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几位老工人代表后,姜宁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姜宁处理完工人的问题,姜宁就准备查一查工厂的账了。
姜宁深知工厂账目至关重要,她可以通过账本看出厂子的许多问题。
只不过她询问过崔厂长以后,才知道连他也没见过这个厂子的账本。
姜宁心中警惕起来,连厂长都没见过账本,这其中怕是有不少猫腻。
她决定立刻着手调查此事,绝不能让这潜在的隐患影响厂子未来的发展。
她先是找来厂里的财务人员,要求查看账本。
然而,财务人员却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表示账本之前一直由一位退休的老会计保管,现在需要些时间去找。
姜宁心中越发觉得不对劲,但还是耐着性子给了他们期限,要求尽快把账本送到她的办公室。
在等待账本的过程中,姜宁并没有闲着。
姜宁直接去了车间,跟工人们待在一起,吃饭也随着他们一起吃,而不是像以前的厂长一样开小灶。
几天过去了,财务人员却迟迟没有把账本送来。
姜宁再也按捺不住,直接来到财务室质问,并且给他们一个最后期限。
可没想到当天晚上,棉纺一厂的财务室就起了大火。
大火烈烈地燃烧着,那汹涌的火势宛如一条张狂的火蛇,将漆黑的夜空照得亮如白昼。
可这明亮的火光,却像是一块沉重的巨石,直直地压在姜宁的心头,让她的心一寸一寸地沉到了谷底。
“这还真是被逼急眼了啊!”姜宁静静地站在不远处,目光紧锁着办公楼里那肆虐的大火,眼神中满是复杂。
一旁的崔厂长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呆若木鸡,嘴巴微张,结结巴巴地吐出几个字:“这......这.......”
他双眼瞪得滚圆,看着工人们手忙脚乱地忙着灭火,整个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其实,早在前一天,姜宁就曾神色凝重地对崔厂长说过:“那些人被逼到这份上了,肯定会采取行动的。”
当时,崔厂长还并未将这话放在心上,只当是姜宁的随口猜测。
谁能想到,如今放火烧了整个财务室这种极端的事,真的成为了现实,而这,恰恰就是姜宁曾经猜测的一种可能性 。
姜宁既然能猜到他们的手段,也就早就提前做了安排。
大火在刚烧起来的时候,她提前安排好的人冲进火场将大部分资料抢救了出来。
并且安排巡逻的保卫科几人还抓到了那纵火的人。
姜宁看着被押到面前的纵火者,目光冰冷。此人正是厂里财务科的一个小科员,平日里不起眼,没想到却被推出来干这种事。
“说,谁指使你的?”姜宁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小科员吓得脸色苍白如纸,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姜……姜厂长,我……我也是没办法,他们说要是我不这么做,就会让我丢了工作,还会连累我的家人。”
“到底是谁?”姜宁上前一步,逼视着他。
小科员咬了咬牙,似乎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开了口:“是……是以前的副厂长,他说厂子被你收购后,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不想让你查到账本里的秘密,所以……所以让我放火烧了财务室。”
姜宁心中冷笑,果然是内部有人搞鬼。她早就怀疑这厂子的财务有问题,看来这背后的水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把以前的副厂长给我找来。”姜宁对旁边的人吩咐道。
很快,以前的副厂长被带到了姜宁面前。
他脸上虽强装镇定,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慌乱。
“姜厂长,这是怎么回事?我刚听说财务室着火了,正着急赶过来呢。”他试图装糊涂。
姜宁冷冷地看着他,“别装了,你指使小科员放火烧财务室,以为就能掩盖账本里的问题了?”
“姜厂长,您可不能血口喷人啊!我怎么会干这种事。”副厂长还在狡辩。
姜宁不慌不忙地让人把抢救出来的资料拿过来,“你以为一把火就能烧光所有证据?可惜,你太小看我了。这些资料里,应该能找到不少有趣的东西。”
副厂长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冒出冷汗,双腿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你最好老实交代,账本里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有你背后还有什么人。要是你配合,我还可以考虑从轻处理,否则,你应该知道后果。”姜宁的声音不高,但却透着一股强大的威慑力。
副厂长沉默了许久,终于崩溃地瘫坐在地上,开始交代一切。
原来,这些年他和厂里的一些高层相互勾结,暗中挪用公款,还在账目上做手脚,谋取私利。
他担心姜宁收购厂子后,清查账目会发现他们的罪行,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一招。
姜宁听后,心中怒火中烧。她没想到这些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把好好的一个厂子搞得乌烟瘴气。
“把他们都交给警察,让法律来制裁他们。”姜宁对身边的人说道。
处理完这件事,厂子最大的隐患算是解决的差不多了。
她在查看完账本后,派出去催收欠款的几人纷纷带着好消息回来了。
“厂长,我一到他们厂子,跟他们说您是我们的新厂长。那些人根本没二话,直接就跟我销账了。”小侯绘声绘色的讲述着自己的要债经历。
这个小侯是姜宁从车间提拔出来的,头脑灵活有眼色,她现在十分需要他这样的人给自己办事。
就干脆将他调到了销售科,让他发挥自己的特长。
其他出去催款的人也陆续带回欠款已收回的好消息,这让姜宁十分欣慰。
棉纺一厂在姜宁的整顿下,逐渐步入正轨,生产效率提高,工人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产品质量也有了显着提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姜宁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厂子的改革中。她亲自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财务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在工人管理方面,姜宁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激发工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她还经常深入车间,和工人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尽力为他们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