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熊循大方的摆了摆手:“自然可以。”

“只不过我才誊抄了一半,你得等我一会儿。”熊循说着伸了伸腰杆,又接着趴在地上抄写起来。

诸葛亮倒也不着急,便是先跟着管家去后堂阅览《书仪》去了。

到了后堂,管家拿出几卷用锦袋装着的竹简,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双手接过,小心取出其中的竹简,摊开品读起来。

这《书仪》并不是一本专门的书。士大夫私家关于书札体式、典礼仪注的着作,或是研究儒家六经之一的《仪礼》的注书,都会取名为《书仪》。

《仪礼》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中的《礼》。

简而言之,《书仪》就是士人们读了《礼》后,对书札体式、典礼仪注、春秋礼制的心得体会。

所以一般人写《书仪》,也就一两卷,最多不超过八卷,但诸葛亮听说谌礼居然写了足足十二卷,不免有些好奇,这才特来拜访求问。

“诸葛公子,这十二卷我都给您取出来了。您要看就在这后堂慢慢看,需要茶水糕点什么的您再给我说。”

“前堂还有诸多来客,我就不在这里陪公子了。”

管家接过仆人端来的茶水糕点,放在案几上。

“叨扰了。”诸葛亮回了一礼,那管家便躬身退了出去。

诸葛亮不习惯席地而坐,便是直接捧着竹简,津津有味读了起来。

“唔,还不错,前三卷是自己对于《仪礼》的注释体会,又三卷是对郑玄注释的附注。”

“后六卷则是对其他大家注释的附注和批驳,啧啧啧,真不错!”

“此书对百家礼仪之说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确实不简单!”

“素闻谌功曹一心研究《仪礼》几近着魔,连自己名字都改为了‘礼’字。今日观其二十余载的心血,果然一点也不夸张!”

诸葛亮一目十行,又有过目不忘之能,不多时,已是看完了前三卷。

不由得咂咂嘴,颇感意犹未尽,便是要寻找下一卷继续看。

“诸葛老弟,原来你躲到这里来了,害我一通好找!”

熊循双手举着摊开的竹简,走到了诸葛亮跟前。

“这就是那《豫章赋》吗?”诸葛亮拿起第四卷《书仪》,余光扫了一眼竹简。

熊循将摊开的竹简小心翼翼平放在案几上。

“正是!”

“你要誊写的话,就拿我这份誊写吧。”

熊循看到诸葛亮手上拿着一卷竹简,还以为诸葛亮也要抄《豫章赋》。

“不过你得注意点,这上面的笔墨还没干,可别蹭到上面的字!”

“这篇骈文,造词绮丽,字字千金,可不敢给我蹭坏了。”

见熊循说的夸张,诸葛亮的好奇心也彻底被勾了起来。

走到案几前,诸葛亮正要拿起竹简来看,熊循却又反悔了,抢先一步护住自己的竹简。

“算了,还是我读给你听吧。”熊循说着便是拿起了竹简。

诸葛亮微微一笑,并不介意这熊循小气,便是席地而坐。

“如此,亮也就洗耳恭听了。”

熊循也清了清嗓子,直接念起来: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熊循刚读了个开头,诸葛亮立马皱起了眉头,摇了摇头:“这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洪都又是哪里?”

“为了工整对仗,就乱编乱造!”

“你别着急,虽然我也觉得开头这句有些莫名其妙,但从第二句开始就立马不一样了!”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诸葛亮虽然还皱着眉,但却微微点了点头:“这两句倒勉强能看得过去,这作者倒也算得上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人。”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此时的诸葛亮却是沉吟不语。

……

“披绣闼,俯雕甍……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熊循读到这里,已然陶醉其中。

诸葛亮也忍不住拍案叫绝道:

“果真是文采斐然!”

熊循被吓了一跳,诸葛亮忙歉声道:“打扰了!不要停!”

“请熊公子继续!”

“……”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听到这一句,诸葛亮再也坐不住,矍然起身,双目紧紧盯着熊循。

他和叔父诸葛玄,又岂不是失路之人、他乡之客呢?

此作者,绝非一般人也!诸葛亮心中暗道:我一定要认识此人!

熊循早已再次陶醉于文章之中,并没注意到诸葛亮站了起来。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诸葛亮抚掌赞道:“好一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好一句‘不坠青云之志’,好男儿志当如此!”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熊循此时每读一句,诸葛亮就连连点头。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蔡邕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熊循撇了一眼诸葛亮,心中有种莫名的爽感。

就好像小伙伴之间,其中一个带另一个见到了大世面一样。

这个诸葛家的公子,年龄比自己小两三岁,但却总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

今天能让他露出这副长见识的表情,也是值了!

“耀,七尺男儿,世受天恩。无路请缨,等终军弱冠之年;有怀投笔,慕光武力挽狂澜。”

耀?谁人之名曰耀?

诸葛亮脑中闪出一丝亮光,瞬间想到了某个人。

“……非周公之吐哺,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等到熊循吟诵完,诸葛亮立刻开口问道:“作此骈文者,可是汝南袁氏袁耀?”

熊循点了点头:“正是袁家大公子,袁大扬威将军也!”

“听我父亲说,袁将军昨天可是六步成文,出口成章!”

“这篇《豫章赋》,只是几盏酒的功夫,就一气呵成了!”

“难怪人家年方及冠就举了孝廉,我等哪怕再读十辈子书,也不及人家万分之一呐!”

