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安格踏入了新兵训练营。
一名高级军官立刻迎上前,详细报告了十万青壮的训练进展。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虽然基础较差,但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勉强能与战士学院的学生相匹敌。
更有一些新来的人,被安格开出的优厚薪资吸引,也纷纷加入了训练营。
现在,这个新兵训练营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4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在阿姆纳地城,另外一部分则在瓦拉加居西岸。
“这些人还可以吗?”安格目光锐利地扫过这些新兵,问道。
身边的军官低声回应,“大人,他们的基础较为薄弱,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他们才勉强能和我们的战士学院学生相提并论。若要达到我们正式士兵的标准,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磨砺。”
安格沉吟片刻,心中已有决定,“我的时间有限,加大训练强度,若是有不合格的,直接淘汰。”
旁边的军官皱了皱眉,略带犹豫地说:“大人,这其中不乏适龄服兵役的人员,若直接淘汰,恐怕影响不好。是否可以考虑让这些人编入后勤团?”
安格思考了一会儿,答道:“后勤团的任务同样至关重要,但这些人若没能力参战,就不该浪费兵员资源。不能让他们轻易进入后勤团,否则便会影响军队的整体素质。”
“那怎么办呢?”军官有些为难地问。
“暂时加大训练强度,尽量让他们不掉队。告诉他们,如果不认真训练,等上了战场就会自取灭亡,生命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安格语气坚定,目光透出决心。
军官点头应命,心中也清楚,这种决策虽然严苛,却是为了长远的战斗力。
安格继续巡视训练场,眼前的新兵们大多数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对文字的掌握也有限。
特别是对于初级气力修炼手册的学习,只有能够识字的士兵才能自主阅读并开始修炼,无法识字的则需要依赖教官的指导。
看到这个情况,安格皱了皱眉,心中已有了打算。
“杜沙,在城里招募一些教授文字的人,每天训练结束后,安排新兵学习识字。”他转头对身旁的杜沙说道。
“好的,大人,等结束后我就去办。”杜沙恭敬地答道。
离开阿姆纳地城的新兵营后,安格来到了瓦拉加居西岸的新兵训练营。
这里的情况稍好一些,因为这边的新兵中,很多是帝国人与干布人混血,他们以前大多曾在战士学院学习过一段时间,对于文字的熟识程度比其他干布人要好得多。
“这些帝国人与干布人的混血,教授干布人,接受能力比我们教的还要强一些啊。”安格感叹道。
“如果有问题,我立刻下令阻止。”一旁的军官见状,连忙说道。
安格微微一笑,“这反而是件好事,不需要过多干预。”
“瓦拉加居西岸的新兵中,帝国人与干布人的混血大概有多少?”安格转向身边的军官询问。
“大约有三万人。”军官想了想答道。
“这么多?”安格一愣,随即反问道,“也就是说,新加入新兵营士兵,绝大部分是帝国与干布的混血?”
杜沙翻看了一下随身的文件,确认道:“是的,这些混血有一些会各种技艺选择加入到各行各业,也有一部分人加入了军队,剩下的一部分像其他干布人一样选择了做农夫。”
安格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虑,“找几名帝国人与干布人混血的士兵来见我,听听他们的想法,看看他们和普通干布人有什么不同。”
军官尽管不理解安格的想法,但还是照办了。
他召来了四名新兵,其他训练场上的士兵见状纷纷侧目,小声议论起来。
有些人甚至认出了这几位新兵是由安格亲自召见,顿时整个训练场一片低声交谈。
教官们见状,严厉地喝斥,才止住了纷纷扬扬的声音。
几名新兵站在安格面前,略显紧张。
安格淡然扫过他们,低声问道:“你们的生活和普通干布人相比,有什么不同?你们对自己的身份、未来有何看法?”
