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现代时空。

“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点要清楚。”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又是我们的敌人?”

“纵观历史上的各大变法,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搞清楚这件事。”

“而后,还有一句话,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那么问题来了,是底层的基层官员人多,老百姓人多,还是中层和上层的官员人多?”

“又或者,说是你皇帝一个人多?”

当然是底层的人多,在座的众人默念了这么一句话之后,都相互看了看,发现大家都是如此。

“所以,在变法这件事情上,是不关乎什么封建制度、封建主义、还有资本主义等等事情的。”

“你想要成功,那你就必须笼络底层的基层官员和底层的老百姓。”

“你不笼络他们,去笼络中层的官员和上层的官员有什么用?”

“真正做事的是他们吗?执行变法的是他们吗?”

“都不是,那你凭什么去笼络他们?他们为你变法做出了什么?”

“或许说,他们没阻碍你的变法,你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扩大科举的名额?改革科举的制度?整顿太学?”

“这就是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的取士之法。”

“但实际改变了什么吗?能读书的,都是家里小有资产的,或者说干脆就就是寒门。”

“家里没钱,没余粮的,敢让孩子去脱产读书么?”

“就如前面所说,现代的孩子读书,都要夫妻两人才能让一个孩子脱产二十年左右。”

“工资稍低点的,还要让父母的父母救济!”

“真以为脱产这两个字是很轻飘飘的?”

“穷苦的底层,才是人数最庞大的一个人群!”

“所以你仔细的看王安石变法,看着是利国利民,但是一点也不切合底层的实际!”

“真正的实际是什么?秦国的军功爵制度!”

“在我看来,这就是开天辟地的一个制度,真正的让底层人,只要努力拼杀,就能搏得一个前程!”

“大秦、大汉有多少的贵族和世家是这样起来的?”

“弘农杨氏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们的祖宗杨喜,努力拼杀从项羽的身上搏得了一条大腿。”

“然后直接就此登上另一个阶层。”

“王安石变法,改革了那么多的东西,但阶层变动了吗?”

在冯建看来,这就是变法中最核心的点,只要有这个点在。

你不管改革了什么,或者说变法了什么,只要能有让底层阶层变动的点在,那成功的几率直接大大的提升。

不然的话,你改革的再多,其实屁用没有。

底层老百姓直接漠视着你的变法。

而基层的官员,更是会抱怨,直接出工不出力。

没有动力在,别人凭什么执行你的变法政策?

“古代的马车能跑动起来,是因为有马这个动力。”

“而现代的汽车,能跑起来,也是因为有着燃油这样的动力。”

“努力的工作,更是有着工资的动力。”

“就像一个笑话说的,月薪一万,公司就是我家。月薪三万,老板你说啥就是啥。”

“月薪十万?”

“对不起,老板,我不是死士!”

话音落下,在座的众人都一下子轻笑了起来。

虽然很好笑,但确实是这样的,没有动力,谁给你做事呢?

每个月累死累活三十天,结果工资到手两千块,谁还有动力?

“所以,你想把变法完美的执行下去,那就必须提供庞大的动力!”

“你想让谁给你做事,那你就必须给他提供动力!”

“让员工做事,那就给他发工资!让底层的官员做事,那就给他爬升的阶层。”

“而想让底层的老百姓给你做事?就如军功爵制度,直接让他们疯狂!”

随后,冯建讲起了自己在体制内工作时的感触。

“底层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傻的!”

“可能他们不懂什么政策,也不懂那些什么弯弯绕绕。”

“但是他们都无师自通一个点!那就是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

“没好处?谁特么给你干?”

“没好处的事情,别人就算去工地一天搬砖,虽然累,但也还能拿到几百块钱。”

“所以别人凭什么给你干?”

“就像是现在基层的很多骗子都懂得这个道理。在骗人之前,他们都会送一些鸡蛋和粮油。”

“等你进来了,才开始宰猪。”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这是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记载的一句话。 ”

“后世的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而在《道德经》中,后面其实还有两句话。”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

“你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你想要彻底的灭了他,那你就必须先学他。”

“对这句话贯彻的最好的,就是汉武帝!”

“想灭了匈奴,那就直接把养马政策改革,大范围的学习匈奴人养马。”

“所以,古人很早就懂得这些道理。”

“但...总有人死抓着那叮点的利益不放,什么都想吃,结果到最后,什么也吃不着!”

说完这些,冯建顿时感觉口干舌燥,立马拿起茶杯大口喝了几口。

“这种事情就是古今中外通用了!王安石变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想要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

“想法很好,但他的脑海里,似乎只有宋朝这个朝廷,而没有其他的任何一个人或者阶级。”

“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改革的再多,可最后直接失败!”

苏轼听完这句话有一些不解,思考了一会儿后,眉头微皱的说道:

“可这是为了改变大宋啊,为什么那些人不理解呢?”

这个时候的苏轼还没正式进入朝堂,只是在地方上打转,所以许多的事情还没接触。

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是站在反对派那边的。

“你或许忘记了一个事情,或者说压根没在意!”

“大宋、朝廷、王朝,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是由皇帝?还是由那些官员组成?”

“如果你要说是由他们组成的,那我现在可以马上组成一个王朝!”

“刚好我们这里人还是比较多,八个人,皇帝、丞相、六部都有了!”

