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志鹏和薛涛都受伤了,上小岛上居住也很有利于养伤。
不过他们和周家想的一样,觉得一定要离岸边近,好方便有有危险来临时,坐上小船向外逃命!
他们在军舰上的空间非常狭窄,空气潮湿,泛着霉味。
等真正踏上小岛上生活的时候,顿时觉得连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这里有倭人盖好的房子。
倭人也没有资源,便都是利用小岛上的树木和石头,直接盖成木头小屋。
军舰上的人住上去后,也只是稍加修改,便能居住了。
志鹏他们分的便是最靠近外边的一间木头小屋。
这里本身是值班所用的屋子,很破败。
这座小屋原本是倭人值班用的,早已破败不堪,四处漏风。
木头墙壁斑驳脱落,屋顶的茅草也稀疏得可怜,雨水能轻易地渗透进来。
志鹏看着这间简陋的住所,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是被薛东和齐铭郁一起抬过来的。
身上的伤还没完全好,这破屋子,估计风寒又要找上门来了。
薛东在一旁帮忙收拾残余的杂物,动作麻利,倒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农。
虽然这房子不好,但是这么多年能够重返陆地,他心里还是很快乐的。
“这地方确实够简陋的,”雨萱也一边清理着地上的碎石,一边说道,“不过比起在军舰上好多了,至少能晒到太阳。”
她抬眼看了看外面的阳光,眼神中流露出些许轻松。
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这感觉是长期在船舱里无法体会到的。
其实说实话,母舰上虽然对平民是军事化管理,但也带着人情味。
知道大多数平民只能睡在地下几层的船舱中,空气潮湿。
甲板上便也在特定时刻开放,让普通民众上去透透风、散散气。
但是母舰上住的平民太多了,为了保证安全。
母舰上很多地方是不许他们去的,限制很严格,就是去甲板上也是一天时间中的特定时间点,过了这个时间点,想要再去,便不被允许了。
所以,住在军舰上虽然足够安全,但也缺乏自由!
要不然以前的海员经常是在海上航行半年,再在家里休息半年,为的就是平衡人在大海上的那种茫然无措的漂泊感。
薛东在薛涛的指挥下,一边仔细检查着屋子的结构,一边修补着破损的墙壁。
周舒晚和齐铭郁也来帮忙。
他们则忙着给小屋添置家具。
将从游轮上带来的休息室的垫子和被子铺好。
游轮上还有些高低床,便干脆搬下来两张。
这样,母舰上他们的住处便不用动,有什么情况,人只拼命上母舰上就行。
这间木屋内渐渐有了家的模样,不再那么冷清。
“总算有个像样点的住处了。”周舒晚舒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转头对志鹏说道:“这里虽然简陋,但比在船上强多了。至少有阳光有土地,以后还可以自己种菜。”
志鹏勉强笑了笑,虚弱地点了点头:“是啊,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就知足了。”
接下来几天,大家都像志鹏他们一样在忙着整理自己的住处。
海军有统一驻扎的地方,但也会帮普通群众修补房子,做家具等。
小岛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周家那边,则将帐篷扎在自己分属的那座小岛上,与主岛上的人遥遥相望。
能看到对方,但是又看不清对方具体在做什么!
这对有秘密要守护的周家来说,就很便宜。
他们的帐篷扎在相对宽敞的地方。
又将从游轮上带来的种植箱摆放在小岛四周,开始规划种植区域。
齐铭郁则和周江海一起搭建简易的灌溉系统。
小岛上的土地是盐碱地,种植收成不易。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好在他们在游轮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种植,现在便搬了大部分在小岛上。
对了,这座小岛,被庞奶奶起名为向阳岛。
而主岛的名字,早在他们入住的第一天,便由日晚岛改成了希望岛。
不管末世有多绝望,人们心中总要心存希望,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这是舰长对大家的期许!也是对自己的期许!
除了种植,养殖也提上了日程。
周家从军舰处兑换了一批鸡鸭蛋,准备孵化。
虽然空间里有受过精的蛋,但末世这么久了,现在的鸡鸭和以前相比,已经变异了。用岛上孵化的鸡鸭,适应性更强,免疫力也更好。
雨萱、薛东等人也帮忙采集岛上的野草,晒干备用作鸡鸭饲料。
岛上虽然有一些野草,但种类有限,营养也不够全面,他们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源。
即使鸡鸭们不确定到底吃能吃什么草,但是如这样温润的天气很可能转瞬即逝,所以他们很是努力地割草、晒草,细致地将各种草类分开储藏,为以后的养殖做准备。
同时,肖副舰长在岛上勘察地形,仔细观察着岛屿西侧较高处的一块平坦地带。
阳光充足,且较为避风,这块地,竟被倭人盖了木屋,真是暴殄天物!
他迅速联系海军,安排人员将木屋拆卸,语气坚定不容置疑:“这块地,我们要用来种地!”
得到命令的海军效率极高,没一会儿功夫,那几间简陋的木屋便被拆得七零八落。
肖副舰长看着空出来的平地,心中充满了期待,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里种出丰收的景象。
可眼下最大的难题是土壤,岛上的土壤贫瘠,根本无法种植。
他转身望向不远处停泊的母舰,种植区有土,但是土不够多,但事已至此,只能勉强用了。
他便吩咐海军从母舰上把种植区的土挖过来一部分。
周舒晚知道后,便和齐铭郁商量了下,找到肖副舰长,说愿意将自家游轮上以前囤的半吨种植土献给军方。
肖副舰长简直喜出望外,他原本打算从母舰上调拨土壤,那可是费时费力的工程。
母舰上的种植是绝对要继续坚持的。
但是两个地方都需要土壤,土壤如今便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了。
如今周舒晚送来半吨土壤,简直是雪中送炭!
他急忙派了一支小队将土壤运送到那块平坦的土地上,准备开始初步的试验性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