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表彰的秘密人员,已经集合到了总部,他们是不能面对媒体 ,不能面对公众的寂静的英雄群体。
吴部长和司部长带领的那些人,兵工厂设计人员,还有反正后为莱东工作的东倭国人,等等,就是只能秘密颁奖,而不能面对群众的。
因此 ,可以说是戒备森严。
几十米外,警卫员们就是面对着外面站岗,根本看不清进入指挥部任何人的脸面。
颁奖是单独进行的,也就是只有司部长或吴部长与接受奖励人员参加,接受奖励后,立刻从后面走出去,单独回到自己的工作或者休息地点,互相之间间也不见面,也不认识。
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一位接受表彰的,是一位漂亮的女士,她穿着旗袍和高跟鞋,带着一身香气,款款走进了广朋和郝执委的办公室。
广朋早就知道,她是台裕葡萄酒厂的公主,也就是老板的女儿,同时也是莱东军区的秘密工作人员。
“言司令,久闻大名,可是初次见面。”她一边说,一边伸主动出手与广朋握手。
“你辛苦了,有了你的帮助 ,我们才获得了台城东倭部队出海的规律, 才有了敌人的布防图。”
“普度众生,不怕牺牲。我永远记得这句话,也在践行这句话。”
“请坐,”广朋赶紧请她就坐,然后取出白吉尔赠送的台城地图,大家一起浏览,“你看,这地图正确吗?”
这是一幅等高线地图,与广朋日常使用的地图有差距,但是,与在蜀咸军中使用的地图一样,都是标准的军用地图。对于他来讲,上面的曲线就是活脱脱的地形展示,线条的密集与稀疏 ,就是一个完整的山岭与平原。
“外文我倒是可以看懂,只是这些曲线我实在不懂是什么意思,不过标注的东倭军与二鬼子的地点,我还可以看清楚,基本都是正确的 。”
广朋有些失望,她把地图收起来,继续聊着城里敌人的状况和企业的经营。
“东倭军倒是对企业不怎么干预,因为他们也不喝葡萄酒,就是征税太狠,从城外的葡萄园向城里车间运送葡萄,他们要征一次税,进入车间还要再征税,可以说是难以为继了,现在处于半停产状态。”
“好像你们最大葡萄园在南山吧,近几年天气还好,应该收成不错。”
“东倭军说南山是制高点,就在南山上建了炮楼,还弄上了铁丝网,根本没有人敢于上山管理,加上东倭军胡乱采摘,已经与荒废差不多了。”
“我们把他们挤走吧,还南山的葡萄园给你们。现在是战争年代 ,葡萄酒产量就少一些也正常,战争眼看就要结束,要为你们腾出发展空间。”
说着话,广朋再次打开地图,指着说:
“这就是南山吧。你看,北面地势险峻,南面平坦一些,炮楼就建在南山顶上,对不对?”
“是这样的。”她对于地图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可是上炮楼只有一条路,别的道路不行。要是葡萄园的小路,我还是了解一些 ,可是上面没有。”
广朋看了看,果然没有标注小路,看来飞机侦察获取的东西,与实际地理还是有不少差别的。
“这样,麻烦你手绘一下吧, 标注出小路的位置,战士们会很快采取措施,既可以把炮楼上的东倭军挤走,又可以保证葡萄园不会损坏,更不会让你暴露身份。怎么样?”
“太好了,谢谢言司令对我们酒厂这么关心。”
这一夜,莱东军区的主要指挥员都是一夜未睡,一直工作到了天亮,才算是告一段落。
从陪同白吉尔将军开始,连续几天没有完整休息,广朋感觉有些劳累,可是又毫无睡意。
郝执委也是一样,感觉疲劳却没有睡意。
“要不,到打麦场去看看,这一段时间也没有详细了解群众的麦收,尤其是部队的生产情况,去看看吧。”广朋提议。
“带上几把镰刀,也许可以帮上忙。”
几个人带上镰刀,换上便衣,骑马向着不远处的乡村奔驰着,那里是部队生产基地与群众麦收的混杂地区,可以掌握第一手情况。
麦场上一早会有人在晾晒,还有人在找麦子, 看来,麦收还没有结束。
马拴到不远处的几块大石头上,广朋等人首先到了老乡们的打麦场,老乡看到来了骑马过来的,知道是过来帮忙的,就说:
“坐一会吧,现在就是最后找一下地里最后的青棵子,扬一遍场也就收完了。”
“来 ,我也来扬场吧,看我像不像那个样。”
扬场,是收麦子的最后环节,也就是让已经晒干的麦子里面的麦糠飞出去,然后就可以入仓了。
广朋脱下上衣,戴上倭笠,拿起簸箕,老乡站在后面用木锨把地上的麦子铲到簸箕里,广朋一侧身,把里面的麦子撒了出去,成为一条漂亮的抛物线,麦糠从麦粒中间纷纷扬扬地飞出去,麦粒稳稳的落在已经成为小山一样的麦粒堆上。
老乡道了一声“好,老把式啊,”
二人开始了严密的配合,不到半个小时,一堆麦子就扬完了,郝执委等人也没有闲着,戴着倭笠拿着扫帚清扫着落下麦粒中残余的麦糠,以及带壳的麦粒,再用碌碡再碾压一遍,晒干,就是入仓了。
“坐下歇一会吧,抽袋烟。”
广朋拿出烟荷包让老乡填满烟锅,自己也点上,聊着:
“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可是风调雨顺啊。”
“今年不错,交完租还能有余粮。”
“二五减租怎么样,还行吧?”广朋非常高关心这个。
“强多了,从去年开始,就不会年底借粮食了。”
“那就好。东家种地很有经验,你可要跟他好好学学这方面。”
“东家就是他家老两口加上他娘在家,身体也不好 ,顾不上教我们了。”
“孩子到哪里去了,?”广朋很奇怪。
“他原来是做买卖的,年轻时候买了点地养老的,儿子也接班做买卖去了,现在也就这样了。”
“到哪里做买卖?怎么麦收也不回来帮一下爹娘。”广朋很好奇。
“到北海绿树做买卖的,从三省地区倒卖钢材和鱼获,据说做的很不错,还在绿树县里挂号了呢。”
“挂什么号?”
“听说是运来的钢铁特别好 ,自己都买了船,收到县里的表扬呢。所以,就没有时间回家种地了。”
还是一个对军工厂有帮助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