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之力,依靠吞噬他人的【苦厄】成长。”
“这种增长的方式,就是【度化】。”
严格说来,秦晋自己就是被【度化】的一员。
无论是侵蚀之力,还是支撑之力,都来自于这个世界的道门。
掌握了慈悲之力后,秦晋突然意识到,当初在八卦阵中,面对十万凡人苦厄形成的“外魔”,又何尝不是一种“度化”?
“如此说来,在普天大醮上消失的百姓,并不是死亡了,而是被【度化】了。”
“或者说,他们的人生历程,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成为了道士修行的资粮。”
作为理科生的惯性思维,即便走到了如今这一步,秦晋依旧喜欢用简单的逻辑思维来解析问题。
【慈悲】不是心肠,而是力量本身的特性,【度化】不是助人,而是力量增长的方式。
“所以说,这就是这个世界的超凡修行方式吗?”
“有趣。”
那么,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慈悲之力,是超凡力量,度化是修行的方式。
那些被【度化】之后,无悲无喜的人,仅仅是被消耗干净的耗材吗?
如果仅仅只是耗材,那么在被度化之后,他们应该被放归,让他们再次历经红尘,为道士们积攒壮大慈悲之力的资粮。
可是这些人,在被度化之后,便不会再出现,又是为何?
“所以说,我有理由相信,【度化】只是某个事件过程中的一环。”
“慈悲超凡者,也不过是为这一过程所诞生的职业工人而已。慈悲者的度化,绝不是最终目的。”
“有趣,有趣。”
思考间,秦晋感觉到,自己的灵魂,似乎正在逐渐上浮。
仿佛有某种力量托举着自己上升。
究竟是在上升还是往某个方向运动,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不多时,托举的力量消失了。
周围依旧是一片黑暗,但是他感觉到了自己的躯体。
灵魂与躯体之间本能的联系,让他努力向着肉身的方向游动。
在经历过短暂的挣扎之后,灵魂终于与肉身合为一体。
刹那之间,周围的一切黑暗都消失了。
些微光感透过闭合的眼皮,刺激着眼球。
缓缓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大殿。
大殿正中心,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金身无面佛像。
佛像四周点缀着珍珠、璎珞、琉璃、宝石,庄严华贵而又神圣。
只是那张没有五官的脸,让这座佛像看起来多少有些诡异。
佛像下方,是一个个闭目盘坐的身影,秦晋便是其中之一。
一些人和秦晋一样,已经清醒过来。
数百人的大殿中鸦雀无声,没有任何人开口说话。
这些人,大概都是和秦晋一样的入道者。
正当秦晋在观察大殿的时候,
另一边,九仙山悬崖之上。
扮演秦昭的轮回身突然被一股不容抵抗的力量笼罩。
那股力量将扮演秦昭的轮回身强行拖上了虹桥。
紧接着,扮演秦昭的轮回身也经历了一遍本尊轮回身的入道历程。
“来了吗?”
大殿中的本尊轮回身精神一震。
之前经历的黑暗空间,应该只是灵魂体验,肉身可能在走上虹桥的一刹那就被传送到了这里。
如果这个猜测符合现实,那么扮演秦昭的轮回身,必定会瞬间出现在这座大殿之中。
大殿很空旷,只需要稍微转头就能将所有景象尽收眼底。
可惜,秦晋失望了。
本尊轮回身并没有看到秦昭轮回身出现。
“难道我猜错了?”
“在黑暗中,不仅是灵魂,肉身也经历了某种塑造?”
秦晋静静的等待着。
直到秦昭轮回身入道完毕,回归躯体,依旧没有出现在大殿中。
秦昭轮回身睁开眼睛,并未发现与本尊轮回身一样的大殿。
四周一片云雾缭绕,云雾中一个个身影若隐若现。
轮回身的目力有限,只能看到周围很小的范围。
这些身影,和本尊所在的大殿中一样,都坐在地上一言不发。
与大殿不同的是,云雾中没有看到神像,坐在云雾中那些身影,全部都是女子。
“男女入道之后,进入了不同的地方?”
“新地图算是打开了,不过还需要探索啊。”
在陌生的地方,周围全部都是入道者。
所有人都待在原地,秦晋也不敢轻举妄动。
静坐了大概一天一夜之后。
一名紫袍老道士走了进来,站在佛像之下,面对众人。
“恭喜诸位,入得道门,从今往后,可一窥大道精妙。”紫袍道士面无表情的说道。
嘴上虽然说着恭喜,却没有半点恭喜的意味,只是说了一句公式化的套话而已。
“诸位道士,都起身吧。”
闻言,大殿中的众人纷纷起身。
秦晋发现,站起来的大概只有总人数的一半左右。
其余人依旧盘坐在原地没有任何动作。
紫袍道士也不理会,直接带着一众起身的道士走出了大殿。
大殿外面,是一座青石广场,大概五六十个紫袍道士分立于广场之上。
大殿中走出的新晋道士,在一名紫袍道士的安排下排成队列。
广场上一名紫袍道士,走进队列之中,将几名新晋道士带了出来,走到广场边缘,挥手间搭起一座虹桥。
这名紫袍道士以及被选中的新晋道士,走上虹桥消失不见。
紧接着,第二名紫袍道士开始选人。
秦晋在队列中并不起眼。
队列中也没有耀眼的人。
紫袍道士们更没有出现什么争抢天才的现象,只是默默排队,默默选人。
二十多个紫袍道士离开之后,秦晋终于被选中,与其他被选中者一起,跟着选择他们的紫袍道士踏上虹桥。
整个过程中,除了最开始带着新晋道士们离开大殿的紫袍道士为了讲解秩序说了几句话之外,全程没有任何人发出声音。
踏上虹桥的那一刻,秦晋眼前的景物骤然转变。
从宽阔的山顶广场,变成了一座白玉祭坛。
目视前方就能看到一座座宫殿类建筑,规格与九仙山类似。
只不过,这里似乎不是山岭之上,没有高度落差。
“本座乃无心观方丈,无心真人。尔等从今往后,便是我无心观弟子。”
“具体一应事宜,会有人为你们讲解。”
“尔等需刻苦修行,度众生于苦海,方能成就金身大道。”
紫袍道士讲了几句话之后,便一步踏出,离开了祭坛。
秦晋对于这些紫袍道士,没什么特别的印象。
无心观的无心真人,和九仙山太和庙的紫袍道士,感觉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倒是和我预料中的一样,礼道人入道之后,并不会返回家乡,而是去了其他地方修行。”
“这也是百姓们未曾见过本地礼道人成为道士的原因。”
这个世界类似于古代。
虽然粮食充足少有天灾人祸,但人口依旧很少流动。
就算是流动人口,平时也根本见不到道士。
道门在三元节普天大醮之外,并不开放,想去都去不了。
而且若无必要,离乡的旅人也不会去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