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春晚的总收视率已经飙升到了46%!
天星视频平台那边的在线人数更是直接突破了4000万。
这一项项恐怖的数据与成绩,都对一众春晚的工作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最为不可思议的是,此时网络上,竟然没有人吐槽春晚舞台的。
一个个都在那里瞠目结舌的惊叹,大吼着:牛批!
然而,这就完了吗?
这一届的春晚准备的惊喜可远远不止于这些啊。
《祈》的舞台结束之后,登台的是SSR女团!
三位现在亚洲最火的女团成员一登台,视频平台的弹幕一瞬间就炸开了锅。
实在是喜欢他们的网友不要太多。
在没有像样的“竞品”的情况下,她们的黑粉真的很少很少。
而今晚,她们带来的舞台歌曲叫做《卡路里》。
苏雨感觉春晚嘛,怎么要有一些青春活力的元素在里面。
不能一开始就上价值不是嘛?
而且这一次他准备的上价值的舞台,真的很少很少。
当《卡路里》那极具辨识度的前奏骤然奏响,整个空间瞬间被动感的节奏所点燃。
轻快又满含律动感的鼓点,恰似一连串密集的鼓槌,迅猛而有力地敲在众人的心尖上,“砰砰”作响,让人的心跳不由自主地急剧加快,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陷入这热烈的节奏之中。
电子音效巧妙地穿插在鼓点间隙,宛如夜空中闪烁跳跃的霓虹灯光,灵动活泼,将活力四射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瞬间热血沸腾,浑身都充满了跃动的欲望。
与此同时,小米、小美、小雨三位美少女的舞蹈动作也如行云流水般同步展开。
舞台上,她们身姿笔挺地直立着,率先以原地踏步开启这场活力盛宴。
她们踏出的节奏,与前奏鼓点严丝合缝,精准得如同齿轮咬合,每一步都踏出了坚定的力量。
下一刻小米率先开唱了。
“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每次多吃一粒米都要说声对不起...”
在第一个八拍里,舞者们的右手迅速在胸前屈肘,紧接着以一股强劲的爆发力向右平拉出去,动作干脆利落,与此同时,左脚敏捷地向一侧轻点地面,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瞬间将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变成小蛮腰,天天提着一口气,为了穿上比基尼,吃草吃成沙拉精...”
到了第二个八拍,左手无缝衔接,重复起刚才右手的动作,左右交替之间,仿佛是舞者们正以昂扬的姿态向卡路里勇敢宣战,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溢于言表。
紧接其后,三女双手在胸前屈肘,姿态多变。
“卡路里卡路里,卡路卡路里...卡路里我的天敌...”
时而右手在上,左右平拉,动作流畅自然,像是在与空气进行一场激烈的对抗。
时而双手握成空心拳,在身体侧前方有节奏地进行肘屈伸动作,刚劲有力。
直到小米喊出那一句:“燃烧我的卡路里!”
她们的脚跟也没闲着,配合着双手的动作,富有韵律地一点一抬,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十足的力量,与欢快的前奏相得益彰,完美地诠释出“燃烧我的卡路里”这句口号背后那坚定不移的决心。
这般充满感染力的表演,让台下观众们情不自禁地跟随节奏摆动身体,沉浸在这场活力满满的视听狂欢之中。
很多网友这一刻都不知不觉中露出了一种叫做姨母笑东西。
SSR女团每一次的舞台,总会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卡路里》之后的舞台是一个叫做《同光十三绝》的国粹京剧选段的连唱舞台。
这个节目以一幅中国山水画卷为背景,选取了京剧界各个流派的经典唱段,包括穆桂英挂帅、双阳公主、锁麟囊、四郎探母等。
李胜素、王艳、迟小秋等京剧大师纷纷登台亮相,展现了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舞台大幕如同被春风掀开的历史长卷。
《同光十三绝》以一场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科技的戏曲盛典,瞬间将观众带入京剧艺术的璀璨星河。
整个舞台空间以“虚实相生,古今交融”为设计理念,从视觉、听觉到情感,全方位打造出震撼人心的沉浸式体验。
舞台的基底是一幅动态延展的水墨长卷,背景大屏上,青灰色的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脚下蜿蜒的溪流潺潺流动,岸边垂柳依依,仿佛在微风中轻舞。
随着节目的推进,屏幕上的山水画面会随着演员的唱段变化而切换场景——唱到《穆桂英挂帅》时,屏幕中浮现出旌旗招展的战场,金戈铁马的轮廓在光影中若隐若现。
演绎《锁麟囊》时,则化作江南园林的回廊曲径,粉墙黛瓦间飘落花瓣,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舞台中央,立体搭建的亭台楼阁如同从画卷中生长而出。
朱红色的廊柱雕龙画凤,飞檐上悬着晶莹剔透的琉璃风铃,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让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亭台间铺设的青石板路,镶嵌着仿古的铜制花纹,与两侧摆放的青花瓷瓶、竹编屏风相得益彰,处处透露着传统文化的雅致。
在科技的加持下,这些实景装置还能实现“变形”——当《四郎探母》的唱段响起,亭台的门窗自动开合,瞬间切换成辽宋对峙的边关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
演员们的登场更是一场视觉与艺术的双重盛宴。
李胜素饰演的穆桂英身披金丝绣成的锁子黄金甲,凤翅盔上的雉鸡翎随风舞动,铠甲上缀满的亮片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将沙场的烽火都化作了身上的光芒。
迟小秋演绎的薛湘灵身着藕荷色的长裙,裙裾上绣着层层叠叠的牡丹,外搭的云肩缀满珍珠,随着水袖翻飞,珠玉轻响,尽显大家闺秀的温婉端庄。
每一套戏服都经过精心设计,从纹样的选取到色彩的搭配,都与角色性格和唱段内容高度契合。
灯光的运用堪称点睛之笔。
开场时,柔和的月光色灯光洒在舞台上,配合水墨背景,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
当唱段进入高潮,数十盏追光灯从不同角度聚焦演员,暖金色的光束将他们的身影勾勒得棱角分明,连戏服上的刺绣纹理都清晰可见。
而在情感细腻的唱段中,淡紫色的柔光从舞台底部缓缓升起,仿佛将演员笼罩在一片朦胧的诗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