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与来时一样,在阿拉斯加中途加油休息了一个小时后。
抵达三藩市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五点。
车队已经在私人机场等着了,坐上劳斯莱斯回到了酒庄。
交代了迪莉娅与湾流宇航公司联系一下,将湾流3送回去保养一番,顺便刷上涂装。
可当到了晚饭时间,却发现家里只有小妹一个人在。
“咱爸、咱妈他们呢?”
坐在餐桌前,徐瑾言打着哈欠问了一句。
“咱爸回国办退休手续了。
咱妈和大哥一家子搬去马里波萨了。”
小妹的面前依旧是一大盘子沙拉。
一边啃着草一边说道。
“回国怎么不跟我说一下呢。。。”
徐瑾言一拍脑门。
自己只顾着带王洛溪度假潇洒,却忘了老徐头答应好了要退休的。
早知道,应该打个电话说下,用湾流3送老徐头回去了。
“你去英国了呗,又联系不上你。”
小妹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好吧。。。”
既然木已成舟,徐瑾言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兄妹两人默默吃着晚饭。
吃了晚饭,徐瑾言直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洗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舒服的衣服,直接上床睡觉。
第二天就是周一,之前请的假已经到期,自然得回学校上课。
“你怎么自己一个人跑了,也不跟我说一声!”
刚坐下,旁边艾丽莎抱怨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跟你有什么好说的,喊你去做电灯泡吗?”
徐瑾言不在意的回了一句。
“电灯泡是什么意思?
跟我说说,王室订婚怎么样?”
艾丽莎自然是不懂电灯泡是什么梗。
不过她更在意的是王室订婚仪式的排场。
拉着徐瑾言不断的问东问西。
一天很快过去,放学后,徐瑾言想起昨晚小妹说的。
徐母和大哥一家搬到了马里波萨。
再加上沃伦伯克德说半个月就可以开工,这已经过去差不多十天了。
自己怎么也得去看看。
便直接让莱恩开上直升飞机,直奔马里波萨。
还未降落,徐瑾言在空中就看到马里波萨庄园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平静。
偌大的庄园里,一望无际的丘陵和平原上有好几拨人好像在测绘着什么。
“老二回来了!”
刚落地,大哥徐瑾文就看到了这架直升飞机。
上前揽住了徐瑾言的肩膀。
“嗯,回来了。
这才几天,就这么热闹了?”
徐瑾言点点头,看向远处正在测绘的几波人。
好奇的问了一句。
“走,去屋里说。”
大哥也不解释。
反倒是直接拉着徐瑾言进了别墅。
“小叔子回来啦。
我给你们泡茶去。”
刚进屋,就看到了嫂子淑芬正在看电视。
嫂子笑着打了个招呼,就起身去泡茶。
“你不在的这段日子。
我跟克里找了五六家农业、畜牧和托管公司,方案都在这。
之前联系不上你,就先让这几家公司派测绘员来测土壤和地块边界,
这是他们提的方案,我将几份方案汇总成一份我认为更符合农场的图纸。
来,瞅一瞅。”
兄弟俩来到了书房后。
徐瑾文将桌子上摆着的一大堆图纸,抽了几张出来铺开。
“这不挺好的嘛。
具体怎么说的,是承包托管还是租赁?”
徐瑾言大致看了看。
偌大的二十万英亩,被划分成了好几个区域。
最大的一块在西部,因为地势平坦,再加上水源从土地中间穿过,所以标注了农业用地。
根据旁边一份农业公司给出的建议,有西兰花、生菜、胡萝卜、西红柿、瑞士甜菜、羽衣甘蓝等高价值蔬菜。
以及车厘子、蓝莓、树莓、牛油果、柑橘、石榴薰衣草、紫锥菊、薄荷等,看起来都不是收益低的产物。
中部丘陵比较多的地块,划分给了畜牧。
看图上标注的数据,这个五万英亩的地块,居然可以养一万只安格斯牛。
剩下最好的几千英亩位置,则是标注了葡萄。
看起来跟自己在帕纳的酒庄一样,未来可以用来给酒庄酿酒,或者供应给其他酒庄。
而东部,也就是紧邻着内华达山脉的地方,虽然也有不少平原地带,不过都安排给了杏仁、开心果、核桃等坚果树种。
整片二十万英亩的土地,看起来已经是物尽其用。
方案是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如何管理,以及收益了。
“两个方案都有。
租赁的话,最方便简单,我们直接把土地打包给农业、畜牧公司就行了。
什么事情都不用管、不用做,也不需要承担风险和成本,只需要每年收取租金即可。
不过因为前期需要开垦土地,投入相当的大。
所以合同年限也比较长,起步就是二十年,前几年租金会比较少。
按照合约,前五年是开发期,租金是固定的打包价,每年200万美元。
从第六年开始,土地都整理好了,进入丰产期,租金来到400万美元。
虽然光西部那10万英亩蔬菜地,按加州当前行情有些低估,不过得考虑他们前期大量的投入。
这样算下来,前十年我们什么都不用管,就到手三千万。
这是一条绝对稳妥、不操心的路子。
十年后,租金会根据市场进行调整,预测地租每年起步就有五百万。
以二十年算,总收益打底8000万,或许会更多。
二十年后,对方有优先续约权,具体的租金再谈。
如果是承包管理,就比较麻烦,而且风险也比较大。
前期的所有工作都需要我们自己做,这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土地清理和平整、灌溉系统、道路、仓储、运输等设备,还要购买农业机械、种苗、肥料、牲畜采购等。
第一期开发成本起步就得三千万美刀以上,这简直就是烧钱。
如果想达到完美理想的情况下,全部开发完毕,五千万美刀估计也只是个打底的数字。
这个数字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
不过好在管理公司会出人手每年进行维护、采摘、收货。
这样我们能省下不少人收,也不愁销路。
第一年基本上是净亏损,第二年初步可以靠着成熟快的蔬菜拿到一些利润,但不多。
而且具体的收益,需要看市场情况。
第四年,整个农场全部开发完毕,抛去所有成本和税负,收益或许能达到一千万。
看起来很不错是吧,可算上之前的投入和日常开支、维护,这个数基本上只能算收支平衡。
七年后,随着价值最高的坚果树陆续成熟,庄园的收益会来到黄金期。
我找了加州农业协会的人,他们给了1980年的报告。
结合中央谷地蔬菜、坚果、葡萄的农场数据,测算出我们盛产期纯利平均就是1400到1600万。
咱们的地块有大量的水源,比他们的条件要好得多,保守起见,取个中间值,1500万绝对没问题。
当然,好的年景会更多,两千万一年也不是不可能。
简单算一下的话,基本上前三年因为大量的投入,几乎没有任何利润可言。
我们需要坚持到第四年,才会有微薄的利润。
要等到七年后,就能见到真正的回头钱了。
这还是理想情况下,如果遇到市场、天气、技术、意外等问题,收益会打个折扣,甚至完全没有。
但老话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好处也很明显。
乐观估计,二十年下来,总收益刨去所有成本,两个亿的利润也不是不可以期待!
虽然比收租累、麻烦,前期支出多,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可收益却要多的多。
要是真干成了,这可就是咱们老徐家自己打下的又一份江山!
比收租子,有成就感多了!
怎么样,你倾向哪个方案?”
徐瑾文介绍完,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深吸一口气,身体微微前倾,紧盯着着徐瑾言那灼灼的目光里,带着一种创业者特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