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自打定了微服出巡的主意,心中便有些迫不及待。
他先是命吴书来暗中筹备,务求隐密周全,随后便想到了此行最关键的两个人物——紫薇和蔷薇。
这日午后,养心殿内熏香袅袅。
乾隆处理完几份紧急奏折,便吩咐道:“去景仁宫,传紫薇格格和蔷薇格格来见朕。”
不多时,紫薇和蔷薇便相携而至。紫薇依旧是一身淡雅的月白色宫装,气质沉静;蔷薇则穿了件杏子红的宫装,显得活泼利落。
姐妹二人行礼如仪:“女儿给皇阿玛请安。”
“快起来,坐。” 乾隆笑容和煦,指了指下首的绣墩,“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一事相商。”
姐妹二人依言坐下,目光平静地望向乾隆,等待下文。
乾隆看着眼前两个如花似玉、聪慧过人的女儿,心中满是骄傲,他清了清嗓子,道:“永琪前几日在书房的一番谏言,你们可听说了?”
紫薇微微颔首:“女儿略有耳闻,五哥论及水泥利弊,见解独到,皇阿玛还夸赞了他。”
“正是。” 乾隆笑道,“永琪说,水泥玻璃之利弊,不能光听臣子奏报,当亲自体察民情。朕深以为然。所以,朕决定近日微服出宫,去京城内外走走看看,亲眼瞧瞧这水泥路、玻璃窗,究竟给百姓带来了多少实惠。”
微服出宫?紫薇和蔷薇对视一眼。
上一世皇上也喜欢微服私访,但是这一世没有小燕子的死缠烂打要出宫,还以为不会有了。
她们经常出宫,但多是去铺子或医馆,像这般以体察民情为目的的出行,还是这一世的第一次。
这对她们了解真实的大清社会,无疑是极好的机会。
乾隆将她们的反应看在眼里,继续道:“此次出行,朕想带着你们姐妹二人一同前往。”
“带着我们?” 蔷薇装作惊喜地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态,连忙掩口,眼中却满是期待。
紫薇虽也心动,但更为沉稳,她谨慎地问道:“皇阿玛,女儿们一同前往,是否会……过于招摇,有违微服私访的初衷?”
乾隆赞许地看了大女儿一眼,解释道:“无妨。朕已安排妥当,此行轻车简从,只带少数可靠侍卫。你们姐妹通晓事务,紫薇懂医术,可察民生疾苦;蔷薇知商贾,可观市井繁荣。有你们在身边,朕也能多一双眼睛,多一对耳朵,看得更真切些。再者,” 他语气转为温和,“这水泥玻璃本是你们献上的,让你们亲眼看看其惠及百姓,也是理所应当。”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既肯定了她们的能力,又赋予了责任。
紫薇心中感动,起身福礼:“皇阿玛信重,女儿定当尽心竭力,随皇阿玛一同体察民情。”
蔷薇也连忙起身:“是啊皇阿玛!女儿一定好好看,好好学,回来还能给铺子里的生意出出主意呢!” 她的话逗得乾隆哈哈大笑。
“好!那就这么定了。” 乾隆心情愉悦,又道,“还有一事。朕想着,晴儿那孩子常年待在慈宁宫,也该出去见见世面。朕打算去跟太后说说,让晴儿也一同去。”
让晴儿也去?紫薇和蔷薇更是高兴。
她们与晴儿年纪相仿,性情相投,在宫中是最要好的姐妹,若能一同出游,自然更有趣。
“皇阿玛想得周到!晴儿姐姐知道了,定然欢喜!” 蔷薇拍手笑道。
正事谈妥,乾隆又关心了几句姐妹二人的日常,便让她们退下准备去了。
走出养心殿,蔷薇和紫薇脸上也带着轻松的笑意,但紫薇的心中却不如面上的那般单纯雀跃,萧剑可还在京城呢,把晴儿带出宫,万一遇见了。
微服出巡,意味着晴儿走出宫墙的庇护,直面真实的民间。
那里有繁华,也必然有疾苦;有新奇,也潜藏着未知的风险。
就在这时,一个只有她能听到的、略带金属质感的冷静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即将参与重大剧情节点:乾隆首次携女微服出巡。时空坐标校准……事件关联分析中……】
【警告!根据历史轨迹推演与当前世界线扰动测算,此次出巡期间,将发生关键支线事件:民间女子杜若兰抛绣球招亲。】
杜若兰?抛绣球?紫薇心中一动,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抛绣球”这个情节,却隐隐触动了她前世的某些记忆碎片,似乎……与小燕子有些关联?
