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员小王正举着强光手电,踮着脚扒在一堵坍塌了一半的石墙上。好奇地往洞里面张望。
杨浩宇心中狂喜,心中默默祈祷:但愿真的是酒坛......
自打与柳青谈过想让古春参与到天坑二期项目中来并得到柳青的支持后,他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与古春谈这件事情才好。
他手中根本没有上谈判桌的筹码,怎么开这个口呢?
如果找到了能够佐证古寨春酿酒技艺的确是先民们带进来的公共财富而不是某家某户的私有财产,那,一切就好办了。
杨浩宇顾不上洞中漆黑,三步并作两步磕磕绊绊地跑了过去,所有下洞的人员也都被吸引过来了。
七八盏头灯齐刷刷地照进断墙后的石洞,洞中的景象一目了然。
是的!就是坛子!一排一排的姜黄色釉面陶坛紧贴在石壁两侧,呈长蛇状向洞内摆放而去!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杨浩宇的想象了!
他幻想过哪怕只发现一个陶坛,里面残存着些许古寨春的老酒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可是,这堵石头堆砌的断墙后,整个深不可测的洞穴内,竟然摆满了完整无缺的陶坛!
如果这些坛子都装满酒的话,最起码也会有两万斤酒体!
如此规模的古代酒窖,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也能排名靠前吧!
会不会是都空的呢?
杨浩宇赶紧给大家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让大家不要随意触碰和破坏任何东西,这才小心翼翼地翻过石墙断垣进入支洞中。
岁月在陶坛的姜黄色釉面上留下了肉眼可见的痕迹,那是恒温恒湿的环境让微生物群落聚集在缸面,赋予了它弥足珍贵的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
进到洞中后才发现,这个支洞外宽里窄,呈漏斗状,深不见底,由外及里越来越逼仄,能容下一个成人直立行走通过的洞道也就五百米左右。
前两百多米的洞道两侧靠石壁处,被人为地打凿或者堆砌成牢固水平的台阶,台阶上稳稳当当地对列摆放着近五百个大大小小的坛子,中间的通道宽约两米,比两边的台阶足足低上二十厘米左右,应该是专门用来搬酒运酒的,另外一个功能可能就是排水——若是遇见潮湿天气,洞壁两侧的潮气凝聚成水滴落下来,不至于在台阶上浸润,而是会渗透到更低的通道处,排出洞外,不至于让洞中过度潮湿。
再看那些坛子,最大的将近半人多高,小圆口大粗腰,目测最少也能盛装两百斤酒体;最小的陶坛就像《水浒传》电视剧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和武松打虎时出现的那种酒壶差不多,单手便可拿起,容量最多也不会超过十斤。
但令人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陶坛里都盛装着美酒。
它们大部分的坛口都只盖着一块打凿过的薄薄的、圆圆的黑色石板,石板下方并没有密封,轻松就可以揭开,拿强光手电一照,可以看见里面空空如也,只是坛子的内壁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就在大家感到失望时,有人发现洞穴最里侧的十几个坛子不一样:它们被泥巴紧紧地封住了坛口,走近些,还能看见封盖处外露的荷叶,基本上已经碳化了,触碰上就化作灰尘,纷纷坠落。杨浩宇小心翼翼地抱起一个稍小一点的坛子,轻轻摇晃坛体,他明显地感觉到了里面有液体在左右晃动!
杨浩宇内心狂喜不已,这真是如有神助啊!
就在这时,仔细观察着洞壁的小周,突然又兴奋地喊道,“杨总,您看!里面有好多的洞龛!”
