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如潮水般漫过凤仪宫的青砖地。萧惠昭扶着鎏金凭几起身时,窗外那株西府海棠正扑簌簌地落着花,绯红花瓣沾在琉璃瓦上,像极了去年今日太子衣摆沾染的朱砂。
\"母后!\"
那清脆的童音由远及近,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萧惠昭还未转身,一个杏黄色的身影便如旋风般冲进了内殿。
太子匡睿跑得小脸通红,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白皙的额头上,腰间羊脂玉禁步随着他的动作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慢些跑,当心摔着。\"萧惠昭伸手替他拭去额角的汗珠,指尖触到那细嫩的肌肤时,心中泛起一阵柔软。
匡睿却顾不上这些,他兴奋地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羊皮纸,小心翼翼地展开在案几上。\"母后您看!这是郑和公公第七次下西洋时绘制的海图,我从藏书阁偷偷...呃,借来的。\"
萧惠昭看着儿子那因为兴奋而闪闪发亮的眼睛,不由得想起他小时候第一次见到蝴蝶时的模样。她伸手抚平海图翘起的边角,那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奇怪的符号和地名。
\"这是锡兰,据说那里的宝石会发光!\"匡睿的小手指点着一个岛屿图形,\"还有这里,古里国,书上郑和公公说那里的人皮肤黑得像炭,但心地纯善...\"
萧惠昭静静听着儿子滔滔不绝的讲述,目光却落在他纤细的手腕上——那腕骨还未完全长开,带着孩童特有的圆润。她忽然想起太医说过,匡睿的体质偏弱,受不得海上湿寒。
\"睿儿,\"她轻声打断,\"这些地方都很远很远,要渡过许多惊涛骇浪才能到达。\"
匡睿抬起头,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上竟浮现出与年龄不符的坚毅。\"儿臣不怕!唐琪说过,只要掌握了星辰的位置,大海就像自家的庭院一样熟悉。\"他忽然压低声音,\"父皇答应过我,让我随使团出海见识见识。\"
萧惠昭的手指猛地攥紧了衣袖。她感到一阵眩晕,仿佛脚下的青砖突然变成了汹涌的海浪。十三岁,她的睿儿才十三岁啊!那些遥远的国度,那些未知的危险……
\"母后?\"匡睿疑惑地看着母亲突然苍白的脸色,\"您不舒服吗?\"
萧惠昭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挤出一个微笑:\"母后只是……只是有些惊讶。你父皇真的这么说了?\"
\"千真万确!\"匡睿骄傲地挺起胸膛,\"父皇说大匡的太子不能只困在宫墙之内,要见识真正的天地。\"他忽然凑近,神秘兮兮地从袖中掏出一个小木盒,\"您看,这是占城国使者上次进贡的种子,据说能长出拳头大的稻米。儿臣想在御花园试种……\"
萧惠昭看着儿子小心翼翼捧着的几粒干瘪种子,心中五味杂陈。她想起自己怀匡睿时曾梦到一只金翅大鹏飞向大海,醒来后占梦官说是吉兆,预示皇子将有非凡成就。如今看来,那梦境竟似谶语一般。
\"皇后娘娘,皇上驾到!\"殿外突然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
匡睿立刻手忙脚乱地收拾他的宝贝海图和种子,但还是晚了一步。皇帝匡胤明大步走入内殿,目光立刻被案几上的航海图吸引。
\"又在研究你的航海大业?\"皇帝笑着揉了揉太子的脑袋,那亲昵的动作让萧惠昭心中一暖。匡胤明虽是一国之君,但对这个独子却格外宠爱。
\"父皇!\"匡睿兴奋地跳起来,\"儿臣正在向母后讲解西洋各国的风物。您答应过的事,不会反悔吧?\"
匡胤明哈哈大笑:\"君无戏言!下次使团出海,就让你随行历练。\"他转向萧惠昭,眼中带着安抚,\"皇后不必担忧,朕会派最精锐的水师护送,睿儿只到占城便返航,不会深入远洋。\"
萧惠昭感到喉咙发紧,她垂下眼睫掩饰内心的震动:\"陛下,睿儿才十三岁...\"
\"朕十三岁时已经随先皇出征北疆了。\"匡胤明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大匡的未来君主,岂能是温室里的花朵?\"
萧惠昭知道再劝无益。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那个曾经指着西洋自鸣钟说\"朕要让万国来朝\"的年轻帝王,如今要把同样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
\"儿臣告退!\"匡睿突然行礼,小脸上满是迫不及待,\"儿臣要去钦天监找李大人学习牵星术!\"不等父母回应,他已经如一阵风般冲出了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