【任务发布:改变杜若兰的命运轨迹。成功阻止其抛绣球招亲导致的悲剧性结局(包括但不限于错嫁匪类、家庭离散、香消玉殒等),可获得积分奖励:500点。】
【备注:杜若兰事件为原世界线中小燕子与乾隆等人产生重要交集的催化剂之一。宿主介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请谨慎行事。】
500积分!前世她以为杜若兰和那个乞丐结婚是幸福的,紫薇心中微震。
这奖励相当丰厚,足以在系统商城里兑换一些非常有用的图纸或技能了。
但更让她在意的是系统备注的“连锁反应”。
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能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许多人的未来,尤其是……女子的一生幸福。
“妹妹,你怎么了?发什么呆呀?” 蔷薇见紫薇神色有异,关切地问道。
紫薇回过神,掩饰地笑了笑:“没什么,只是在想,出宫该准备些什么。走吧,我们快去慈宁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晴儿!”
姐妹二人携手向慈宁宫走去。
紫薇心中却已开始飞速盘算。
杜若兰……抛绣球……她需要更多信息。这次微服出巡,看来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体察民情了。
与此同时,乾隆也起驾前往慈宁宫向太后请安。
太后正由晴儿陪着在佛堂诵经,见皇帝来了,便让晴儿扶她到暖阁说话。
“皇帝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太后慈祥地问道。
乾隆行礼后,笑着将微服出巡的打算,以及想带紫薇、蔷薇和晴儿一同前往的想法说了出来。
“……母后,孩子们整日在宫里,虽锦衣玉食,却难免如井底之蛙,不知民间疾苦。儿子想带她们出去走走,看看宫外的天,听听百姓的话,对她们的成长大有裨益。尤其是晴儿,乖巧懂事,让她去见识一下,回来也好给母后讲讲外面的新鲜事,给母后解解闷。”
太后闻言,沉吟片刻。
她一生历经风雨,深知“体察民情”对帝王和皇室成员的重要性。
看着身边亭亭玉立、眼神中带着期待的晴儿,又想到皇帝近日对景仁宫那两个女儿的看重和培养,心中微微一动。让晴儿多出去见见世面,与阿哥们、格格们多相处,未必是坏事。
她拉过晴儿的手,温和地问道:“晴儿,皇帝想带你出宫去看看,你愿意去吗?”
晴儿脸上飞起两朵红云,眼中闪着兴奋的光,但她还是先乖巧地看了看太后,又看了看乾隆,才细声细气地回答:“晴儿……晴儿听太后和皇上的安排。若能出去长见识,晴儿自然欢喜;若太后需要晴儿陪伴,晴儿便留在宫里。”
这孩子,总是这么懂事。太后心中怜爱更甚,她拍了拍晴儿的手,对乾隆笑道:“既然皇帝有此心意,也是晴儿的造化。去吧,跟着皇帝和紫薇她们,哀家也放心。只是切记,一切要听皇帝安排,不可任性,不可暴露身份,平安归来最重要。”
乾隆大喜:“母后放心,儿子定会护她们周全!”
晴儿也连忙跪下谢恩,心中的喜悦几乎要溢出来。
她常年生活在慈宁宫,虽然太后疼爱,但终究寂寞,能有机会和紫薇、蔷薇一同出宫游玩,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
消息传到景仁宫,紫薇和蔷薇更是开心不已。
三个姑娘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出宫要穿什么衣服,带什么东西,仿佛不是去体察民情,而是去参加一场盛大的出游。
然而,紫薇在欢欣之余,脑海中始终萦绕着系统发布的任务和那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杜若兰。
她有一种预感,这次看似轻松愉快的微服出巡,绝不会像表面那么简单。
一场关乎命运转折的暗流,已在无人察觉处,悄然涌动。
而她们每一个人,都将被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