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2年闰9月21日,刘湛和向进率领的这支宋军在前往定川寨的路上与一支数量庞大的西夏军队不期而遇,结果自然是宋军战败,宋军残部退守附近的一处峡谷。得到战报,葛怀敏大喜:西夏人的主力原来在刘湛这边,幸好我是分路而进,要不然可就真的扑空了。
于是,葛怀敏紧急命令其他两路的宋军驰援刘湛和向进所部,而他自己也准备率军前去增援。可是,还没等他出发,另一份军报又传了上来:西夏军队已经越过边境正在向定川寨突进。
怎么又是西夏人?到底哪一路才是他们的主力?到底李元昊的亲征大军在哪里?就在葛怀敏晕头转向的时候,另一名斥候又送来一份情报:五千西夏骑兵已经风尘仆仆地进抵至定川寨前。
连续的讯息轰炸让葛怀敏顿时方寸大乱,他开始在军帐里来回打转,可就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最后,当得知曹英与李知和等人已经领兵率先进驻定川寨之后,葛怀敏决定不去救援刘湛而是要放手一搏,他命令全军各部要不惜一切代价赶往定川寨。
上天保佑,葛怀敏这回还真的赌对了,李元昊率领的亲征大军主力正是在定川寨方向,先前击败刘湛和向进的那支西夏军队只是李元昊派出的一支偏师。这天中午时分,葛怀敏终于率军进入了定川寨。然而,让他欲哭无泪的是,他刚一进去,李元昊的十万大军就围了上来。
多么讽刺!李元昊还没发出邀请,葛怀敏就自己钻进了瓮中!不过,葛怀敏的目的也达到了,他不就是要跟李元昊硬拼硬吗?在另一头,李元昊同样也很激动,葛怀敏这一次可是带了六七万人出来,这么大的一条鱼可是李元昊从未见到过的。
为了给自己赢得一点准备投入战斗的时间,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宋军趁着西夏军队立足未稳时发动突袭,李元昊下令将定川寨四周的那些铺在壕沟上的板桥都给毁了。等到安营扎寨完毕之后,李元昊开始露出了他的獠牙——他派兵到上游去堵住了定川河的河水,如此一来宋军的水源就被断了,这就是说李元昊在逼迫葛怀敏尽快出来跟他决斗。
葛怀敏也不含糊,得知水源被断后,他立马命令部将刘贺率领五千番部骑兵去将水源地给夺回来。何为番部骑兵?他们就是由泾原路境内的各个少数名族所组成的一支精于骑射和马上作战的骑兵,若论战斗力,他们在宋军当中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为了水源就把自己手中的王牌给打了出去,这值不值?当然值!可是,你葛怀敏知道守在水源处的西夏人有多少人吗?你只知道你手下的这些番兵打仗很厉害,可你知道西夏的王牌部队铁鹞子吗?
这一战的结果也不出意料,刘贺的这五千番兵策马狂奔前去领教了一番西夏人的十万大军到底有多厉害,结局就是这支番部骑兵遭遇大败,而且是溃不成军。宋军遭遇开门黑,而且是自己战力最强的精锐被西夏人给一顿暴捶,这对整个宋军士气的影响近乎于是毁灭性的。
事实上,别说是番部骑兵,这时候就算是把李世民的玄甲军拿给葛怀敏,以他的军事才华也照样会把这支天下无敌的精锐给糟蹋个精光。范仲淹说此人不知兵,此语可谓是一语中的。或许之前还会有人因为葛怀敏在陕西到处不受待见而可怜他,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真的不假,而这话也绝对是一句真理。
请记住这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你去试着了解和接触每一个你认为很可怜的人,那么你必然会在此人的身上找到他的可恨之处,而这恰好就是导致你觉得此人可怜的根源。
在折损了自己的王牌后,葛怀敏终于决定要给李元昊放大招,他命令全军出城列阵迎敌。没错,确实是出城。定川寨尽管听名字好像是个不大的军寨,但实际上它是一座军城,诸如城墙、护城壕乃至是瓮城这些设施它都一应俱全。
葛怀敏自领中军阵于定川寨的东面,镇戎军的知军曹英等人则另率一支宋军阵于城东北位置的一片平地。宋军刚一列好阵势,李元昊的大军就涌了过来,而且是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李元昊首先命令大军冲击葛怀敏的中军,但宋军数万人的中军大阵着实太厚,西夏军队冲击了数个回合,宋军的阵型依然是岿然不动,李元昊转而命人冲击东北角的曹英所部。
了解明朝历史的人想必都会对朱棣印象深刻,朱棣在靖难起兵时期曾经有好几次都濒临大军崩溃的险境,可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老天爷却帮了朱棣的忙——大风。不幸的是,在这一天里老天爷以同样的方式再次显灵,而遭殃的则是宋军。
就在西夏军队向曹英所部发起冲锋时,一股强劲的东北风突然呼啸而来。西北地区的大风可不是什么善类,当宋军向西夏军队发起反冲锋时,迎面而来的这股裹挟着尘土的大风让他们是举步维艰,可顺风攻击的西夏人却是如虎添翼。在这种情况之下,宋军阵型大乱,人人都无心恋战只想着要活命,他们纷纷跑向了身后的定川寨准备入城。但是,寨门太小,很多人都堵在门口动弹不得,但西夏人可不会因此而停止挥舞他们手中的屠刀。为了活命,宋军士兵开始攀墙而入。
