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霄瞬间皱眉,元盛有妻子还谈什么嫁给元盛?
元盛在雁门郡时,因为涂海的关系,他远远见过这个少年,气宇轩昂一表人才。
不但长相英俊,还文武双全,很有才华,也难怪女儿会动心。
但是那又怎样,元盛已有妻子祝氏。
自家女儿还想仗势欺人不成?
陆云霄提笔回信,回绝了这门亲事!
如果元盛为了依附权势,而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他反而看不起元盛。
陆云霄不禁想到自己的原配妻子。
他现在的妻子是续弦,是他的表妹。
原配妻子是户部尚书之女关代容,代容贤良淑德又不失灵动,尤其一双眸子,她抬手轻抚鬓发时,皓腕凝霜雪,指尖若春葱,不经意间的动作却比画中仙子还要灵动三分。
代容是九重天上遗落人间的明珠,璀璨夺目,举世无双 。
可惜英年早逝。
陆云霄看着天上明月,陷入沉思。
……
距离元盛完成与西辽的比试,已经过去了二十天。
元盛第二天下午便回到国子监继续备考会试。
他一回去,便受到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
尤其书院里那些曾经的贵族,曾经看不起元盛上古身份的学生,比如徐建明沈云舟等人。
对元盛十分殷勤。
元盛一进入书院,就被学生们抬了起来。
“元盛,你可是我大乾的功臣!”
“你太给我们国子监争气了,那个西辽的盆奴,说的如何天才,如何精通算学,但都不是你的对手!”
“是啊,元盛,如果没有你,我们国子监这次可肯定丢脸了!”
“元盛,真是没看出来,你竟还精通武术,文武双全啊!”
“狗日的西辽,平日里欺负我大乾子民,你把那个嚣张的述律双刃的脑袋砍下来,实在太解气了!”
“西辽王子的脸都绿了,哈哈哈,我在台下看得太爽了!”
同学们一边传递元盛,一边跟元盛说话。
要知道国子监的学生,很多都已经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四十多岁。
但这件事太振奋人心,所以大家忍不住做起人梯,将元盛传递起来。
李博士更激动,他追寻数学真理,又没有盆奴的天赋,如今有元盛在,肯定能提高整个大乾的算学水平。
李博士已经将元盛做的那几道题整理出来,“元盛,你看,我已经将它们整理成册,你以后有时间,可得给大家讲讲算学课啊。”
元盛被放到了地上。
元盛也没有谦虚,“好,李博士,每个月初一,我讲一堂算学的公开课。”
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元盛已经证明他的算学实力比李博士强太多了。
这时候再说什么恭维李博士的话,倒像是嘲讽。
李博士听到元盛答应了,高呼:“谢谢你,元盛,以后你就是我的老师。”
“李博士,使不得。”元盛要准备会试,没有时间当李博士讲课,即使有一些空余时间,还有元家的生意,以及管理元家的布局,正在进行的发明。
李博士当元盛谦虚,“元盛,你千万不要谦虚,你算学比我强,你就可以当我的老师。”
元盛想了一下,他想未来在大乾发展出自己的科学团队,算学的普及是其中重要一环。
李博士这个人呢,虽然谈不上多好,但是对算学的热爱倒是很真实。
元盛说:“这样吧,李博士,我私底下对于新的算学知识编了一本书,你有时间可以先看看。等我参加完科举,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再进行深入的算学讨论。”
李博士听到元盛这么说,双眼亮得跟灯泡似的,深情款款看着元盛。
元盛鸡皮疙瘩差点起来,但是他知道,李博士是透过他看数学,那是对数学的极致热爱。
李博士道:“太好了!”
随后也不管是不是当着国子监的学生和老师,就要对元盛行拜师礼。
元盛赶紧将人扶住。
国子监祭酒齐弘扬也走到元盛身边,拍着元盛的肩膀,笑道:“好啊!好啊!好!”
随后,齐弘扬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对元盛进行表彰。
经过这次与西辽的比试,元盛已经用自己的才华获得了所有师生的热爱与崇拜。
这些人未来也会步入官场,或早或晚,都会成为元盛的人脉。
二十日后,内务府已经按照赵晋的吩咐,将一处最好的宅子,经过修葺装饰,分给元盛。
分给元盛宅子这事,弄得相当有规模。
赵晋要让天下人知道,他欣赏元盛,他赏罚分明。
他也要安抚天下读书人和武将。
元盛的宅子,安定侯府在京都内城西北,北倚玉溪河漕运枢纽,南望宫阙巍峨,东邻摘星楼,西接州桥夜市,皇苑贵地环绕,尽显尊荣。
可以说是京都最好的位置,在朱雀大街上,住在附近的都是王公贵族。
安定侯府朱漆大门配鎏金门钉,安定侯府三个字更是赵晋御笔所写。
穿过垂花门,金丝楠木回廊环抱着中庭,西域琉璃宫灯悬于廊下,光影流转。
正厅大理石砖铺地,沉香木立柱雕缠枝莲纹,柱头嵌夜明珠。
紫檀屏风镶满翡翠、玛瑙,拼出 “百鸟朝凤”;案上汝窑瓷瓶釉色绝美。
府院布局严整对称,前院设杂役房;中庭东西分置账房与迎宾轩。
正院 “安定堂” 踞于高台,东西配殿作书房、议事厅;后院以人工湖为中心,湖心亭九曲相连。
东岸暖阁为寝居,西岸藏书楼巍峨,南北两侧园林与练武场相映,尽显皇家御赐的华贵气派。
整个宅子加上里面的内饰,只怕价值几十万两银子。
赵晋为了彰显自己赏罚分明,可谓是下了血本。
赵晋还想赏赐元盛一个管家,以及数十名护卫,直接被元盛回绝了。
元盛立下大功,他心中清楚,拒绝赵晋,此时他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这是借着上次要往自己身边安插眼线?
即使元盛屈从,按照赵晋的小肚鸡肠,即使元盛屈从,赵晋也不会信任他。
除非元盛愿意去做赘婿,娶公主,自愿被朝堂边缘化,否则赵晋同样不会信任他。
京都的百姓们在知道皇帝赏赐给元盛的宅子是这一座时,无不高呼当今陛下英明,皇恩浩荡。
元盛对于赵晋的政治秀乐见其成。
宅子已经一应俱全,随后元盛便准备乔迁新居。
元盛的娘子祝晨曦在,整场乔迁宴自然由祝晨曦主持。
祝晨曦听到元盛的安排,内心有些胆怯。
她和元盛一样,出身乡野,没办过这样的大场面,这些达官显贵的礼节与规格她都不清楚,她能办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