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圈子里,你可以没有害人之心,但绝对不能没有防人之心。
因为你就算没有犯错,没有违法乱纪,也有可能被人栽赃陷害,所以周志高这些年来一直是小心翼翼,别看他像是天不怕地不怕,实际上谁想陷害他,根本无从下手。
他的资金来源合法,他没有做任何违法乱纪之事,再加上防备着他人找麻烦,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人就算是举报,最后不过是给自己挖坑。
像这次的吕组长就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压缩,所以他选择举报周志高,最后却是自己被判了十几年。
不得不说,人不作死就不会死。
要不是他跳出来的话,周志高还真不一定能发现线索,也不可能去针对他。
因为周志高现在的事情太多太多,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哪有心思去找谁的麻烦,除非自己跳出来。
“志高,我倒是没想到,这个姓吕的不过是运输部的一个组长,竟然有那么多贪墨的资产。”刘晓雅脸色不怎么好看。
“看来这做工程的都是富得流油,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小组长,也能贪那么多。”
“我听说他们都是吃二出一的模式,并且那剩下的一也能让做工程的赚不少,可见这其中的利益有多大。”
“本来按质量来说,做工程的也能赚不少,这是他们的本事,既然做了事就应该有报酬,但他们却因为到手的钱太少选择偷工减料。”
“这才是最让人民群众寒心的地方,我可以允许他们赚钱,但绝不允许他们一条路一年到头反反复复的修。”
周志高点点头,他其实早就知道在做工程这个领域里,猫腻大得很。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就算垫资也愿意修路修桥的缘故,只因油水太多了,哪怕官方会延迟拨款,可对他们来说,依旧能赚得盆满钵满,除非是遇到了太过黑心的官方,才有可能拖垮他们。
想了想,周志高问道,“晓雅,你接下来对于反贪腐问题上,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涉及到官方出钱的项目,总是会有下面的人与体制外的老板合作,实现所谓的双赢。”
“最后坑害的是国家利益,侵占的是人民群众的权益,实在是可恶至极!”
刘晓雅皱起秀眉,开口道,“想要杜绝这些情况,怕是无法做到,但能做到一定的预防。”
“我们没有做过工程,不知道那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从吕组长交代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留二放一,一百万留下七十万左右,只用三十万做事。”
“而拿到了三十万的工程队,还得从里面赚钱,总不能亏本赚吆喝。”
“所以真正有问题的,大部分是负责工程的运输部,并非是下面的工程队,也是承包修路修桥的公司。”
“他们中也许有一些很黑心,但大部分是为了赚钱不得不为之。”
“我的建议是,对于每一笔开销都要记录在案,然后再由市场调查部门去深入调查后确认是否需要那么多资金,毕竟就算记录在案,如果他们做假账的话,依旧是大毒瘤。”
“多部门联合而动,负责整个工程的话,现在这样的情况会少得多。”
周志高微笑,刘晓雅的建议非常不错,他也讲了自己的想法。
在周志高看来,源头就是关于款项的批复,既然知道一般是押二放一,那就只给一半资金,再结合刘晓雅的建议去做。
绝对能大大减少开销,同时还能做更多事,为人民群众做出贡献。
夫妻俩聊了很多,等有了比较详细的想法后,他们决定明天召开一个会议,既然有了决定就要立刻执行下去,不能让时间浪费在考虑的时候。
想到就做,只要是好的想法和措施,没必要去等!
夜色深沉,周志高办公室的台灯将两人的身影拉得老长。
刘晓雅翻看着吕组长案的卷宗,突然指着其中一页:“志高,你看这个细节,他们在采购沥青时,虚报的价格是市场价的三倍,中间的差价全进了私人腰包。”
她合上卷宗,语气沉重,“如果连基础材料的价格都能随意篡改,那整个工程体系的腐败就像个无底洞。”
周志高起身走到白板前,用红笔重重写下“资金链”三个大字。
“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个黑洞彻底照亮。”他拿起马克笔开始画图,“传统模式下,财政拨款到部门,再到承包商,中间环节太多。”
“就像吕组长他们,随便动点手脚,钱就不知去向。”
“那我们能不能跳过中间层?”刘晓雅眼睛一亮,“比如财政直接对接承包商,所有款项通过阳递的支付系统流转,每一笔支出都实时可查。”
她调出亲聊后台的支付数据模型,“你看,现在阳递的线上支付已经覆盖全国,如果能把政府项目资金纳入这个体系……”
“好想法!”周志高在白板上画下一条直线,“但还不够。”他又添上几个箭头,“市场调查、质量监督、群众反馈,这三个环节必须形成闭环。”
“我记得长福镇有个老石匠,对修路用料门儿清,我们可以聘请这样的民间高手当质量监督员。”
说到这儿,周志高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机拨通张同伟的电话。
“老张,阳视界能不能开发个‘全民监督’功能?”他对着话筒说道,“让老百姓随时上传工程现场照片,点赞数高的直接推送到我这儿。”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志高,你这是要让全市人民当纪委啊!放心,三天内给你搞定!”