冯建随后每个人都指了指,给他们安排了一个身份,给苏轼安排了一个丞相的身份,并且最后,还像模像样的给自己安排了一个皇帝的身份。

“现在好了,我是皇帝了,你也丞相了,他们都是六部的官员,我们现在王朝正式成立!”

“可又有什么用呢?!”

“真以为说是皇帝就是皇帝了?说是丞相就是丞相了?”

随后,冯建表情淡漠的看着苏轼,缓缓的说道:

“这片土地上,最早是夏朝,随后是商朝,再之后是周朝、秦朝、汉朝、晋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很多,但这片土地依旧在我们的脚下!”

“而底层的老百姓依然是我们,可这些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的朝代呢?”

“已经随风消逝,只留一点信息,让我们在这里随意调侃。”

“所以,组建王朝的,组建朝廷的,组建国家的,不是那少得可怜的少数人。”

“是底层那庞大的多数人!”

李恩凡撇了苏轼一眼,发现他此时的表情有些懵,完全呆愣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每次历史大的方向改变,总是底层的那多数人。”

“因为他们有着调整王朝方向的庞大力量。”

“所以,不管做什么大事,或者说想要有什么大的改变。那永远是脱离不开他们的!”

随后,李恩凡又开始从另一方面讲述:

“现代有一些人其实对科举是很无感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科举是很好,但是有一个问题,科举只是完全的打开了寒门向上的一个阶梯!”

“底层?只能说窥见了这一条路,但想走上这一条路,只能说千难万难。”

“而寒门,是落魄的贵族和世家,不是底层那些老百姓。”

“所以在古代,明明出现了科举这样一个看似开天辟地的一个伟大举措,但封建王朝的内核为什么会没有变?”

“封建王朝的那个内核,还是那样的内核!”

“而从汉朝到唐朝,再到明朝和最后的清朝。”

“科举看似一步一步的放开了某些限制,从举荐到报考,再是糊名等等,为什么封建王朝的内核还是没有变呢?”

“因为它只是统治阶层手上的一个工具罢了!”

“这个工具统治阶层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让它怎样,就让它怎样!”

“所以,科举看似开天辟地,但和汉朝的察举从最根本的内核上去看,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王朝,依然还是逃不过历史的周期律。”

“并且,王朝最后的结局,还是崩塌!”

“所以,很多事情,内核不变,表面看似改变的再多,都只是表面繁华罢了。”

“古代的科举也就像是王安石变法一样的事情。”

“给了中层的一个机会,但底层有机会吗?很难,可以说依然还是没有机会。”

“所以只要想一想为什么宋朝的科举那么兴盛,宋朝整体环境却看似那么的萎靡?”

“因为科举从来没真正的放开过一次!”

听到这句话,苏轼脑袋一转,看着李恩凡期待的问道:

“放开?怎么放开?”

李恩凡眨了眨眼睛,缓缓的吐出几个字后说道:

“义务教育!让全天下的所有人都能读书!”

闻言,苏轼顿时沉默了下来。

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整个中层和上层,还有皇帝,都会阻止!

而李恩凡也知道,在封建时期的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因为那些人不会放开民智。

从这一点来说,科举只是一个和察举类似的工具,真没冤枉它。

所以为何我们的历史上,有那么多开天辟地伟大的政策,却没有一个王朝能永久的存续下去?

因为内核,是始终都没有变的。

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觉制和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这是我们古代五个阶段的选官制度。

看似不同,每个制度都能说上一大堆的东西和其他的几个制度相比较。

但他们的内核,仔细的想想,有改变吗?其实都是没有变的。

为统治阶级服务!

这就是它们的内核!所以察举、科举,都是一样的,看似很美好,但也只是给了统治阶级更多的选择罢了。

或许说,是为了更好的为统治阶级服务!

不再是世卿世禄制那种世袭,威胁着皇帝这个最高的存在。

也不是九品中正制,那种王朝整个上层全部固化,让王朝渐渐地没落。

所以,有些制度看似很好,但其实认真的想想,真没什么差别。

“所以你相信的是群众史观?”

这时候有人开口询问着李恩凡。

“群众史观?”

“就是人民史观!”

“是一种肯定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突出作用的唯物主义史观。它强调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的劳动和行动创造的,而不是由个别英雄或精英决定的。?”

冯建补充的说道。

“当然,不然的话,为什么古代的那些看似繁花似锦的政策和制度,都会慢慢的走向没落呢?”

“因为他们从来不把目光投向最底层那庞大的人群。”

“到了王朝的中后期,那些人压迫的越来越狠,而上层漠视着那些人的压迫。”

“底层的那群人,就会用脚投票,直接决定着历史的走向。”

“或者说,直接决定王朝的崩塌。”

“真要是吃的好,穿的暖,住的好,有人会跟着造反?”

“为什么会跟随者那些精英或者说英雄造反?”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吃不饱了!”

“不然的话,黄巾起义,张角再怎么厉害,背后的世家再怎么鼓动,也不会有几十万人直接举旗。”

“而太平天国,也不会仅仅只是靠着一个虚无缥缈的理由,让底下的大多数人跟随。”

“所以,历史本来就是由人民决定的!”

......

【pS:明天一号,休假一天,调整一下。想一想后面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写。】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不让江山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寻唐问宋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玄幻长生:从质子到无敌至尊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