与倭寇首领的武士刀相撞,火花四溅,小石头借力翻身,一剑刺穿了首领的胸膛,而首领的佩刀也同时劈中了他的右肩,肩胛骨碎裂的剧痛让他险些晕厥。
联军士兵见状,个个红了眼眶,抱着必死的决心奋勇冲锋。船只相接处,短兵相接的铿锵声、兵刃入肉的闷响、临死前的惨叫交织在一起,震彻云霄。有的士兵被倭寇的长刀劈断臂膀,仍死死抱住敌人滚落海中;有的士兵引燃身上的火药,冲向倭寇的战船,与敌人同归于尽。
洛城忠魂:碧海潮生抗倭夷
(接前文)
船只相接处的厮杀早已沦为最原始的屠戮。倭寇的长刀锋利无匹,劈砍间竟能斩断联军士兵的长矛,不少义勇刚冲上敌船,便被拦腰斩断,鲜血喷涌而出,溅红了船板,顺着缝隙滴落海面,与海水交融成一片暗沉的猩红。有个十六岁的少年兵,正是当年围在小石头身边听故事的稚子之一,他攥着一把锈迹斑斑的短刀,死死咬住一名倭寇的胳膊,即便被对方的长刀刺穿腹部,仍不肯松口,直至两人一同坠入海中,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小石头肩头的剧痛几乎让他无法握稳断剑,肩胛骨碎裂的声响仿佛还在耳边回荡,鲜血顺着铠甲的缝隙汩汩流淌,在身后拖出长长的血痕。他环视四周,联军的战船已半数沉没,剩余的船只也多被炮火击穿,船身倾斜,随时可能倾覆。一名倭寇趁机从侧面袭来,长刀直指他的后心,千钧一发之际,身旁的副将猛地扑上前,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这致命一击,长刀透胸而过,副将咳着血,死死拽住倭寇的胳膊,嘶哑着喊:“护城使,杀出去!”
小石头目眦欲裂,反手一剑斩断倭寇的脖颈,温热的血溅在他脸上,与自己的血混在一起,模糊了视线。他抱住副将逐渐冰冷的身体,对方的嘴唇翕动着,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三年来,这位副将始终追随左右,从洛城义勇到抗倭联军,两人并肩作战,早已亲如兄弟,如今却阴阳相隔。
“杀!”小石头发出野兽般的嘶吼,体内残存的血色剑气骤然爆发,断剑上的“忠义”二字熠熠生辉。他如同一尊浴血的战神,在倭寇阵中横冲直撞,断剑所过之处,倭寇无不身首异处。但倭寇数量依旧庞大,他们踏着同伴的尸骸冲锋,眼神狂热而凶狠,仿佛不知疲倦的恶鬼。有倭寇点燃了火罐,狠狠砸向联军的战船,火焰迅速蔓延,吞噬着船帆与船板,被困在火海中的士兵发出凄厉的惨叫,声音刺破耳膜,让人不寒而栗。
赵铁柱与李清和的英灵虚影愈发黯淡,几乎快要透明。他们拼尽最后一丝神力,化作两道金色剑影,横扫倭寇船队,瞬间斩杀数十名倭寇,却也耗尽了最后的英灵之力。“守住家国……”两道微弱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而后彻底消散,再也没有出现。英灵的消散让联军士兵心头一沉,不少人眼中露出绝望之色,倭寇则趁机发起猛攻,联军的防线节节败退。
小石头紧紧握着手中已经残破不堪的断剑,心中暗自思忖道:“此时此刻,若稍有一丝畏惧之心而选择退缩逃避,那么之前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和牺牲便会化为泡影、付诸东流啊!”想到此处,他咬紧牙关,强忍着身体各处传来的剧痛以及满脸的疲惫与困倦感,用衣袖狠狠地擦拭掉脸颊之上沾染着的斑斑血迹污垢,并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呼吸节奏后,再次鼓足勇气高擎起那把满是裂痕缺口但依然闪烁着寒光的断剑,然后拼尽全身每一分力量扯开嗓子发出一声怒吼:“兄弟们呐!咱们那些英勇无畏的先辈们虽然已然离去,但他们的英魂并未消散远去;我们这些后来者应当继承并发扬光大这种忠肝义胆之气魄精神呀!就在今天这个生死攸关之际,哪怕战斗到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还活着,也绝对不能向那帮可恶至极的倭夷屈服投降!一定要让他们清楚明白地知晓——咱中州这片广袤土地孕育出的中华儿女,宁可挺直脊梁骨战死沙场,也决不会卑躬屈膝苟且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