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同方却是没有任何的问题,几经调查,他所行所为,完全是按着贾平安新政要求在做事。
不仅如此,他从不接触地方豪绅,甚至连基本的宴请都不会参加,将自己的身份摆的极正。
这就不得不说,聪明人就是聪明人。
或许比读书,郭同方远不如佟夫子。
但说到做人,那就要反过来了。
就是因为郭同方自己也做小人,在昌都的时候,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情,也见惯了太多这样的人。
那但凡是同类人,想要借此来接近他,他的警觉性就会更高,轻易不会上当。
倒是佟夫子这样的人,无权无势的时候,愿意为百姓发声,愿意去求一个公平公正。
可真当手里了一些的权力,面对糖衣炮弹的时候,反而没有了自制之力。
最终,贾平安几乎是含着眼泪在重处佟维兴的事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盖上了自己的印鉴。
佟维兴被沈方醒带人所抓,随后对于调查的一切结果供认不讳。
人虽然认了罪,但并不认为有罪。
听沈方醒后来汇报说,佟维兴被押上刑场的时候,还在为豪绅说话,还在公然的批评贾平安的不对呢。
说什么,百姓就应该由地方豪绅来管理,才会更加的听话。
百姓是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不然的话,早晚当权者要受到反噬等等。
这样说,并非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百姓突然间得到了思想上的改造与解放之后,的确出现了一些积进之人。但凡在他们看来认为不对的,就敢公开表示反对。
不仅敢质疑当地官员的所为,甚至还有人都开始质疑起了贾平安的不是。
看似是左的有些过头了,可实际上,这又是正常的表现。被压制了这么多年,猛然一爆发,那是什么情况,或是说什么人都有可能会出现的。
对这些积极分子,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等到时间一长,对方就会回过神来,就会恢复正常。
跟着,就可以为之所用,甚至还会成为表现优异的人。
从来没有什么改革会让所有人都满意。
改革会出现阵痛,这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但佟夫子看不懂了,加上豪绅有意的迎合和引导,让他彻底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上。
佟维兴于刑场上被赐毒酒而死,算是死时给他一个体面。
同时一起死的还有不少的地方豪绅,他们的感觉就没有人去考虑了,通通处于斩刑,尸首两处。
佟维兴的死,给不少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
连这般的人物因为犯错,说杀都给杀了,你又算得了什么
自然,也有人因此在背面说贾平安行事太过苛刻,不讲人情。
是呀,华夏一直以来就是人情社会,有句话叫做,法不外乎人情。
但贾平安如果想要改变,想要让社会进步,想要让百姓的生活得到彻底的改变,有些事情,就要公事公办。
佟维兴之死,各城官员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知人知面不知心,贾平安也无法一眼看透。
但他知道的是,自己并没有做错。
今天他可以原谅佟夫子,那明天出来一个王夫子李夫子,同样犯了错,他罚是不罚
都不罚,那还屁的改革,谈什么改变
那不如自己造一艘大船,寻一个无人小岛,浪迹一生好了。
可不管怎么说吧,这件事情的发生,多少改变了秦王府官员们的一些态度,在做起事情的时候,他们都规矩了很多。
至少,表面上如此。
算了,也不指着他们可以马上理解自己,等以后看到了改变后的效果,他们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相比于官员,相比于这些文化人的不理解,反倒是底层的百姓很拥护贾平安。
秦王的到来,让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工作赚钱的机会。
逢年过节都可以吃上肉了。
肚子可以填饱,就是百姓最大的理想。
百姓们得了好处,自然会支持贾平安。这从很多百姓将儿子送到军营中这一点就能够看得出来。
尤其是那些个奴籍。
