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在观众的激动、兴奋、哭泣之中结束了;
幕布上的画面;
停留在冯瑞科那炯炯目光注视之下,三十多岁的年纪,不怒自威的气势。
就这一画面,是彩色的!
“秀文,竟然能如此近距离见到陛下,我……我……”
饶是话多的李春,此刻都找不到词语形容自己的心情。
皇帝的画像、照片,他们是见过的,但就是没见过活的。
还能说话!
“是啊,此行,终身难忘!”一向冷静的李秀文,此刻的全身都在微微颤抖。
“啪嗒……”
厅里亮起灯光,在工作人员多次催促之下,他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一步三回头。
有的人,已经准备买票二刷!
不管是帝国春夏秋冬的风景,山川、河流的险峻;
还是军队、战舰那钢铁堡垒的磅礴国家力量都值得他们再看一遍。
更何况片尾还有活着的皇帝,那声音、那画面,恍如皇帝就在身旁。
“秀文,要不我们也再看一遍?”
“……”
大夏帝国现在的电影技术;
虽然已经领先世界,但也还在初级阶段,表现在几个方面的限制;
第一,时长;
因为需要大量的胶片摄制,价格高昂,自然被限制了时长。
刚刚整个电影看下来,大概三十分钟,已经算是超长了。
就算一秒十帧,三十分钟就是近两万张照片的组合。
按正常历史发展;
欧美国家拍第一部几十秒的录像《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还得二十多年后。
第二,配音;
刚刚放映的时候,观众们可能没听出来,背景音乐是隔一分钟就重复一遍。
那是这些年刚刚研发出来的留声机,目前储存一分钟的音乐已经是最先进技术。
从而;
对画面内容的讲解,还是人工现场配音。
不过;
当科技走上一条道路后,每一年都会有巨大变化;
也许再过几年,画面和配音可以融合为一体也不一定。
华夏人的创造能力、应用能力那不是盖的;
只要有钱赚;
任何行业都能玩出花儿来!
电灯、留声机、照相机等大量发明,现在都诞生在大夏帝国。
那个爱迪生;
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
他的出生地俄亥俄州,现在是大夏帝国五大湖王国的地盘。
也许已经死在了大夏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战争之中。
五大湖王国发生过白人叛乱;
遭到了李开芳的大清洗,爱迪生若能幸存,那算他运气好。
第三,色彩;
和照片一样,现在普及的只是黑白色。
虽然彩色照片在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基础上,已经研发出来;
但是成本非常高,还无法普及。
刚刚的电影中,也只最后皇帝的画面,是彩色的。
皇帝,就是特殊!
这一部《我们的帝国》影片,乃是由皇室出资,各种取景耗时数年而成。
这是冯瑞科的私心;
大夏帝国现在新生代越来越多,可能不会像第一代移民对皇帝那样狂热。
所以;
他要通过电影这个新手段,加深自己在所有国民心中的印象。
国家实在太大,对有些地方的百姓来说,皇帝只是一个传说。
这样的电影院;
在北方九省的省城已经铺开,可以预料以后肯定普及到帝国所有省城、郡城。
官方也在大量复制电影,用于露天播放,由此还成立专门管理部门。
“今日的票已经售尽,请不要再排队!”
在李春等人想排队二刷的时候,工作人员从队伍末尾拦截他们。
“唉,真是可惜。”
他们无奈,只能打道回府。
依然是搭乘有轨电车,昏黄的路灯、通明的商业街、万家灯火的住宅区;
让帝都的晚上,也颇为热闹。
他们回到居住的客栈之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左右。
“秀文,我明天就要买火车票去蓝田城,你跟我一起吗?”
李春是公费‘旅游’;
需要在规定时间赶赴集合地点,所以不能像李秀文那样有足够的时间游玩。
“李兄,我准备到豫东省、豫西省一行,咱们到蓝田城汇合吧。”
“好,我要在蓝田研究院学习近一个月,你到那边来找我。”
“好,我明天送你去火车站。”
李秀文的出行目的是长见识、寻找商机;
而且;
他感受到北面省份的繁华,相对于南面才开始发展的省份,一个天一个地。
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复制。
奥里诺科大平原,现在改名为关中大平原;
因为这里东、西、北都被山脉包围,帝国在一些关键山口建设了关隘。
南面又是亚马逊大森林。
得天独厚的地形,加之都城又叫长安,和秦汉的关中平原非常相似。
这片平原分为四个省;
东面的济川省和岭东省,李秀文搭乘火车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西面的豫东省、豫西省,和南部九省非常相似,他得去参观一下。
一夜无话;
次日他们办理退房的时候,发现前台正在安装一条电线。
一位身着工装的人,正在调试一个塑料盒子。
“掌柜,这是……电话?”
李秀文出言询问,他看过很多报纸,心中有了猜测。
“小哥竟然知晓?”
“我在报纸上见过报道,帝国在有线电报基础上,研发出可以千里传音的电话。”
“对,这确实是电话,蓝田研究院经过这两年的试验,已经可以大范围开放给民间使用了。”
电话;
和电报的原理完全不同。
科技研发,最耗时间的是排除错误选项,虽然冯瑞科对电话只懂一点皮毛;
却也给蓝田研究院提供了正确研发方向。
事半功十倍。
“以后若是家家户户都安装,那不是随时都能通话?!”
李春听两人交谈,用手指去戳着话机的拨号盘。
“哈哈,小哥的想法很好啊!”掌柜大笑一声,然后指着话机说道:
“开户费,两千华元!我也是店里有需求才安装,”
“呃,当我没说。”
李秀文对这个价格,没有奇怪,任何事物一开始肯定是很贵的。
“随着技术再发展,价格肯定会降低;李兄,你说的户户安装也是可能的。”
“嗯嗯,还是秀文看的远。”李春一脸期待的说道:
“东部十省,不知道时候才能安装。”
这时;
一直在安装的工作人员搭话道:
“我们电信局已经沿着大西洋铁路建设电缆,很快的……”
“真是期待啊!”
工作人员这时候在拨号盘按数字,上面的数字圆盘一圈一圈的转。
“掌柜,已经通了,这是贵店的号码,每月去电信局交月租就行。”
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一串数字。
“好嘞,谢谢小哥。”
现在还是电话的初始阶段,但各种制度都按数十亿人口规模设置。
比如区号;
前面两位区别王国,中间两位区别省份,后面的号码就是省内编号。
掌柜在兴奋的尝试拨号中。
李秀文拉着李春出发去火车站,感叹道:
“我们东部十省电报才刚布局到县城,这又发明电话了!”
“电话是有钱人才能用,我们使用电报就行,便宜方便。”李春这个话痨,又开始滔滔不绝说话:
“听说洋鬼子那边,连电报都要有钱人才能打。”
他突然想到什么,似开玩笑的说道:
“秀文,传说有一种无线电报,现在只有军方能用;以后会不会有无线电话啊,哈哈?!”
“呃……”
李秀文认真的点点头:“还真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