洞龛本不稀奇,洞里每隔两米左右就凿有一个洞龛,应该是先祖们为了照明置放油灯的位置。
但当杨浩宇随着头灯射出去的光束看过去,只见洞道里侧的一面石壁上,被人为地凿出了几十个大小不一的洞龛,这显然就不是置放油灯的了,更像是神龛或者是置物龛。
走近去,才发现大部分的洞龛空无一物,仅有几个洞龛里摆放着古拙的青铜和石质酒器,还有一个洞龛里摆放着一个精美的螺钿漆盒。
这些都是三姓寨宝贵的财富啊!有了眼前的这些物件,就可以找出三姓寨的历史线索,成为三姓寨悠久历史的铁证!
杨浩宇再一次叮嘱大家千万不要擅自触摸甚至是挪动这些东西,尤其是神龛里的酒器和那个螺钿漆盒。
他激动地站在石龛前仔细地端详着那个盒子,猜想着这个并没有上锁,只是扣着一个青铜扣环的螺钿盒子里,到底珍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杨浩宇叫来随行的小周,让他再带上一个人先返回地面,联系文物管理部门,让他们赶紧派人来三姓寨进行勘察识别,另外让工程部派人下洞来,依然用石块将这个洞口倒塌的石墙修复完整,在考古人员到来之前暂时封闭此洞。
“要不要再让保卫科的人派几个信得过的兄弟负责看守?”小周考虑问题很周全。
杨浩宇赞许地点点头,“是的!保卫工作必须做到位!这是咱们三姓寨的血脉根源,在把它们完完整整地上交给国家之前,不能有半点闪失!”
小周心领神会,叫上一个同伴匆忙离去。
剩下的五六个人在杨浩宇的带领之下,继续在洞内探索。
大洞套小洞,横洞套竖洞,洞洞不一样,处处有惊奇。
但从整体来看,整个山洞里面都有恒温恒湿的特征。要知道,洞外的三姓寨当下正是寒风凛冽的正月份,而这洞里面却温暖如春,大家身上厚厚的冬装早就脱下来拿在手里,哪怕只穿着里面的毛衣,依然感觉汗唧唧的。
“这种环境完全符合洞藏酒窖的标准,最适合存白酒了!”
技术员小王的话让杨浩宇眼前一亮。他立刻想起小时候父亲曾经说过,他之所以喜欢喝古寨春,是因为它的醇厚,而古寨春之所以醇厚,就是因为用了天坑的水,还有三姓寨的山洞。
那时候的杨浩宇,压根儿都想不明白,就和山洞能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他当然知道了:发源于神农架迷魂凼阴峪河那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独特的水质,赋予了古寨春酒独一无二的风味,而三姓寨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则为古寨春酒凭添了一丝醇厚。
杨浩宇让随行的人员别忘了用粉笔沿途做标记,以免在纵横交错的洞道里迷了路,自己则迫不及待地掏出小笔记本,快速地画着草图、做着记录。
他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汉正街和薛启瑞一起,忙完一天活后回到出租屋一张一张数着毛票时的场景。
在他的构想中,天坑底部上百亩近十万平方米的平原会得到很好的保护,维持它原有的风貌和生态,人们可以在玻璃栈道上欣赏到坑底平原上的奇花异草、原始森林、露头暗河。那场景一定让人觉得自己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就像是《阿凡达》里面的场景一样。
而天坑周围的溶洞群——严格地说是东西两侧的溶洞群——因为天坑的左右两边也就是南北方向基本上没有大的洞穴,都是斧砍刀切一般的悬崖绝壁。
东西两头的溶洞群,西头的发现了保存基本完整的古代的水利系统,已经立项建成一个博物馆,而东头的溶洞——也就是他现在正在探索的,原计划是想在这里建起一个悬崖餐厅,游客们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俯瞰天坑的壮丽景色;还有溶洞酒吧,在五彩灯光的映衬下,让人们沉浸在奇幻的氛围中;而最重要的计划就是要在这里建造一个规模庞大的地下酒窖,用来储存和酿造古寨春酒,让这一传承百年的酿酒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这样一来,整个天坑民俗风情园的内容就很完整很丰富了。
但刚刚发现的那个古代的酒窖,让杨浩宇又开始担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