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贾赦买官卖官的事情,锦衣卫那边早就收到风声了,但是一直都没有查他罢了。
这倒不是锦衣卫那边好心,只是还没有到动贾家的时候罢了!
毕竟贾家好歹也是跟着太祖开国的功臣,要是因为一点点的事情就把贾家的当家人给抓了,那不是显得皇家十分的刻薄寡恩吗?
还有就是王夫人收了甄家抄家的赃银这件事,锦衣卫那边早就从甄家的人口里得到了消息,但是一方面没有确凿的证据,还有就是王夫人毕竟是贾环的嫡母。
看在贾环和林如海的面子上,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庆历帝也不会贸然对贾家动手就是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庆历帝既然想要让秦王杨玄来当这个太子,那么他这边就要为儿子扫清前进的障碍。
要知道目前支持晋王杨斌最大的势力,就是开国四王八公,以及一些侯爵、伯爵组成的开国勋贵集团。而他们之所以支持晋王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抵制朝廷的新政。
作为开国勋贵集团,这些家族,靠着他们的爵位这么多年侵占了大量的国家土地,庆历帝新政之中的“摊丁入亩”政策,对于他们的影响太大!
要知道,身为勋贵,这些人名下的土地,是不用向朝廷上交赋税的。现在新政颁布下来,这些人名下的土地,也必须要上交赋税了,你说他们能同意吗?
但是庆历帝是一个强权皇帝,再加上还有林如海、陆浩之这么一帮变法新政派的官员支持,那些老牌勋贵家族,就算是想要反抗也没有办法,除非他们不想活了。
毕竟朝廷的这些勋贵,开国这么多年以来,他们的家族子弟大都已经腐化,家里人贪赃枉法的事情都没少干,也就是朝廷不想对他们下手,不然完全可以给他们罗列罪名,然后把他们给抓起来。
像贾家的王夫人和贾赦就是很好的例子,因庆历帝需要,就能轻易的把他们给抓起来,罪名的话早就有了。
既然这些勋贵在庆历帝这一朝无法反抗,那么他们就把希望放到了下一代皇帝的身上。
再加上庆历帝没有嫡子,太子的身份也一直没有定下来,这才有了勋贵集团支持晋王争夺太子之位的一幕。
而晋王也不是傻子,他自然也是知道这帮勋贵集团不是什么好人,他们支持他是有目的的,但是没有办法,他不依靠这帮勋贵集团不行啊!
毕竟他不像皇长子秦王杨玄,因为占据了皇长子的名义,所以天然得到文官集团的青睐。他也不像三弟吴王那样,母妃是边军将领家的女儿,天然受到了边军一系的支持!
他的母妃只是一个侍郎家的女儿,母族并不是很强,得到的帮助自然也少。而这个时候,老牌勋贵集团找到了他,想要支持他争夺太子之位,你说他怎么选?
要说他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也就算了,但是他自问自己要比大哥出色的多,就因为对方年长自己几岁,自己就要和皇位错过,他哪里肯甘心,所以这才和勋贵集团走到了一起。
既然靠着勋贵集团支持上位,那么晋王就要为勋贵集团服务,自然不可能对朝廷的新政表现的太过支持,不然怎么和身后的那帮人交代。
只是他也不想想,庆历帝那是什么人,他既然开启了新政,自然不想自己死后自己搞出来的新政昙花一现,所以晋王在得到勋贵集团支持的时候,他的结局也就早已注定了。
晋王其实也是明白自己的处境的,他也想要表面上支持新政,然后在自己登上皇位之后再解除新政,这样也能给支持他的勋贵集团一个交代。
晋王的想法很简单,但是勋贵们也不傻。如果现在晋王不支持他们反对新政,等到晋王上位登基之后,还会不会解除新政,那还真的不好说啊!
毕竟只要是个皇帝都应该知道,新政是对大周有好处的,也是对皇家有好处的,就算是晋王上位登基成为皇帝,他也是未必会废除这项新政的。
庆历帝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看的也挺明白的,自然也知道该怎么选择,与其选择未来不可控的二儿子晋王杨斌,还不如选择一直以来支持新政的大儿子杨玄。
至于为何不选择三儿子杨武,不光是因为他不够聪明,最重要的还是他背后站着的边军集团。
现在的边军集团,他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情况了,要是万一他哪天死了,很难想象他的三儿子继位之后能够对付的了他们,所以他一开始的时候,也就被排除出了皇位的争夺战之中。
只是那些边军世家不甘心,还想要支持吴王看看,看看能不能把吴王送上皇位,那么他们以后的日子肯定就更加的好过。
而庆历帝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没有选择大儿子当太子,也不过是为了磨砺他。当然害怕出现先太子造反的事情也是一个原因。
不过现在没有办法了,他没有时间了,这才决定把太子的称号册封给大儿子秦王杨玄。
他估计他身边比较亲近的臣子,比如陆浩之,林如海他们,估计也早就猜到了他心中的太子人选就是大皇子秦王,这个看贾环对于晋王的态度就知道了。
毕竟贾家荣国府是支持晋王的,但是贾环却没有支持,再加上这次贾环还参加了秦王世子的生日宴,贾环的想法也就一目了然了。
看来贾环和林如海这对师徒,也是知道太子的人选即将确定了,这才会对他那个大儿子稍微释放出了一些善意。
不过他的那个大儿子,让贾环给他的孙子杨瑞当老师这一点,他是真的没有想到。
看来杨玄也是看到了贾环的潜力,所以才会用世子老师的身份拉拢贾环。不过贾环不知道为何,并没有当场同意,甚至于还要等自己这边的旨意。
贾环这么做的原因,庆历帝大概也能猜到,无非就是贾环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就算是他想要投靠自己的儿子,那也是要得到他的允许才行。
想到这里,庆历帝看向贾环,开口问道:
“士廉,我听说前日你去大皇子府上参加世子的生日宴!”
“大皇子让你担任世子的老师,你为何没有答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