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桐也严肃起来。
“你是说,你表妹是这件案子的受害人。”
宋少扬点头,“人已经抓了半年了,一直还没有判,我时不时过来盯一盯。”
苏桐没有说话,脑子突然有点乱,只是觉得这未免也太巧了。
宋少扬也不是拎不清的人,见苏桐沉默了,他开口道:
“没事!你既然受人所托,把话带到了就行!以后别再跟他们有牵扯了,能犯下这种事儿的家庭,也没什么打交道的必要了!”
苏桐点点头。
服务员开始上菜了,宋少扬给她摆餐具,把话题往别的方面引。
“前段时间我和鄂省的老舅通过电话,他还说你那药方制的成药卖得特别好,只在他那里卖太可惜了,问我有没有可能上药厂的生产线?”
“哦!上生产线?可能吗?”
苏桐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她的那几张药方都是后世的常用必备良药,能上生产线当然更好,不说制作工艺更有保障,也能造福更多病患。
“我倒是一直在争取!”
宋少扬叹了口气道:“你是不知道啊!咱那药厂制度定得太死,条条框框太多,想上个新药简直难上加难,老领导们的思想都固化了,接受不了一点改变,我倒是有一腔热血,可惜无处挥洒啊……”
宋少扬拖长了声调,一副郁郁不得志的表情……
苏桐看着他,眨了眨眼,然后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你……不能自己干吗?”
“什……什么?你再说一遍?”宋少扬似乎没听清楚,追问道。
“我说,可以的话,你不如自己出来干!那样就可以自己拿主意了!”
苏桐有点拿不准现在的政策是什么样,改革开放正式提出是在1978年,现在才1977年初……
“嘿!要不我就觉得你投缘呢!话都能说到我心坎上去!”
宋少扬一拍大腿乐道。
“可惜啊!政策不允许啊!没有这个先例!个人插手国营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尾巴’,我在家里提了一回,被老头子追着打了好久!”
宋少扬拿起公筷给苏桐碗里添了些菜,接着道:
“不过有妹妹你这句话,我听了也开心!证明我有这种想法也不是异想天开,对吧!”
苏桐考虑了一会儿,开口道:“除了你们京市制药厂,下面应该还有不少小药厂吧?不是国有企业,是集体所有的,比如那种街道工厂什么的。”
“有啊!不少呢!大多要死不活的,想办成点事更难,别说上新药,本身能生产的药都快生产不了了。”
苏桐没有再说什么,低下头默默吃饭。
“等等!妹妹!你是……什么个意思?你、你赶紧跟我说说!”
苏桐咽下一口饭,抬头问他:“以你现在的职务,如果调到小药厂能当个厂长的话……应该还是可行的吧!”
宋少扬愣了愣,然后两手一拍,“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我当了厂长,就有话语权了!我想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还是妹妹你提醒得对!”
“有两个前提条件,一、工厂实力不能太差,生产线和生产资质都要齐全。二是你要保证你去了能有话语权,不是厂长也得是管生产的副厂长。”
苏桐边吃边不紧不慢地提醒他。
宋少扬两眼放光,“妹妹,你是认真的吧!你也觉得可行对吧!我可记下了!回去我可就办调动去了!”
苏桐点头,道:“我觉得是可行的!现在有好多集体所有的药厂缺乏科研经费和人才,没能力开发新药,固有药品的生产又缺乏竞争力,生产线和工人都利用不起来,如果你能拥有话语权,又带着新药配方,既能盘活一个厂子,又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有什么不好。”
苏桐虽没实地考察过,但她熟知这段历史,甚至知道京市几个大药厂之后的发展走向。
考虑到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改革开放政策就会全面实行,京市制药厂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制药大厂,只会慢慢改制,并不会私有化。
宋少扬这样有冲劲有想法的年轻人,不如先进集体所有制的小厂当个领导,一来可以立即有话语权,二来等明年政策一出,厂子便可以进行承包或买断,比起到时候再投资一个新厂,要省下的可不止一点。
宋少扬这会儿跟打了鸡血似的,“妹妹,你先吃着!我得去打个电话!你慢慢吃啊!”
说着,他便风风火火地跑了出去,也不知道去哪打电话了。
等他回来的时候,苏桐已经吃好了在等他。
他兴冲冲地拉起苏桐就走。
“妹妹,你下午没事吧?走!我带你兜风去!”
“哎——我并不想兜风!”
“顺便去接文老头!你大老远都来了,不去见见他不合适吧!”
“去哪接?”
“机场!”
——————
京市机场离市区有三十多公里。
宋少扬一路倒没闲着,给苏桐聊了他的一些计划和想法。
苏桐这才知道,宋少扬并不冲动,他是考虑这些事情已经考虑了很久了。
只差一个契机而已。
文教授的飞机是下午四点到。
他们到时,还不到三点。
时间还早,宋少扬停好车,便有一个年轻人上前打招呼,看样子是特意在等他。
宋少扬得意地向他介绍苏桐,“这我妹妹苏桐。”
苏桐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了他妹妹,但是当着别人的面,她也没反驳。
宋少扬转身对苏桐道:“这我铁哥们儿,齐东旭。”
然后又压低了声音道:“我未来的合伙人之一。”
苏桐点头,表示明白。
三人打过招呼,来到机场出口对着的餐厅坐下,这里设了几个卡座,点杯茶便可以坐着等人。
宋少扬和齐东旭似是还有别的事,点了茶和点心,便让苏桐在这里坐一会儿,他们去去就来。
机场入眼之处空旷而冷清,可能是航班并不密集的原因。
随着广播的播报,有航班到达。
不一会儿,机场出口处渐渐有人流涌出。
机场这年代并没有大屏显示,只能通过人工播报航班到达信息,在出口一侧有个大型公告栏,有工作人员不时上前更换航班到达或延迟之类的信息。
苏桐坐在卡座喝茶,饶有兴趣地注视着这一切。
这时,出口处走出来一位身着红色大衣姑娘,长卷发,红唇,很是时尚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