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咳咳”北九州大宰府,传出阵阵咳喘声,“父亲,还是喝点药吧”一个年轻人的声音,须臾,又是一阵咳喘声传来,一个老人边喘气边说“咳咳,不用了,为父的情况为父心里清楚的很,不要浪费了,咳咳”。

张弘范躺在一张简单的行军床上,瘦得只剩下几根骨头,除了眼睛里时不时发出的震撼人心的光芒外,整个人跟一具骷髅差不多了。

张珪跪在床前,手里端着一碗药,见父亲这个样子,心疼的眼睛都红了,不过,他最担心的是万一父亲突然离世,他能继承什么;

他既没有父亲的战功,更没有父亲的威望和关系,想承继王爵,可能性很小,毕竟,蒙元的二等王爵没法继承,除非后代有大的战功或作出了特别有利于社稷江山的事情,否则,二等王爵一代即止。

那么,封个国公不为过吧,这个他也没有把握,因为他除了是河北汉侯世家的长子外,并无其他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

相反,他的弟弟,目前带着张家军的张显,虽然军职上还只是个万户,但是父亲和众多征东将领却都表示了相当的认可,当然,就算现在是总管,这职位也没高到哪去,封国公的可能性也很小。

那么,封侯没问题吧,这个确实问题不大,关键是封几个侯,如果父亲还能等到淮王到来,按父亲和淮王的关系,他兄弟二人都可以封侯,但是,如果父亲等不到淮王到来就....,那有可能只能有一个侯,弟弟的可能比他要大,毕竟,蒙元并无长幼之念。

张珪跪在床前,端走也不是,不端也不是,正在为难,张弘范忽然问道“显儿什么时候回来,咳咳”,“禀父亲,三弟将你说的那2000僧兵送回南九州就回来,还有您老给日莲法师的一封信”张珪回道,接着又把碗端了起来。

张弘范这次没有拒绝,端过碗一饮而尽,随即抹了抹嘴边,笑道“倒也不苦,世人皆是见苦即躲,咳咳,岂知苦后有甜,先苦方能求甜呢,咳咳,‘良药苦口利于病’哦”。

接着又问道“你二妹和妹夫什么时候到,咳咳”,张珪把空碗递给一旁的奴仆,站起身来说道“父亲,妹妹妹夫都在江西行省徽州路,妹夫在那里为官多年,肯定举家从徽州过来;

徽州离此3000余里,又要绕许多远路和走水路,起码要3个月以上,2个月前飓风小些时才从高丽带去音信,想来至少还要数月方能赶到此处”。

张弘范点了点头,挥挥手,张珪带着奴仆出去了。

张弘范一个人躺在床上,边咳喘边回忆起了往事:

他本是河北汉侯世家子弟,其父祖在大金国时便拥兵一方;

他们这些北方汉人,原本祖上都忠于宋室,但自从南北议和,北方汉人眼见大宋完全抛弃了他们,便只好入仕金国,但金国虽然汉化,对他们这些前宋遗民并不友好,大多没给什么重要职务。

金国中期,朝政废弛,地方贪腐成风,国家日益衰败,当此之时,一些原先入仕的汉官,便丢弃官职,加入义军,他们的加入,使得原先北方一直此起彼伏的汉人起义走向了兴盛。

金国无力剿灭,加上彼时蒙古又虎视眈眈,金国大军始终没法撤回,这种情况下,女真贵族只好对这些义军行招抚之事,结果这些大大小小的义军,很快变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阀,他的祖父便在其中。

蒙古入寇后,一部分军阀加入女真贵族阵营,抵抗铁木真和窝阔台的大军,一部分被南宋招降,只有张家等数家军阀看清形势,加入了成吉思汗的蒙古阵营,这部分军阀世家,后来成为忽必烈倚仗的最大靠山之一-北地汉侯。

张弘范的父亲因为随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灭金,又击灭西夏和打败南宋,被封“汝南王”,不过只是二等王爵,没法承继。

张弘范虽然出身在这军阀世家,但是却自幼酷爱读书,原本对杀伐战争并不感兴趣,他读书入迷,被乡人笑为“痴九郎”;

他父亲张柔也不反对,因为当时成吉思汗听从耶律楚材的建议,在北方重开科举,汉人和汉化的女真士子都很拥护,大蒙古国很快在北地站稳了脚跟。

也因此,张柔也认为,以后天下太平了,还是要靠读书人来治理,既然大汗愿意重开科举,那走仕途也未尝不好。

可惜,或许是天意,从成吉思汗开了一次科举后,由于年年打仗,加上蒙古色目贵族对科举大多行抵制之态,结果科举后来一直没再开。

这种情况下,继续读诗书实际上没有出路,一旦张柔去世,家族的传承都成问题,这种情况下,张柔只好跟张弘范做了一次长谈,核心意思就一个:九郎,读书无用,带兵去吧。

于是,一个立志要成为李白、苏轼那样的大诗人、大文豪的人只好带领家丁和部曲走向了战场。

不过,张弘范毕竟出身簪缨世家,对军旅之事并不陌生,加上他天资聪明,运气又好,自带兵起,征战20余年,几乎从无败绩。

他先是以万户的官职参加平定李檀叛乱,因为聪颖过人,又是汉侯世家子弟,很快引起了大帝的注意,大帝将他招到大都,升为侍御史,经常听他谈经论道。

后来,大帝见他很想带兵,家族里又有大量部曲需要人去打理,于是又让他回前线带兵,并升为总管,他也不负众望,在征宋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他跟阿里海牙一起指挥丁家州之战,以4万之众,大破10万宋军精锐,以致后来元军南下,再也没碰到像样的陆上战斗了。

