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用知道我前世的名字。
不要,不要计较我来这的原因。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行驶在人类文明长河之中的中华巨舰,重新拉回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条黄金水道上。
~
“他疯了!”
“谁?”
“李至刚!”
雪过天晴,紫禁城内,地面的积雪早被清扫干净。
但当李景隆和黄子澄并肩穿行在夹道中时,若有若无的风,还是把些许的雪花,带到他们大红色的斗篷之上。
“或者说,呵呵,他李至刚本就是个疯子!”
黄子澄的脸上带着几分幸灾乐祸,“十天前,从他奉旨跟老宋国公联手彻查凉国公瞒报军功一事开始,就带着人一头扎进了五军都督府的账目房!”
“把从洪武三年开始,五军都督府对西北,历年的用兵,账簿,钱粮,器械,将官军功......的老底子都给翻了出来。一个字一个字的照着兵部,户部,工部的账本来对!”
“七十八处....”
说着,黄子澄忽然停住脚步,看着李景隆,“整整七十八处,不对劲的地方!要么,是军功虚报了,要么是军饷对不上,要么是军械,要么是钱粮.....”
“另有二百十四张西北军中开出的盐引,茶引,压根就没在兵部和户部备案!”
说到此处,黄子澄压低声音,眼神之中带了几丝狂热,“盐引茶引之中,有八十张是老宋国公的部将,还有他儿子,先后在洪武十三年,还有洪武十八年经手的,最终去向,乃是河南...周王!”
李景隆的脸,被风吹的有些红。
他始终淡淡的看着,远处花园之中,傲然耸立的冬梅。
而当听到黄子澄所说的话之后,他的脸上忽然之间多了几分苦笑。
一份故意让黄子澄看到的苦笑。
一份让黄子澄明白,李景隆听懂了他话中含义的苦笑。
~
皇帝的目的达到了,从洪武三年开始查,因为那时候西北是冯胜说了算。
他要钱给钱,要谁升官谁升官。故旧部将,遍布西北军中,一直到今天,关系都盘根错节。
太子的目的也达到了,他让周王和他岳父冯胜暗中一系列的来往,都浮出了水面。
他们父子二人,已具备了虚弱五军都督府,收权于兵部的正当理由。
可是....这事似乎有些偏离主题了。
因为这件事最初的目的,是彻查凉国公蓝玉瞒报军功的!
但既然那父子二人的目的达到了,他们在乎主题吗?
而李景隆苦笑的背后还有一点!
那就是...李至刚在这件事上,也算是背刺了他!
一开始,他是想用李景隆这边提供的证据,狠狠的报复蓝玉对他的羞辱。
但当他明白了皇帝和太子的用心之后,便头也不回的,义无反顾的开始顺着那爷俩的思路,如疯子一般,把这些陈年旧事都翻了出来。
“老宋国公坐不住了!”
黄子澄又低声笑道,“连着三天,给宫里送了请罪折子!”
李景隆的脸上,故意的浮现出几分怒气。
其实李至刚的突然转变,是在他预料之中。
他那人,自然是凡事都顺着皇帝和太子走。
但真让李景隆没想到的是,他李至刚竟然借着如今手中的权柄,跟东宫一系的官员合流了!
甚至可以说,跟整个文官系统合流了。
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皇帝和太子主导的,收兵权打压勋贵武将这件事上,所有文官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凉国公,昨儿在太子爷那,跪了一个时辰....”
突然,李景隆打断黄子澄的话,“那甘州六卫的人呢?”
“您放心!”
黄子澄低声笑道,“该找补的功劳,一定会找补到。自然不能让有功将士受委屈!”
“哼!”
李景隆冷笑,“那可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被瞒报的军功,被扣下的军赏,都能弥补回来?”说着,他眯着眼看着黄子澄,“黄先生,这件事.....李以行我就不说了,你们....有些不地道了!”
皇帝的目的达到了,文官们的目的也暂时达到了。
可这件事,说到底是李景隆给他们的机会。
但他们却在达到目的之后,并没有投桃报李。
“呵呵!”
黄子澄讪笑两声,而后压低声音,“甘州卫的人,有功是必赏的!”
说着,他看看左右,与李景隆并肩而行,继续道,“尤其是那叫熊本堂的,那么多年的老行伍了.....呃.....二爷即将进京,西安卫指挥使也到了任期,您看....?”
“以前还真是小瞧了你们这些遭瘟的书生!”
李景隆闻言,心中暗骂。
黄子澄话中的重点,既不是秦王将在年后进京,也不是西安卫指挥使空出来了。
而是借着这个机会,在西北军中进行无声的大换血。
顺便着,把甘州六卫,李景隆的基本盘稍稍的给控制一下。
不过这样也好,正中李景隆的下怀。
“空出来的位子,能不能给我这边留几个?”
李景隆直接道,“有些当年跟着我父亲南征北战的人,这几年过的不是很好!”
黄子澄痛快的点头,笑道,“这是自然!不过,最终还是要太子爷首肯!”
李景隆不怕提,黄子澄那边更不怕荐,朱标那边更不怕用。
这绝非是愚蠢,而是在大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具体每个人的小利益,又都是不同的。
黄子澄和朱标,不怕李景隆有私心。
一个在军中份量很重的世袭罔替公爵,符合他们现在的利益。
而且,李景隆好控制!
黄子澄等文臣,需要李景隆这样一个军方的代言人。
即便他举荐了很多人,日后都能担任要职。
可这些人最终的效忠对象,一定只能是储君。
他们绝对没错,绝对不蠢...
只是他们不知道,历史的脉络.....
“人,必须得有个好身体!”
李景隆笑眯眯的看着黄子澄,心中暗道,“尤其是做坏人!”
“另外!”
黄子澄跟李景隆边走边道,“您得早点准备,明年陪着太子爷西巡的事!”
“今儿我进宫,就是为了这事!”
李景隆笑笑,仿佛胸有成竹。
“对了,再跟您个事!”
黄子澄又道,“尚礼兄,调任兵部侍郎了!”
他口中的尚礼,就是另一个东宫系重臣,齐泰。
闻言,李景隆又是一笑。
只怕李至刚这回是白忙活!
哪怕跟文官合流了,最后估计也是要为别人做嫁衣。
~~
“太子爷正跟魏国公在说话!”
李景隆刚迈步过了咸阳宫的大门,就见侍卫傅让匆匆跑来,在他耳边低语。
“哥,你先在偏殿那边等等!”
傅让也曾跟着李景隆在甘州历练过,是他的铁杆小兄弟。
他护着李景隆的身侧,低声道,“等叫您了,您再进去!”
见他神色郑重,李景隆问道,“太子爷不高兴?”
“不是.....”
突然,李景隆脚步一顿。
就见几个人,从另一处偏殿之中,探出头来,正面色不善的看着他。
凉国公蓝玉...
双刀定远侯王弼...
傻子景川侯曹震...
怀远侯曹兴。
等等,满满都是熟悉的面孔。
一时间,李景隆也有些感慨。
因为这些人,都曾是他的亲朋好友。
而现在,却是渐行渐远。
“哥!”
傅让低声道,“您赶紧进屋....”
岂料,那边的蓝玉却大声道,“曹国公,许久不见,为何要躲着某走?”
嘿嘿嘿...
昨天发多了,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