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等到只剩下朱权和朱棣俩人后,朱棣开口问道:“权弟,现在的局势怎么样了,阿鲁台真的集结了四十多万骑兵吗?”

朱权闻言点点头,不怪朱棣不相信,阿鲁台集结四十万大军,局势就不一样了,难道阿鲁台就只能从居庸关南下吗?不是,朱棣现在不想出关,恐怕阿鲁台也要逼着大明出关,这跟朱棣想的根本不一样。

朱权面色凝重地说道:“陛下,阿鲁台虽未将四十万大军全部集结于一处,但他的兵力确实不容小觑。其骑兵机动性强,且有分散我军兵力、各个击破之意。此次臣遭遇其先锋部队,便已深感其难缠。若他果真驱使大军压境,我军于居庸关虽有地势之利,然亦不可掉以轻心。”

朱棣眉头紧皱,来回踱步:“朕本欲据守关内,以逸待劳,可若阿鲁台四处侵扰,我大明边境百姓必将生灵涂炭,且若长期被困关内,于我大明国威亦有损。”

朱权思索片刻后道:“四哥,这一次恐怕不好办啊,我都从草原上撤回来了,以逸待劳也不是不行,就怕以后的日子不好过,我理解你,这算是国战了,若我们胜,压制草原二十年,若我们败,黄河以北,生灵涂炭,恐再现宋朝之时啊。”

朱棣听闻朱权之言,停下踱步,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决然:“权弟,朕绝不容许那样的局面出现。大明的江山社稷,万千子民,皆系于吾等之身,此次阿鲁台来犯,既是挑战,亦是我大明立威之机。”

朱权微微颔首:“四哥圣明,臣以为,当下当务之急,除了加固居庸关防御,还需从各地紧急调配粮草物资,以应对可能的长期对峙,同时,可传令各卫所及边军,加强彼此间的联络与呼应,一旦阿鲁台有分兵动作,能够迅速驰援。”

朱棣沉思片刻,说道:“朕亦有此考量。朕会即刻下旨,令户部全力筹措粮草,兵部统筹军备物资调配,而且,十七弟,我打算御驾亲征,你就留在居庸关统筹,如果到时候我死在了草原上,大明的江山就托付给你了,十七弟。”

“四哥,你别来这一套,要不咱们一起去,这大明江山,你托付给高炽他们就可以了,老大管文官,老二管武将,老三管锦衣卫,刚刚好。”朱权此时应该是守在居庸关,但是不知怎的就打算跟着朱棣一起进入草原,或许这就是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这.........也好吧,有你的八万铁骑在,胜算加了不止一成,那咱们兄弟就一起出去,不管前面是龙潭虎穴,咱们一起闯闯。”朱棣想了一下说道,他尊重朱权。

随后,朱棣与朱权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征事宜。朱棣亲自点将,召集朝中英勇善战之将,而朱权则回营整肃自己的八万铁骑,确保其装备精良、士气高昂。

在京城的皇宫内,朱棣召集众皇子与重臣,宣布御驾亲征之事,丘福听闻,面露忧色,上前谏道:“皇上您为万金之躯,不宜亲涉险地,可派得力大将前去征伐,您等在后方全力支持,定能保大明无忧。”

朱棣目光坚定地看着他:“朕意已决,此乃关乎大明国运之战,朕若不亲征,如何能激励将士,又如何能震慑阿鲁台,朕与宁王携手,定能凯旋而归。”

朱高煦则眼中闪烁着兴奋之色:“父皇,儿臣愿随您出征,为您冲锋陷阵,定要让阿鲁台见识我大明儿郎的威风。”

朱棣微微点头:“老二有此决心甚好,但一切需听从朕与宁王的指挥。”随后朱棣又看到了跃跃欲试的朱高燧说道:“老三,我本来想带着你一起去的,你心细如发,负责情报定能让你爹我安心,可是这关乎国运之战,我不能把你们都带走,万一我回不来呢。”