这场意外的发生导致葛怀敏的中军也受到了冲击,他们也开始争先恐后跑向了寨门。葛怀敏彻底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更倒霉的是,身为全军主帅的他竟然被溃散的士兵给冲倒在地,而且还被无数的人给踩踏而过,葛怀敏就此晕厥了过去。但是,大人物可不是这么容易就死掉的,他最后被自己的亲兵给抬回了城内,一番手忙脚乱的抢救过后他终于是苏醒了。
葛怀敏千辛万苦地总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而镇戎军知军曹英更是比他还要惊险。当东北角的宋军遭遇风沙袭击开始全军溃散时,曹英也被乱兵拥挤着退向了寨门,但在即将越过城壕时他被后面追上来的西夏人给一箭射中,随即就此一头栽进了壕沟里。他这下应该是死定了吧?或许连曹英自己这时候都绝望了,可他这种级别的将领上了战场都是有保镖的,他的亲兵不顾生死地跳下壕沟又把曹英给捞了上来,然后几个人抬着他跑进了军寨里。
城外的战斗仍在继续,说是战斗,但其实是西夏人在一边倒地追杀还没进城的宋军。如此下去,西夏军队迟早会攻入城内,那时候宋军也就离全军覆没不远了。
万急时刻,刚刚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葛怀敏瞬间热血沸腾,他精选出一批身强力壮的士兵拿着看上去对敌人非常具有视觉震撼力的长柄大刀冲了出去,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守住通往寨门的门桥,因为西夏人此刻正试图从这里破门而入。
宋军突然的反击让西夏人始料未及,加之宋军手里的这些大刀片子不但非常具有视觉震撼力,而且也确实杀伤力惊人,西夏人的攻势总算是被遏制住了,双方于是在门桥上陷入了一场鏖斗。不久,泾原路都监赵珣以及曾经的大宋科举武状元、瓦亭寨都监许思纯又从城里带着一帮人高马大的壮汉手持大刀和巨斧加入了战阵。
这巨斧可就太吓人了,哪怕对面是西夏的铁鹞子军团,可只要被这玩意儿给抡上一斧子保证让你少一个身体零件。为保必胜,葛怀敏又强令宋军的骑兵出城参战。如此这般一番苦斗之后,西夏人终于是没法招架了,他们退却了。定川寨的城门再又被紧紧关上,战场的喧嚣和厮杀就此宣告暂停。
回到城里的宋军个个都瘫在地上大喘气,有人在愤怒,有人在恐惧,也有人在痛苦地呻吟,这场仗他们觉得打得实在是太窝囊太憋屈了。先前发生在门桥上的战斗已经证明了宋军在战斗力上一点也不比西夏人弱,双方本应该是势均力敌的,可这场该死的大风却让他们险些集体命归黄泉。那五千番部骑兵报销了,城外的宋军也败得惨不忍睹,现在水源也被西夏人彻底地切断了,如今西夏人将定川寨围得密不透风,接下来等待宋军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宋军的将士们各个情绪低落,而主帅大人葛怀敏却情绪很高,而且不是一般高,因为他此刻仍处在愤怒之中。大军兵败让他愤怒,而自己险些被踩踏致死更是让他怒不可遏,他非常想用尽自己的洪荒之力将外面的西夏人杀得片甲不留,但他也清楚自己没有这个本事,而这就是他之所以愤怒到极点的最根本原因。
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情绪体现——现代心理学是这样解释愤怒的,如果你面前的问题和麻烦能够被你轻松解决,那么你还会愤怒吗?当然不会,但如果你面对问题和麻烦愤怒了,那只能说明你没有绝对的能力摆脱当下的困境。
葛怀敏就是这样,他确实很愤怒,但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而他此时的反应堪称一个滑稽:他就在瓮城里待着,既不敢出去与敌厮杀,但又不回到他的帅营去主持大局,活脱脱的一个受了别人欺负便躺在地上赌气打滚的小屁孩。直到部将们几次三番地请求和催促之后,葛怀敏才回到自己的帅营。
暮色时分,李元昊派人在城外对葛怀敏进行喊话:“宋军的主帅想必就是葛怀敏副总管吧!我们陛下久仰你的大名,他也非常欣赏你的才能,但你现在已经被我们团团包围了,为今之计你还是赶快出来投降吧!我们陛下保你终身荣华富贵!”
李元昊会欣赏葛怀敏?这明显的戏谑之言应该是当天战场上最大的笑话,李元昊想要招降葛怀敏应该不假,但若要说到他很欣赏葛怀敏就纯属逗你玩。
对于李元昊的招降,葛怀敏当然不会听命。他现在只是受困却并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且宋军虽然这一仗确实败了,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那场大风,这根本扯不上西夏人战力很强的事情。再者说,宋军是主动往城里溃散,并不是被西夏人杀退的,所以宋军其实并未损失多少兵力。在这样的状况下,葛怀敏怎么可能投降?更何况,他老爹是葛霸,岳父是王超,大舅哥是王德用,就算想投降他也丢不起这人。
既然不准备投降,那么为了摆脱眼下的困局,宋军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再次出寨与西夏军队进行决战,要么就是去找一个既不缺水又不缺粮的地方把自己保护起来。可是,葛怀敏独自一个人在帅营里拉了老半天的磨也没有想好到底该怎么办,这时候他的那颗想要做大宋当世第一名将的雄心壮志早就跑到九霄云外,他痛苦且又悲哀地发现自己竟然是一头驴——黔驴技穷的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