挂断电话,刘晓雅笑着摇头:“你这一招够狠,以后那些想偷工减料的,估计连开工的胆子都没有。”
她突然皱眉,“不过这样一来,运输部的职能就要大改,那些靠权力寻租的人肯定会强烈反对。”
“反对?”周志高眼神冷冽,“那就让他们离开。”
他翻开人事档案,“我打算从基层提拔一批敢打敢拼的干部,还记得在白镇带头修路的那个大学生村官吗?我看就很合适。”
第二天清晨,市政府会议室座无虚席。
周志高站在投影仪前,身后屏幕上是新设计的工程管理流程图。“从今天起,所有政府工程实行‘阳光穿透’计划。”他的手指划过屏幕,“财政拨款直接到承包商账户,每笔资金流向实时公开。”
“市场调查局提前三个月核算材料价格,偏差超过5%自动预警,阳视界的‘全民监督’平台今天上线,只要群众举报属实,奖励工程款的1%。”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运输部新任代理部长站起来,额头沁出冷汗:“周书记,这样的改革力度太大,我们部门恐怕……”
“不是恐怕,是必须适应。”周志高打断他的话,“如果觉得难,现在就可以申请调岗。”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我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再敢在工程上动歪心思,吕组长就是下场!”
散会后,周志高带着刘晓雅直奔长福镇。
在老石匠的院子里,他们围坐在石桌旁,听老人讲述修路的门道。
“周书记,这修路啊,学问大着呢。”老石匠敲了敲烟袋锅,“就说这路基,必须用三七灰土夯实,少一层都不行。”
“可现在的人啊,为了省钱,直接铺石子就完事。”
刘晓雅掏出笔记本认真记录,周志高则掏出手机打开“全民监督”App的测试版。
“大爷,您看这个。”他演示着如何拍照上传,“以后您要是发现哪里修路不对劲,就用这个举报。”
老石匠眯着眼看了半天,突然大笑:“好!好!这下那些龟孙子可不敢糊弄人了!”
一个月后,“阳光穿透”计划在全市铺开。
第一个试点项目是城郊的一条乡村公路,周志高亲自担任总指挥。
每天清晨,他都会出现在施工现场,和工人们一起检查材料质量。
有次发现一车沥青标号不达标,他当场下令退货,气得承包商直跳脚:“周书记,您这是断我们财路!”
“断的是你们的歪财路!”周志高指着路边的公示牌,上面清晰显示着每一笔资金的去向,“现在全市人民都盯着,谁敢偷工减料,就是和三百万阳市百姓为敌!”
消息很快传开,其他承包商再也不敢心存侥幸。
有个老板私下里感慨:“以前觉得周志高是个愣头青,现在才知道,这是动真格的。”
“跟着他干,虽然赚得少了,但睡得踏实。”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
在一次工程招标中,突然有企业集体退出,导致项目流标。
刘晓雅连夜调查发现,是几个被吕组长案牵连的老板在背后搞鬼,他们串联起来,想给新政策施压。
“这些人还不死心。”周志高冷笑一声,拨通林昊的电话。“昊子,你在商界人脉广,帮我个忙。”
他简单说了情况,电话那头传来林昊的怒吼:“敢给志高使绊子?看我不收拾他们!”
三天后,林昊带着一群京城的企业家现身阳市。
在招商会上,他大手一挥:“阳市的营商环境全国一流,谁要是退出,有的是人抢着来!”
他指着台下几个脸色发白的老板,“某些人想玩阴的,也不看看自己够不够格!”
风波平息后,阳市的工程建设步入正轨。
新修的道路不仅质量过硬,成本还降低了30%。
老百姓们高兴地编起了顺口溜:“周书记办法高,修路不再玩虚套,全民监督眼睛亮,贪官污吏没处逃!”
在腐败分子无处藏身的同时,周志高这仇恨值也彻底拉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