在得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良民,还可以分到属于自己的田地之后,上起工来,一个比一个玩命。
没有人天生喜欢当奴隶。
他们是没有本事,没有手艺、没有靠山,为了一口吃的,能活下去,才迫不得已罢了。
现在,他们看到了通过双手可以过上好日子的机会,当然不想放过。
就贾平安所知,这几个月,光是通过努力表现脱离了奴籍的百姓就有一千多人。
有了这个榜样,其它人更加的努力了。
就像是用物资换来的那些人口,但凡是分到他们手中的工作,除了极少数人之外,九成以上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努力想要成为一名良籍百姓。
成果还是有的,这就是贾平安欣慰的地方。
也是他最大的底气所在。
只要百姓不反,凭着个别的、别有用心的官员和豪绅,是翻不起什么浪花的。
当然,真正让贾平安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还是军队。
黑骑卫自不用说,他们享受的就是最好待遇。
秦军与辅兵也是一样。
在军队之中,向来都是有功就赏、有过必罚。
这种十分公开、公正、公平的做法,引得大家都是十分的满意。军队的士气也一直处于高涨之中。
训练中,大家争先恐后,只求到达了战场之上,可以有更好的表现,立下更多的军功、得到更多的奖励。
军心可用,倒是让贾平安放心不少,冲淡了佟夫子离去的悲伤心情。
对了,还有空间里那些高手们的进步。
袁岩,突破到了宗师后期境,不愧是百年难遇的练武奇才。
李有虎、夜无救、折为成突破到了宗师境。
如此,贾平安手中的宗师人手就有七位了。
冯大勇、叶天问,李木白,突破到了半步宗师境。
林大猛、蓝心城突破到了准宗师境等等。
其它人,多少都有一些的进步,只是没有突破原本的阶层。
进步最大的,当还属贾平安自己。
实力由一流中期到了一流巅峰境,下一步,就可以考虑向准宗师跃进。
这自然与他长期服用浑泉水有关系,巨大的折磨之下,根基之稳,无人可比。
时间就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一天天进步着。
天顺元年九月。
北地的天已经开始变凉,许德勇率二十万宣军来到了虎皮关。
第一时间接管了聂双风所部的十万大军,合共三十万大军。
虎皮关中,许德勇一脸的不好意思,“聂大将军,这是皇上的意思。”
“许尚书不必再说了,我都能理解。只是我有一句忠告。”
“聂大将军请讲。”
“秦军不好对付,如果一定要打的话,千万不要拖延时间,这样很可能会拖垮我们的。”
“哈哈,聂大将军多虑了,你是不知道,对于剿灭秦军一事,朝廷可谓是上下一心,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就算是打持久战,我们也是不怕的。”
许德勇如此的自信,落在聂双风眼中,他便闭上了嘴巴。
反正,自己要说的都已经说了,对方不听,他就没有办法了。
聂双风退下,看着这一幕的一众宣国将领,都不由哈哈大笑了起来。
“当真是胆小之人。”
“自己不敢与秦军为敌,也怕我们出手,显他的无能,真小人尔。”
下面将领们的议论之声,许德勇自然都听到了。
只是并没有阻止,他的心中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想法呢
直至过了好一会之后,等到大家的议论声全部停止,许德勇这才出言道:“好了,大家都回去准备一下。两天之后,发起攻击。大家谨记,秦军虽少,但有着古郡城池之利,也不是全无反击之能。”
“许尚书请放心,有我等在,古郡必然可一举而下。”
“好,就辛苦诸将了。”许德勇对此完全是不疑有它,信心满满。
......
古郡。
城门已经关闭。
原本要通过虎皮关的经商车队已然不见。
这都在预示着一场大战,随时可能会开启。
太史亮,是随着最后一个商队的马车进入到了古郡之中。
得到任务后,太史亮的脸色就一直很轻松。
听说目标人物身体不太好
听说目标人物还不到二十岁。
听说目标人物还是一位自封的王。
呵呵,可笑。
一个毛刚刚长齐,还没有长全的孩子而已,就有这么大的胆子了吗
很好,收拾了这样的人,就不怕他太史亮的名头不响彻在天地之间了。
至于情报上所说,贾平安身边可能有两到三名宗师的事情,太史亮是全然不放在心上。
宗师如何
天下教里宗师的数量可是不少,甚至是各大势力中最多的。
谁让天下教舍得花钱,而且你表现好了,还会有机会得到进入血池的奖励机会呢
就像是他太史亮,初来天下教的时候,还是十几年前,正是被入了血池,这才从宗师初期突破到了现在的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