“皇上,您国储未立,若就此前往,恐伤大明国运啊。”一名文官监军说道。

朱棣看了一眼朱高燧,像是再难为情,却见朱高燧彷佛知道朱棣心头所想,说道:“父皇,立大哥吧,我随您出征,难道您和我十七叔都回不来,让我回来苟活吗?您虽然天天骂我是一个莽夫,可是我也不想以后的日子里每每回想起您和我十七叔,便心头难安。”

朱棣听到后,眼眶微微湿润,心中亦是有些动情,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好孩子,真是我的好孩子啊,那既然如此,如若朕此行遭遇不测,便有世子朱高炽继位,迁都之事就不要再提了,守住黄河防线就好,以待徐徐图之。”

众人见朱棣心意已决,且后面的事情也安排的井井有条,皆不再言语,出征的筹备工作愈发紧凑,整个京城都弥漫着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息。

丘福虽仍有担忧,但见朱棣决心如此,便也全心投入到出征准备之中,他精心挑选自己麾下的精锐士卒,日夜操练,力求在战场上能有出色表现,朱高煦则兴奋地在军营中穿梭,与将士们交流战术,展示自己的武艺,激励着士兵们的斗志,更是让朱权答应他命人打造了一把锋利无比的长刀,虽不如朱权的墨渊重,但是也是锋利无比,只因朱高煦对着朱权说:这也许是他们的最后一战了。

朱高燧虽未能随军出征,但他也没有闲着,他奉命着手组建一支秘密情报队伍,暗中收集阿鲁台的情报以及草原上的各种消息,以便及时传递给前方的朱棣与朱权,虽然朱棣不让朱高燧上战场,但是还是把收集情报的事情交给了朱高燧。

朱权回到自己的营地后,对八万铁骑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与训练,他亲自抽查每一匹战马的状况,每一件兵器的锋利程度,他深知此次出征的艰难,唯有将军队训练到极致,才有可能在草原上与阿鲁台的大军抗衡。

“十七弟,准备的怎么样了,这一次有多大的胜算,心里有数吗?”朱棣问道。

“想过了,哪怕四哥你把神机营都全部拉了过来,我看胜负之数也在六四,我们六,他们四,我们未了稳住基本盘,就不可能把大军全部带出到长城之外,我打算留两万御林军给老三,让他以作不时之需,所以我这里可以跟着出关的是六万人马,就看四哥你那里了。”朱权有条不紊的说道,六四这个数已经是极限了。

“我这里也差不多,虽然号称现在有70万大军,十七弟你也知道,抛去民夫,怕是只不过四十万,也没办法全部带出去,你说的很对啊,我本来想的是全部带出去和阿鲁台决一死战,但是老大老三他们怎么办,到时候他们无兵可用,怕不是再次重现了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我这一战最多带三十万可战之兵,神机营全部都跟着咱们,这一战是国战,未来如何,犹未可知啊。”朱棣则跟朱权不同,他怕他折在了草原,更怕本就得位不正的他,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他现在根本不敢想,这难道真的就是夺位之后,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吗?

朱权微微点头:“四哥所言极是,我那六万万铁骑中,朵颜三卫四万精骑可以组成轻骑先锋,他们装备轻便,速度快,可在大军之前探路侦查,而且更是草原本地人,若遇阿鲁台小股部队骚扰,便能迅速回击,不至于让其打乱我军阵脚。”

朱棣沉思片刻,说道:“朵颜三卫确实是一把利刃,不过他们毕竟是草原部族,虽归附我大明,但仍需小心防范其心思有变,此次出征,要恩威并施,让他们知晓为大明效力的好处,也要让他们明白背叛的下场。”

