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若不是海棠自视甚高,揣摩上意,做了背主的蠢事,被处理了,她也得不到这个机会。

虽然解语是海棠花的别称,但她却不觉得膈应,反而自傲自己牢牢抓住了这一线生机。

她将药碗让人拿去分析药性后,便亲自前往厨房,备上鸡汤,拿着食盒前往县衙。

等她到了县衙,黄县令已经外出,她扑了个空。

出师不利,她没有打探黄县令的行踪,而是安分地提着鸡汤回黄宅,向十三夫人复命。

黄县令此时带着差役和捕蛇者前往小镜山,做最后的收尾。

将轮回教喂养的毒蛇毒虫、制作的毒粉等,全部销毁。

他此举也是无奈,案卷宗按流程呈上去,却只得到一个上峰要求快速结案的回复。

他本来还想据理力争,但是,他收到谢玉砚的私信,皇帝没有要深查的意思,甚至直接将谢玉砚这个新上任不久,且有功在身的府尹,宣进宫臭骂一顿,说他结党营私,就差明着指着他鼻子骂他是不是意图谋反了。

谢玉砚原本想劝谏的话语,哽在喉咙,最后半句话都没有说,垂头丧气地离宫回去了。

他前脚到家,后脚就听说四皇子被贬守皇陵,为四皇子求情的朝臣,也当场被下大狱。

得知此消息,谢玉砚当即明白,此案绝对不能继续查下去了。

所以,他写了密信,连夜让心腹趁着夜色,乔装改扮,去云县送信了。

只是黄县令不是在黄宅,就是在县衙,身边一直有守卫在,想要找机会避人耳目,将密信送到黄县令手上,难于上青天。

所以,等黄县令收到消息,因为是中午了。

黄县令看完密信,当机立断,立刻便决定,先清理小境山,和轮回教秘密基地所存储的毒物。

之前按兵不动,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

现在这情况,别说钓鱼了,煮熟的鸭子不飞走都算是幸运了。

看这现场,这小镜山,不如直接改名万蛇山。

就算是他,也被眼前这景象震撼了。

他光是看一眼都感觉毛骨悚然。

实在可怕。

但凡有洞,一杆子下去,就是一窝蛇缠绕在一起。

就连树木花草也都被各种蛇类占据。

随便踢开一个石头,石头地下都可能隐匿着若干细蛇。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毒虫。

想要靠人力捕捉、处理掉这些毒蛇毒虫,简直就是白日妄想。

为今之计,只能下猛药,再放火烧。

为了避免山火蔓延,他们需要划定界线,清除百米到千米的空地,设置防火隔离带。

若是科技树稍微点亮,还能用化学办法进行防火,但现在,只能用物理强行收尾了。

于是,小境山山脚下,一群人热火朝天的清理地面,除了差役,还有附近的山民。

而山上则是捕蛇人和差役共同行动,喷洒药剂。

药剂喷三遍,等毒蛇毒虫都被药倒后,开始喷桐油。

待防火隔离带完成后,差役便朝山上射火箭。

火遇油,又逢草木,整座小镜山瞬间燃起来了,仿若火焰山。

熊熊烈焰,滚滚黑烟,笼罩了半边天。

从京城的方向看过来,都能看到天际火红艳丽。

像是落日坠入火焰中,又被乌云包裹,景象奇异。

山火烧了七天七夜,寻常人不关注,竟不知这靠近县界线的荒山在燃烧,有心人则当做睁眼瞎,心知肚明,一味不语。

这一把火烧掉了毒虫毒蛇带来的威胁和隐患,也烧掉了某些势力隐秘研究多年的心血,也烧掉了他们生怕被曝光的心慌惊恐的把柄与实证。

他们既愤怒又庆幸,恨不得将查此案的黄县令凌迟,又暗骂对方是懦夫蠢货,又自得自己的地位无可撼动。

而亲手引燃这把火的黄县令,在这七日七夜里,带着差役和工匠,搭建引水渠,从附近山泉山溪引水到小境山,进行扑火。

等山火彻底灭了,他才重新安排差役恢复日常工作。

为免山火再燃,他安排一部分人守着,但凡有烟缭绕或星火处,就浇水或用沙土扑掩。

这会儿,他终于有时间看书信,这些日子,官方的文书半个也无,倒是密信不少。

谢玉砚和将军府命人送来的密信最多,差不多一日三份了。

他细细读完这些书信,从信内容可知,京城完全能看到小镜山燃烧的火光和黑烟,他们的口径十分雷同,劝他保重自身,让下属去现场救火即可……至于起火的原因,都半句也不提。

谢玉砚便罢了,他过手了案件的卷宗,清楚其中原委。

而将军府,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他将这些密信扔进火盆,烧了个干净,提笔写了两封一模一样的回信,只道山火已灭,勿念。

命人将回信送到驿站,以家书的方式寄回京城。

处理完之后,他才打开那封来自皇宫的密信,

明黄色的锦织,极为显眼,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皇帝亲笔。

他垂眸看着手中的锦织,双手灵巧地打开,内里是带着华光的白布底,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只是其中内容,在黄县令看来,十分可笑,皇帝竟夸他办案办得好,又骂四皇子狼子野心,其心可诛,在结尾处示贬于褒,点出当父母官,查案不过是微末之道,更重要的是政绩。

他看完这通篇密旨,只觉得讽刺。

这些人,都不在意真相,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他放下密旨,视线移到烧得火红的炭盆,这一刻,他只觉得浑身发冷,心沉重如水,他很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他这把火既烧了县衙众人多日查此案耗费的心血,也保住了幕后之人的势力地位。

即使不是主观意愿,但,从客观角度而言,他也成了这邪恶势力的保护伞之一。

这些的念头一旦从心底涌现,就如挥之不去的蛆,蠕动着,令人作呕。

他的原则和底线,在蠢蠢欲动,濒临破碎。

正在这时,韩典史急步跑进室内,气喘吁吁。

“黄县令,京城典狱来人了,拿着府尹的文书和圣旨,直接来牢房提罪犯,但凡涉及轮回教案的嫌犯,都要带走,崔录事在那与他们周旋,卑职趁人不注意,偷跑出来,黄县令,现在可如何是好。”

黄县令看向韩典史,目光在对方焦躁不安的面容上停留片刻,冷静道,“既然他们连圣旨都带了,还能如何,让他们带走。”

在此之前,为了审查案件,京城府尹便已经提走一部分嫌犯,而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案件都被留中不发,更何况是现在。

韩典史听到这话一时愣在原地。

黄县令微笑,眸光泛冷,“在本官下令烧山那一刻,此案就已无反转。”

除非皇位上换个人坐。

韩典史像是生锈的机器人,半响才反应过来,“您说得对。”

怪不得崔录事接到圣旨那么冷静。

迫于现实,理智让他接受现状,但他面上的不甘和愤慨,显然暴露了他最真实的想法。

黄县令见他如此,只道,“韩典史,近些时日,你忙于公务,不如今日好好休息一日,明日再应卯。”

韩典史听到黄县令的声音,乱如麻的焦躁心绪,瞬间冷静了下来,他心知自己不是擅长虚与委蛇之人,现在的表现必然很糟糕,要是到了那群京城来的人面前,恐怕会给自己惹出麻烦。

他想通了,便立刻顺着黄县令的话,应承下来。

“多谢黄县令体恤,卑职告退。”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