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玄黄丹阁的广场上,断天门众人刚刚与慕容世家的人起了冲突,心情正有些郁闷。不过,当玄黄丹阁副阁主吴道子现身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瞬间吸引。
吴道子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衣袂飘飘,仿佛仙人临世。他脚踏云阶,缓缓落在高台上,台下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汇聚过来,原本嘈杂的广场瞬间安静得针落可闻。吴道子面容清癯,目光平和而深邃,扫视全场后,双手微微抬起,声音清朗地说道:“各位来自五湖四海的道友,欢迎莅临玄黄丹阁,共赴此次万丹盛会。”
孙福忍不住低声嘟囔:“哇,这副阁主看起来就像个老神仙似的,讲道肯定很厉害。”赵猛在一旁轻轻捅了他一下,“别说话,认真听着。”
吴道子微微颔首,开始讲道:“丹道一途,源远流长,追溯其根源,乃上古时期,先民为求长生、祛病痛,于天地间探寻灵物,以火炼之,始有丹药雏形。”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仿佛带着一种魔力,将众人瞬间带入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
王小虎听得入神,脑海中浮现出上古先民在简陋的山洞中,架起火堆,小心翼翼提炼丹药的画面。聂娇娇则微微皱眉,若有所思,似乎在思索着丹道起源与如今修行的关联。
吴道子接着说道:“炼丹如治国,药材为臣民,火候为政令。政令得当,臣民各司其职,方能国泰民安;火候精准,药材相辅相成,丹药方能成。”他妙语连珠,比喻生动形象,让原本晦涩难懂的丹道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这比喻绝了啊!”孙福忍不住小声赞叹,“我一直觉得炼丹复杂得像一团乱麻,听副阁主这么一说,好像有点眉目了。”
赵猛瞪了他一眼,“就你之前那迷糊样,能听懂才怪。别打岔,继续听。”
吴道子讲述起炼丹火候的掌控时,神情越发专注:“火候分文武,文火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用于慢养药材之性;武火似雷霆万钧,势不可挡,以催发药力交融。何时用文,何时用武,其间分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说着,他双手在空中比划,仿佛在模拟炼丹时的火候变化。
王小虎一边听,一边在心中默默揣摩,觉得自己对火候的理解又深入了几分。他转头看向聂娇娇,只见师姐也是一脸专注,轻轻点头,显然也有所领悟。
讲到药材特性时,吴道子更是如数家珍:“比如这千年人参,性温和,主补元气,但其生长于阴寒之地,采摘后需以阳火稍炙,去其阴寒之气,方能发挥最大药效。又如那五彩灵芝,生于灵脉交汇之处,吸纳天地精华,其性极烈,入药时需辅以清凉之药调和。”
孙福眼睛越睁越大,忍不住嘀咕:“原来药材还有这么多讲究啊,我以前还以为只要一股脑丢进鼎里就行呢。”聂娇娇听到,轻声笑道:“福娃,你要是真那么炼丹,估计炼出来的不是丹药,是‘毒药’,能把人毒得七窍冒烟。”众人听了,忍不住低声轻笑。
随着吴道子的讲述,他从古老的丹道传说,讲到近代丹道高手的传奇经历,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丹道哲理。台下众人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丹道的浩瀚海洋,尽情遨游。
“曾经有一位丹道大师,在炼制一种顶级丹药时,连续失败了九十九次。旁人皆劝他放弃,可他坚信自己的方法没错,只是火候的细微差别尚未掌握。终于,在第一百次尝试时,他成功了。那丹药出世时,霞光万丈,引得天地异象。此乃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之果。”吴道子讲述着这个故事,眼神中满是对前辈的敬仰。
王小虎听后,心中深受鼓舞,暗暗发誓,自己在炼丹之路上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李轩微微点头,对身边的弟子们说道:“看到了吧,丹道一途,没有捷径,唯有不断钻研,才能有所成就。”
三天的讲道,在众人如饥似渴的聆听中,如白驹过隙般飞逝。吴道子最后总结道:“丹道之妙,存乎一心。需各位用心去感悟,用实践去验证。希望各位在此次万丹大会中,皆有所获。”
讲道结束,众人却依旧沉浸在吴道子营造的丹道世界中,久久回不过神来。孙福率先打破沉默,伸了个懒腰,感慨道:“这三天就像做了一场梦,感觉自己一下子懂了好多,以前那些怎么都想不明白的问题,现在好像都有了答案。”
赵猛也点头赞同:“是啊,副阁主这三天讲道,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现在就想找个地方,好好把这些知识梳理一下,再尝试炼制几炉丹药试试。”
聂娇娇笑着说:“大家都别光说不练,赶紧找时间消化这些知识。小虎师弟,你有什么想法?”
王小虎目光坚定地说:“师姐,我觉得副阁主讲的很多内容,对我启发很大。尤其是关于炼丹时对自身与药材融合的感悟,我好像抓到了一点关键。”
李轩欣慰地说:“看来大家都收获颇丰。接下来,我们利用玄黄丹阁的资源,好好提升自己的丹道修为。不过,也别忘记之前与慕容世家的冲突,万丹大会上,说不定还会有交锋。”
众人想起之前慕容世家那年轻人的嚣张模样,纷纷握紧拳头,眼中燃起斗志。“大师兄放心,我们一定不会给断天门丢脸,在万丹大会上,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王小虎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于是,断天门众人带着满满的收获,各自寻找安静的地方,开始整理思路,准备将吴道子讲道所学,融入到自己的丹道修行中,同时也暗暗期待着万丹大会上与慕容世家的再次较量,一场龙争虎斗,似乎正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