仅仅一天时间,袁耀出口成章、文采斐然之名,就是传遍了南昌读书人圈子。

虽然此文立意悲远,并不是单纯写景。但文章毕竟以豫章之景起笔,若是传之于世,必然大大提高豫章郡在天下的知名度。

所以读过这篇文章的豫章士子,无一例外,都对这篇《豫章赋》赞不绝口,自然也对袁耀有着极佳的印象。

听着熊循对袁耀夸不绝口,诸葛亮只是默然。

只是在听到“举了孝廉”时,诸葛亮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接着诸葛亮也是想起了今早发生的事,自己当时貌似还评价这个袁耀“不知诗书”来着。

想到自己一向秉持谦恭之道,却也犯了自以为是的毛病。

诸葛亮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连忙将手上的《书仪》放到了案几上,走出了外堂。

正好遇到谌府管家,诸葛亮忙将其拉住。

“请问府中还有无空白竹简,借小子一用!”

谌府管家立马就猜到了诸葛亮要做什么,笑道:“实在抱歉,诸葛公子,谌府现在最缺的,就是空白竹简!”

“府上的竹简,昨天就被来客用光了。”

见诸葛亮抬腿就往外走,管家忙道:“其实也不是谌府缺竹简,一夜之间,整个豫章城卖竹简的都售罄一空了,诸葛公子出去找也是白费功夫。”

诸葛亮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前堂还在誊写的众人,其中不少人都是拿着珍贵的布帛在誊写。

而且这些人抄写时极为一丝不苟,一有错字,这些人立马扯烂重写。

诸葛亮知道,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完全担得起“字字千金”之名。

罢了,反正自己过目不忘,回去默写一遍也行。

诸葛亮返回后堂,熊循还在捧着他誊写的那份,端的是爱不释手。

诸葛亮便是凑到熊循背后,默默又看了一遍遣词造句,忍不住再次赞叹道:

“袁大公子,真乃天纵之才也!

“亮不识人,实有大错!若能见之,实乃三生有幸也!”

诸葛亮不再在谌家逗留,便是直接出了谌家,返回了太守府。

至于什么十二卷《书仪》,此时已完全被他抛之脑后了。

刚到门口,却正好碰到了自己叔父诸葛玄,还有南昌县王县丞,两人并马而行,走到了府院门口。

诸葛亮立刻让车夫停下,让诸葛玄先行下马。

却见诸葛玄一脸的怒气冲冲,而旁边的王县丞,还在旁边喋喋不休着什么。

诸葛亮站在路旁恭敬行礼道:“叔父安好。”

“嗯。”诸葛玄重重应了一声。

想到袁耀,诸葛亮立马补问了一句:“叔父可见到袁将军了?”

诸葛玄扭过头,一甩袖子,没好气道:“见他?”

“本公为何要见他?”

“他都要分本公的郡县了,难道还要本公上敢着去拜见他?”

诸葛亮很少见诸葛玄发怒,立刻拜道:“是侄儿乱语,请叔父莫要动怒。”

诸葛玄此时心情烦躁,也是顾不得安抚侄子,扭头便是自顾自进了太守府。

诸葛亮轻叹一声,虽然他一眼看出自己叔父今天没能拜见袁耀,和那个王县丞脱不了干系。

而且貌似自己叔父,和那袁耀有了矛盾。

虽然隐隐感觉到此事有些不对劲,但诸葛亮还是将心中所想压了下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儿子的不该妄议父亲的事情,这是父亲诸葛珪死前,教给诸葛亮最后的人生道理。

诸葛亮这辈子也不会忘记父亲临终前的谆谆教诲。

“虽然为父不久于人世,但只要你记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那么不管以后谁承担养育你的责任,谁做你的养父;也不管你长大后为谁效忠尽力,只要恪守本分之道,那就对得起所有人!”

……

回到太守府,诸葛亮立即从自己房中找出一卷空白的竹简,将《豫章赋》一字不差地默写了一遍。

这一遍默写,又和听人诵读、用眼观阅有不同的感受。

“这写一遍,方知此文遣词造句是多么文从字顺,抒情立志是多么的酣畅淋漓,实在是一篇近乎完美的骈文呐!”

不知道逐字逐句看了多少遍,诸葛亮始终还是觉得有些别扭。

于是又提笔,哗哗几下,把文章开头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改成了“九江故郡,豫章新府”。

改完后,诸葛亮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整篇文章就完美无瑕了!”

诸葛亮捧着墨迹未干的竹简,也是爱不释手起来。

又是自己诵读了好几遍,陶醉于其中意境之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就凭这一句,足以胜过许多只知堆砌辞藻,空谈无意的所谓骈文佳作了!”

“真想见识一下,此人到底胸怀何等雄心壮志!”

“汝南袁氏海内名门,前有四世三公,今有二袁称雄,将来还有此后继之人,唉,这对天下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少年诸葛亮最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

《豫章赋》的余波很快就席卷了南昌全城,甚至城外荆州军刘磐营中,也是出现了《豫章赋》的抄本。

“将军,您让我盯着各大宗族的动向,我等都在盯着。”

“这两日,各姓各族的子弟,都疯了似的,全都在抄写传颂着这篇文章。属下认不得几个字,只能是拿给将军您看了。”

刘磐拿着探子从城内搞回来的《豫章赋》抄本竹简,粗略看完,便是扔在了一旁。

“一篇骈文而已,写得再好也不过是士人之见罢了!”

“让你盯着诸葛太守,他最近有没有和那袁耀接触?”

……

第二天,黄忠的部卒在打扫帐篷时,捡到了半卷竹简。

另外半卷,则是被人扔在火盆里,烧的只剩下碳灰了。

傍晚,黄忠坐在夕阳下,手捧半封竹简,悲怆念道:“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黄忠喃喃将这句话重复了好多遍,最终不禁潸然泪下。

“不知是谁的写下此文,竟能让黄某感同身受!”

“虽亦有青云之志,但要做到达人知命,难也!难啊!”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不让江山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寻唐问宋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玄幻长生:从质子到无敌至尊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