其中一名士兵沉默片刻,低声说道:“我们混血的身份,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帝国的文化,尤其是在学习文字和接受训练上,比普通干布人要容易得多。我们不光能为干布人争取一席之地,也希望能为帝国效力。”
安格听后微微点头,心中有了几分思索。“你们的接受能力确实强,但也不能忘记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要始终铭记自己背后的家族和文化。”他淡淡地说道。
几名新兵纷纷表示赞同。
“很好。”安格满意地点头,“你们的未来取决于你们的努力,不论是作为战士,还是其他职业,都要全力以赴。”
转身离开时,安格眼中透出一丝期许。
经过与那几位新兵的交谈,安格终于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干布人与帝国之间的那道无形鸿沟。
这些普通的干布人对于“帝国”这个词并没有什么情感,他们并不认同这个强大的政权,更谈不上归属。
那是一个遥远的名字,与他们贫瘠的生活没有半点关联。
过去,在干布鲁位面,许多人连一餐都难以维持,每日为填饱肚子而奔波。
直到普雷斯顿下令将他们迁移至群岛位面,才勉强每天能吃上一顿饭。
这一点小小的改变,便令许多干布人感动不已。
他们从未奢望过更多,哪怕是一口热汤,也足以让他们将其视作“恩赐”。
而在群岛位面,安格为他们安排了两餐,这已然成为了许多干布人憧憬新生活的起点。
可惜的是,这种转变只是浅层的满足,真正的改变,还未扎根进他们的内心。
相比之下,那些帝国人与干布人的混血者则完全不同。
他们在两个种族间摸爬滚打,有一部分曾进入战士学院学习,具备识字能力与基本修炼常识。
他们的视野比普通干布人要宽得多,也更懂得争取自己的前途。
因此,在这四十万普通人中,约有十万是混血者,其中三分之一主动报名参军——他们渴望机会,渴望通过军功改变命运。
他们不仅仅为了三餐,更为地位与尊严而战。
回程的马车上,安格沉思片刻后,转头对杜沙道:“瓦拉加居西岸的新兵营里,把混血士兵调一半去阿姆纳地城新兵训练营,那里缺些带头的人。把阿姆纳地城的新兵训练营的一万五千名干布人换到瓦拉加居西岸的新兵训练营。”
杜沙立刻点头答应,并召来副官起草调令。
安格在命令书上按下了自己的印章后,士兵便火速将其送往两地新兵营。
一周后,调动顺利完成。
果不其然,调整后的阿姆纳地城新兵训练营气氛焕然一新。
混血士兵主动协助训练,教人识字,教人修炼,令进度突飞猛进。
不到两个个月,十四万新兵便几乎人人具备了气感。
当安格从军官手中接过这份汇报时,他的眼中不禁闪过一抹喜色。
“去,把昆蒂娜喊来。”他吩咐道。
不多时,昆蒂娜走进来,头发因风略显凌乱。
“你找我?”她一边走进屋里一边问。
“十四万新兵都觉醒了气感。”安格扬起下巴,“可以开始给他们的口粮中加入魔法稻了。”
昆蒂娜眉头轻轻皱了一下,停下脚步没立刻回答。
她沉吟了一会儿,似是在心中快速计算,然后摇了摇头:“现在我们的魔法稻产量,还不足以同时供应这么多人。”
安格微微一怔,随后招来负责后勤的官员,命人取来魔法稻的年产量登记册。
他亲自翻看了片刻,眉头越皱越紧。
“的确不够。”他放下册子,语气略显遗憾,“那就先按正式士兵的一半配给量来吧。”
“可这会让训练进度比正式士兵慢一半。”昆蒂娜提醒道。
“慢一点没关系。”安格目光坚定,“再过一年,魔法稻的产量就能足够二十万人食用,到时候我们就能全量配给了。”
昆蒂娜似乎想起什么,忽然笑了出来:“我听杜沙说,你之前不是还想淘汰一批不合格的新兵?”
安格略显尴尬地咳了一声,苦笑着摇头:“那时候确实有点冲动。我们现在每一名士兵都得来不易,不能轻易放弃。”
昆蒂娜轻轻地笑了,眼中带着一点复杂的意味。
安格忽然想起一事:“新兵的训练,以后我打算交给警备营的老兵们,让他们来做教官。”
“他们都退役了……训练新兵能行吗?”昆蒂娜迟疑地问。
“他们经验丰富,训练起来反而更好。而且,这样也能腾出手来,不影响我们其他部队执行任务。”安格答道。
昆蒂娜点点头,转而认真道:“你现在已经有二十万军队了,下一步准备怎么安排?”
“我们现有的军制已经跟不上扩张节奏,我准备成立三个军团。”安格从桌上拿出一份草拟的军编图纸,“北风一团、北风二团负责对外征战,各八万人,北风三团负责驻守边境,四万人。”
昆蒂娜接过图纸,细细看了一会儿:“看起来变动不算太大……有些人还升职了呢。”
安格眼角带笑:“等我们拿下米拉金比山脉,说不定还能给其中几个人挣得三等男爵。”
“你打算分润战功?”昆蒂娜讶然抬头。
“只有更大的利益,才能激起他们真正的忠诚。”安格目光沉稳,“我不想带一支为了饱饭而战的军队,我要一支为了前途、为了荣光而拼命的军团。”
昆蒂娜默然望着他片刻,忽而笑道:“要不要我把这消息先告诉他们?”
“不急。”安格淡淡一笑,“惊喜,总是要留在最后才最让人血脉喷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