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月十五,怀吴各地举行英灵大祭之后,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不断传来,似乎是那些逝去的英灵,真的在保佑怀吴:
七月十七,入侵怀南州的齐军主力数万人,被十几万怀吴军压缩进了距离怀水入海口不足五十里的一座孤城之内。
这座孤城,此时早已没了什么怀吴之人,更无什么粮草补绐,就是一座曾被齐军屠过的死城!
七月中旬初,因为齐楚两军的主动撤离,怀吴军终于是收复了怀北州全境。
随后,秦浩抽调又三万人北上,使得攻宋兵力达到十万人,另外又抽调三万人进攻楚国的怀北之地
同时,又抽调十二万人大举南下,支援怀南州。
截到到七月末,除了那数万齐军困守的那座孤城外,怀南州全境也基本全部收复了。
等到了八月,怀吴军又从怀南州抽调十万人,大举南下,支援江北州,另抽调三万余人攻入楚国的怀南之地。支援楚国的奴隶起义军,使得怀吴军在楚国怀南地区的兵力达到十几万人,其中主力军数万人。
八月上旬过半,怀南州那数万被围齐军,在断粮数天之后,终于是选择了投降,随后,又有数万怀吴军主力南下,进入江北州。
等到了八月中旬初的时候,江北州也有六成的区域成了安全区。
与此同时,怀吴境外的好消息也是接连不断:
首先就是宋国战场。
在赵、魏、齐、怀四国共同攻击下,至七月下旬过半的时候,宋国最后一支成建制的抵抗力量终于是被消灭了。
宋国宗室的几位王子与公侯,也是或死或降,再也没有敢于抵抗到底的了。
也就是在宋国最后一支成建制的抵抗势力被消灭的前夕,魏王卫竹传书天下,邀天下诸国使臣齐聚国都安梁,商讨罢兵休战,重归和平之事。
很快,他的这一邀请就先后得到了赵、怀、秦、齐、楚、燕、赿等国及周天子的回应。
七月末,战争虽然还是在进行着,但各国的使节已经马不停蹄的向安梁城赶去了。
在四国瓜分宋国的过程中,谁也没有想到,怀吴竟然也分了一杯好大的羹,获得了一成半的人口与土地。
在齐国战场,齐国的内乱终于演变成了内战。
姜氐家那族毕竟是近千年的王族,底蕴深厚,又岂是田氏家族可以轻易所能取代的。
很快,数支打着清君侧旗帜的齐军发动了叛乱。
渐渐的,这些支持姜氏王族的叛军就达到了数十万人。
而进攻齐国的赵魏联军也很快就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很显然是想来个坐山观虎斗。
在楚国战场,楚军已经旦几乎完全被魏军赶出了怀北之地,就是怀南,也有近十个县被怀吴军攻陷。
反倒是其境内的奴隶起义军,由于大量的楚军主力被调回了国内,其燎原之势已经被完全逆转,甚至开始有了收缩的迹象。
但短时间内,在清江以北,楚军已经很难再重新对怀吴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了。
此外,秦军的进攻异常的凶猛,原蜀国故地的九成县府已经被其攻占。
为了抵御秦魏两军的进攻,镇压奴隶起义,进攻怀吴的楚军不得不大量回援国内,其剩余的也绝大部分转为了守势。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诸国使者于八月中旬初齐聚魏都安梁,展开了激烈的争吵,或可称之为和谈。
经过近十天的讨价还价,周天子与魏、赵、秦、楚、齐、怀、燕七国达成合约:
一、项凉需自去帝号,仍旧与其他诸王一起继续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而周天子也需放弃对直属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只能直接统治洛邑一座孤城,周国原有区域,由秦魏两国代管,托管区域比例为四比六。
二、将引起两次诸国大战的元凶,定为了宋国。
也就是说诸国之所以会参与这两场诸国大战,完全是中了宋国的奸计。
因此,其国土与人口也将正式由魏、赵、齐、怀瓜分,分配比例分别为:五成、两成、一成半、一成半。
三、赵国需归还燕国国都,并停止攻燕,同时两国互换十几个县,使得赵国获得出海口。
四、赵国需归还大部分攻占齐国的郡县,只保留其北部十几个县,以用于扩大赵国的出海口。
五、楚国需将全部的怀水以北之地割让给魏国。
七、楚军应全部撤出怀吴境内,同样的,怀吴军也应全部撤出楚国怀水以南区域,并放弃对奴隶起军的支持。
八,楚国需将已经被秦军攻占的原蜀国郡县全部割让给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