接着焦山一战,又是以少胜多,以火攻大破夏诚、张世杰的前宋水军,夏诚投降,张世杰带着剩下的船载着前宋的遗老遗少逃往岭南。

崖山一战,张弘范和李恒以2万之众,几乎全歼前宋20万遗老遗少,这些遗老遗少虽然大多是老弱妇孺,但也还有数万能战之军;

但在张世杰只知逃跑和保命的指导思想下,大队被元军小船堵在狭窄的葫芦口,然后放火烧船,可怜张世杰居然用铁索连船,结果几乎全军覆灭。

因为战功显赫,他受到包括伯颜、史天泽等一众蒙元大佬们的欣赏,官职一路上升,直到右丞相、征南汉军元帅、镇远侯。

不过,正所谓“木高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岩,流必湍之”,很快他就被小人暗算,恰好大帝此时正因为前“金莲川幕府”的老人王文统被查出参与李檀叛乱而震怒,于是在对汉臣的不信任中将他解职归田了。

不过,或许王朝初建时期,活该兴盛,被大帝视为股肱的淮王伯颜,始终没忘记这个多谋善断、屡战屡胜的汉将,当大帝决定派大军征东时,统帅伯颜实时的提出再用张弘范的建议。

大帝也还记得这个满腹经纶的世家子弟,大帝后期本来也准备重新大量启用汉臣(李檀、王文统之事大帝已经遗忘,而此时北地汉侯的势力已与蒙元、色目贵胄不相上下);

张家本是北地汉侯之一,与其他数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大帝对他也还是很欣赏的,于是,故作大度的同意了。

他不仅恢复了征东汉军元帅的官职,而且更加封为同枢密院使、征东大元帅府副都元帅、蔡国公,随伯颜统带20余万大军征东。

征东以来,老实说,因为他不在主要战线上,更多是辅助伯颜主导全局,所以其实战功并不显赫,但是,由于伯颜的美言,大帝也没有去细查,破格晋他为“河南王”,取得了跟其父一样的爵位,也算没有辱没祖先。

不过,就在半年多前,他那时身体本已大病,先前数十年征战落下的隐疾一起发作,眼看要卧床不起了,但听闻倭军大举来犯,他一下来了精神。

他手上当时本有汉军精锐,扼守八重岳险地和神代浮桥,另外为了以后新官府能有一定兵力驻守,范文虎等在移民中征集了多签军,张弘范一共有6万兵力可用。

张弘范就用这6万兵力,与7万倭军联军决战,他故意引部分军后撤,留下近一半精锐在神代浮桥附近,结果,南九州5藩(实际只能算4藩,因为肥后和丰后北部都在元军控制之下)的5万多藩兵,蜂拥杀了过来;

只有日莲所率的2万僧兵,因为是奉天皇旨意过来查看情况和试探各藩战力的,所以十分谨慎,没有大举进攻,只是跟着藩兵过来约2000僧兵。

眼见藩兵过来近3万人,张弘范忽然关紧了闸门,精锐封锁了包括神代浮桥在内的一切退路,日莲见势不妙,立刻带着剩下的僧兵撤退了。

尽管诸藩苦苦相求,但日莲不为所动,因为他的主要使命不是来跟元军开战的,这是天皇的僧兵,他这个前宋遗民哪里敢动,其实,如果他当时当机立断、全力救援,大部分藩兵是可以回来的。

不到3万藩兵被张弘范的近5万人马围困在八重岳的一个个山坳里,而2000僧兵以前来议和为名,全部放下了武器。

本来,5万人想全歼3万之众,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南九州的倭军显然没有打过大战,更没跟战阵如山、武器精良的元军交过手,他们像往常一样,一股股的聚在一起,等到元军突然从山上万箭齐发时,2万多足轻早就吓破了胆,要么被射死,要么赶紧四散逃命。

等到元军从山上冲杀下来时,只有约7000武士拼命抵抗,但因为过于分散,也没形成什么合力;

等到张弘范见诸藩的亲卫和日莲的僧兵都跑掉了,马上把负责封锁和阻援的精锐调过来5000时,这些“杀身靖国”的武士,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可惜,这一战虽然精彩,但除了伯颜和刘复亨等少数几个人知道,元廷并不清楚,所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封赏过来。

不过,这却是张弘范此生的最后一战,这时空后来的人,都把这一战当作了经典战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张弘范一边浮想联翩,一边忽然吟诵起他最喜爱的辛稼轩的词来,“来人啊,扶我起来,我要出去走走”张弘范忽然大声叫道,咳喘也停止了。

张珪吓了一跳,赶紧带着几个家奴跑了过来,见父亲忽然容光焕发,也不再咳喘,先是一喜,忽然像想起了什么,惊问道“父亲,你...”。

张弘范似乎也很清楚自己目前的情况,笑着说“为父知道,这是郎中们所说的‘回光返照’,看起来容光焕发,其实离死更近了,哈哈”。

张珪听父亲毫不避讳的说出“死”字,心里一紧,眼睛都红了,张弘范恍似完全没有察觉,还是继续笑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何惧之有,走,出去看看“。

来到海边一处礁石,张弘范已是意识开始模糊了,但还是豪气干云道”给为父拿把椅子来,为父要在这里看看大海”。

“哈哈,好好,真是大好的河山,以后这里必将永归天朝”笑声中,一切归于沉寂。

晚秋的海风吹来,海浪轻拍在崖石上,八重岳上草木发出“沙沙”的声响,不知道是在欢笑还是在呜咽。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