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选坚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矿洞改造的问题,逐渐得到妥善解决。
环保公司在后续的复查中,对矿洞的有害物质处理结果,表示满意,矿洞改造工程,也顺利通过验收,进入最后的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
同时,与新供应商的合作,虽然经历了一些小波折,但通过合理的协商和调整,最终也步入正轨。
材料按时供应,保证了农场各项工程的稳步推进。
智能温室的补光灯问题解决后,生菜等蔬菜的生长状况良好。
王选坚还组织团队,对整个智能温室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智能化程度,大大减少了故障发生的概率。
并且,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蔬菜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显着提升。
社区配送项目,也越来越成熟。
王选坚根据客户反馈,不断优化配送流程,加强对配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蔬菜能够新鲜、及时地送到客户手中。
他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更多的社区、超市和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农场的有机蔬菜,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半个多月后的某天,林真逸将东南亚项目计划书推到他面前时,他没有急于接下,而是翻开文件逐页细读:
“当地土地政策、供应链差异、雨季对种植的影响……林总,我需要两周时间,做可行性分析。”
林真逸露出欣慰的笑,拍了拍他的肩:“不错,你进步很大。”
“当年你刚到第二农场,连谈判时都紧张。”
办公室窗外,农场的智能温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正如王选坚悄然完成的蜕变。
季度总结会前,林真逸把王选坚叫到办公室。
“这次拓展社区渠道的策划很出彩。”
林真逸指着报表,“但物流成本,占比还是偏高,你有什么想法?”
王选坚胸有成竹:“我在和本地快递公司谈合作,用固定配送路线换优惠价格。”
“另外,计划在市区设中转仓,减少长途运输损耗。”
林真逸满意地点头:“放手去做。记住,农场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离开办公室时,夕阳正给农场镀上金边。
王选坚望着远处,忙碌的矿洞施工现场,耳边仿佛又响起林真逸的话,握紧笔记本,继续走向下一个工作点。
清晨,第二农场的办公区,会议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
王选坚翻动着手中的交接清单,目光扫过坐在长桌对面的张开法、王工、刘宇和何妮。
“各位前辈,前批员工已经就职正常工作。”
“新员工下周就到岗,咱们得把工作细节再梳理一遍。”
张开法大大咧咧地,拍了下桌子:
“放心!我带的那几个新人,这两个月手把手教他们操作农机,连维修保养都做了三次实操演练。”
他摸出手机翻出照片,屏幕里年轻技术员,正蹲在播种机旁调试零件,“你看小吴,现在都能独立处理液压系统故障了。”
“矿洞改造的数据和监测日志,我整理了三份备份。”
王工推了推眼镜,将U盘放在桌上,“新设备主管是学环境工程的吧?让他重点关注西北角通风口的湿度数据,雨季容易出问题。”
他说话间,刘宇已经把厚厚一摞供应商合同,推过来。
“材料采购这块,我把合作方信誉评级表、议价话术都写进文档了,还有三家备用供应商联系方式,都是这段时间攒下的资源。”
何妮作为行政主管,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电子台账:
“员工档案、考勤系统、物资申领流程,我录了十五个教学视频。”
她突然红了眼眶,“真舍不得大家,不过看着这些孩子,从什么都不懂,到能独当一面,也算没白教。”
王选坚起身,给众人续上咖啡,语气真诚:“这两个月,多亏各位倾囊相授。”
“新员工培训时,小周还问我张队长说的农机操作口诀,能不能编成歌,可见大家教得有多用心。”
他从文件袋里,抽出几张纸,“这是我根据交接内容列的考核表,咱们再核对下?”
张开法凑过去看了眼,哈哈大笑:“行啊选坚,连突发情况处理流程,都列进去了!”