朱权应道:“四哥放心,我统领朵颜三卫已久,深知其脾性,我会在战前与他们好好叮嘱,许以重利,且安排我李二牛领统领他们,料想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如此甚好,你办事,四哥放心。”朱棣点点头,哥俩再次商量起这一次怎么打,如何打,如果他们全部折在了草原上,留给朱高炽和朱高燧的兵力足不足够他们自保,可是朱棣越说心里越没底,只是不由得感慨道:“十七弟,你说四哥是不是老了,想当年咱们哥俩意气风发,几千人就敢深入漠北,失败的事情。”

“四哥,我倒是觉得不是,只是咱们都在变老,身下还跟着一群老伙计,你更是得想着失败后如何保住大明的江山,屁股决定了脑袋,以前咱们就是一个藩王,现在可不是了。”朱权也能明白朱棣的想法,要不然凭借着以前的想法,说什么也得去和阿鲁台碰一碰。

随着出征日期的临近,京城的气氛愈发凝重,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百姓们纷纷为大明军队祈福,期望他们能凯旋而归,而在军营之中,士兵们日夜操练,磨砺着自己的技艺,检查着武器装备,每一个人都清楚这一战关乎生死荣辱。

朱棣与朱权都是笑着摇了摇头,继而商讨行军路线,朱棣指着地图说道:“从居庸关出关后,我们可先向西北行进,避开阿鲁台主力可能的埋伏区域,绕道至其侧翼,我已让工部加急打造了一批适合草原作战的轻便战车,可在行军途中用以运输物资和构筑临时防线,抵挡阿鲁台骑兵的冲击。”

朱权仔细端详着地图,点头道:“四哥此计甚妙。我们还可派出小股部队伪装成主力,大张旗鼓地向阿鲁台正面佯攻,吸引其注意力,主力则趁机迂回,只是这佯攻部队的人选需慎重,既要能演得逼真,又要有足够的实力自保。”

朱棣目光深邃,思索片刻后说:“让丘福率一部前去佯攻吧,他作战经验丰富,且麾下将士精锐,定能完成此任务,我再给他配备神机营的部分火器,关键时刻也能有一战之力。”

朱权有些担忧地说:“丘福虽勇,但阿鲁台也非等闲之辈,还是多给他些支援为好,我可让朵颜三卫派出一万骑兵协同他作战,相互照应,到时候丘福进可攻,退可守,也能有足够的时间等到咱们支援。”

朱棣微微颔首:“就依你所言。如此安排,可保佯攻部队无虞。待我们迂回至阿鲁台侧翼,便可与丘福前后夹击,打他个措手不及。只是这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还需与老三保持紧密联系,依据他传来的情报及时调整策略。”随后朱棣说道:“另外,老三那边的情报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与他保持密切联系,根据情报及时调整战略,一旦阿鲁台有什么新的动向,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知晓。”

朱权表示赞同:“我已安排专人负责与老三的情报传递, 专门训练了一批信鸽,每日都会有信鸽和快马往来,这样一来,哪怕收不到信鸽的情报,咱们也还有快马,而且老三心思缜密,他搜集的情报定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出征那日,阳光洒在京城的城墙上,朱棣率领着大军缓缓出城,城中百姓夹道相送,高呼着 “大明必胜” 的口号,朱棣骑在高头大马上,神色庄重,朱权则率着朵颜三卫及麾下铁骑紧随其后,金色的朱字大纛和朱权黑色的王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一次,朱棣没有战前动员,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一次是大明的国战,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的父母妻女,而且当今的皇帝和最有权势的宁王跟着他们一同出居庸关,不用想都知道这一次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所有的人都准备好了遗书,连带着朱权和朱棣也写好了,经过层层递减兵力,这一次乐观的来讲,大明和阿鲁台的胜负之分在于64开,唯一不同的是大明还有余力,草原部落则是大半的青壮都被征召了,如果这一战打残了草原,恐怕草原部落不是落寞几十年的事情了,而是会消亡在历史的长河。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玄武裂天不让江山全军列阵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我只是一个流放的藩王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见龙定鼎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寻唐问宋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