“不过我建议加条设备故障先找张师傅,虽然要回国,但电话24小时待机!”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笑声。
两周后,新员工入职欢迎会,在农场礼堂举行。
王选坚站在台上,身后大屏幕,播放着老员工,指导新人的工作片段:
张开法手把手教开拖拉机。
王工带着新技术员做水质检测。
刘宇给采购部新人演示合同谈判技巧。
“他们不仅是农场的开拓者,更是你们的引路人。”
王选坚对着台下年轻面孔说道,“现在,请张开法队长,代表老员工说几句。”
张开法走上台时,罕见地有些局促,挠了挠头:
“没啥华丽词藻,就一句话——把这儿当家,把工作当事业。”
“遇到问题别怕丢脸,多问多试!”他突然转身抱住王选坚,“选坚,你小子可得带着他们干出个样子!”
两个月后的庆功宴上,林真逸亲自将写着“十万”的红包,递给张开法:
“老张,这段时间,在异国他乡辛苦了!第一农场到第二农场,你都是顶梁柱。”
他又依次给王工、刘宇、何妮递上红包,!“这些奖金,是对你们专业的认可,另外补助金和五倍工资都转入,你们的工资卡,是感谢你们远离家乡的付出。”
刘宇红着眼圈接过红包:“林总,其实我们早把农场当第二个家了。”
“不过家里孩子天天视频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他声音哽咽,何妮连忙递上纸巾。
次日清晨,王选坚带着新员工,列队送行。
张开法挨个拍着,年轻人的肩膀:“小吴,农机出问题记得拍视频给我!小张,和供应商谈判别怂!”
王工将一个笔记本塞给新技术员:“这是我十年的工作笔记,遇到拿不准的参数,就翻翻看。”
登机前,何妮突然转身对王选坚说:“选坚,以后有机会回国内,一定来我家吃饭!”
“我女儿可崇拜你了,说要考农业大学跟你学本事。”
王选坚眼眶发热,用力点头:“一定!等新项目稳定,我带着大家,去给你们庆功!”
飞机缓缓升空时,张开法望着舷窗外,逐渐缩小的农场,掏出手机给王选坚发消息:
“臭小子,要是敢让第二农场掉链子,我飞回来找你算账!”
屏幕这头,王选坚看着消息笑了,回复的手指,却微微颤抖。那些并肩奋斗的日子,早已在心底,刻下深深的印记。
随着时间推移,林真逸觉得是时候,让王选坚独立承担这个农场管理工作了。
这天,他把王选坚叫到办公室。
“选坚,这段时间看你学习得很认真,进步也很大。”
“我决定全权移交给你,这里就交给你了。”
“同样的,你同赵毕强一样,拥有此农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加油!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
林真逸取出单据递给王选坚,林真逸语重心长地说。
王选坚双手颤抖接过,声音激动呜咽:“林总,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我会努力把工作做好!”
林真逸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有太大压力,大胆去做。”
“团队的同事们都会支持你,我也会远程指导。”
“记住,遇到困难别慌,多思考,多沟通。”
王选坚坚定地点头:“好的,林总!”
林真逸将农场管理权,正式移交后,王选坚迅速进入角色。
每天清晨六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智能温室,拿着记录本仔细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
“小张,这批番茄的甜度,比上周提升了0.3,继续保持这个光照时长。”
他拍了拍技术员的肩膀,又蹲下身子拨开叶片,检查是否有害虫迹象。
在管理上,王选坚延续老员工们留下的高效模式,同时推行“轮岗学习”制度。
每月安排员工在不同岗位实践,“只有了解农场每个环节,才能更好地协同工作。”
他在动员会上解释道。
农场的销售版图,也在稳步扩张。
王选坚带着团队,参加国际农产品展会,精心设计的展位上,矿洞改造的智能仓库3d模型,吸引了众多目光。
“我们的蔬菜,从采摘到配送全程可追溯。”
他向一位欧洲采购商,展示手机上的溯源系统。
“您扫这个二维码,能看到每棵生菜的生长日记。”
凭借过硬的品质,和创新模式,农场成功与三家海外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时光流转,第二农场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自动化分拣车间有序运转。
王选坚站在新落成的研发中心前,手中握着,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有机肥料专利证书。
微风拂过他鬓角的头发,却吹不散眼中的热忱。他知道,这方土地上的每一次耕耘,都在书写着,属于农业人的传奇。
秋日的阳光,斜照在废弃矿场的碎石堆上,林真逸戴着草帽,手持罗盘在矿洞入口来回踱步。
王选坚抱着地质勘探报告,小跑过来,看着林真逸将罗盘指针与矿洞走向反复比对,忍不住问道:
“林总,您说的农学和风水学结合……真能从矿脉里,看出门道?”
林真逸的目光,投向矿洞深处斑驳的岩壁:
“选坚,你看这矿脉,走势呈双龙抱珠之象,西侧山势环抱,东侧水源暗涌,在风水学里,是藏风聚气之地。”
“从农学角度,这种地质结构的土壤富含矿物质,若能合理利用,”
他弯腰捡起一块,带有紫色纹路的矿石,“或许能培育出独特的农作物品种。”
王选坚若有所思地点头,掏出手机拍下岩层纹理:
“上次您提到的气场流转影响作物生长,是不是和土壤微生物活跃度有关?”
“我记得王工说过,不同地质环境下的菌群,种类差异很大。”
“正是如此!”
林真逸眼中,闪过赞许,“风水学里的地气,某种程度上,可以用现代科学解释。”
“我们做农业,既要尊重传统智慧,也要用科学验证。”
“走,今天先不研究了,带你去尝尝镇上,那家新开的川菜馆!”
半小时后,两人坐在“川香阁”的包间里。
服务员刚摆上热气腾腾的毛血旺,林真逸就夹起一片嫩鸭血:
“这家老板是四川老师傅,听说花椒,都是从汉源空运来的。”
“选坚,你在这边吃得惯西餐,偶尔也得解解乡愁。”
王选坚刚咬了口回锅肉,辣得直哈气,却笑得灿烂:
“太地道了!自从接手农场,天天吃沙拉三明治,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他突然放下筷子,神色认真,“林总,您放心把农场交给我,现在智能温室的能耗比降了15%,新签的东南亚订单下周就发货,”
“先吃饭!”
林真逸夹了块麻婆豆腐,放进他碗里,“农场的事,我天天看报表,比你还清楚。”
“这次喊你来,是想聊聊你未来的规划。集团在中亚的项目,你真不考虑?”
王选坚咽下口中的美食,眼神坚定:“我想先把第二农场,做到极致。”
“最近在研究用矿洞余热,培育反季节食用菌,还打算建个农业科普基地,让周边的孩子们,来体验种植,”
“好!”
林真逸端起茶杯,碰了碰他的碗,“就喜欢你这股扎根土地的劲儿。”
“我在矿洞勘探时发现,山体裂缝里,渗出的泉水矿物质含量极高,或许能开发成高端饮用水。”
正说着,服务员端上压轴菜,火焰醉鹅。
蓝色火苗在铁锅上窜起,香气四溢。
王选坚忍不住感叹:“林总,您说这做菜和种地也挺像,火候、配料、时机缺一不可。”
“就像咱们农场的灌溉系统,多一分钟少一分钟,蔬菜口感都不一样。”
林真逸哈哈大笑:“你这比喻有意思!不过种地,可比做菜难多了,要顺应天时地利,还得琢磨人和。”
“对了,上次老周果园的滞销问题,解决了吗?”
“解决了!”
王选坚掏出手机,展示照片,“我们把次果加工成果酱,和超市合作推出农场联名款,三天就卖空了。”
“老周现在见人,就夸农场是他的福星。”
窗外暮色渐浓,包间里热气腾腾。
两人边吃边聊,从矿洞改造的新方案聊到农业技术的创新,从员工培训计划,聊到乡村振兴的愿景。
直到服务员来提醒打烊,两人才意犹未尽地起身。
走在小镇的石板路上,林真逸望着星空感慨:“选坚,农业是最踏实的事业,也是最有希望的事业。”
“这片土地,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深耕。”
王选坚看着远处农场的灯光,重重地点头:
“林总,我记住了。无论未来走到哪,根永远扎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