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相对此自然乐见其成,经过了数日的协商,夏国相在象征性地报告给镇南王张捡之后,出面与东缅国的代表颂猜刀签订了《大城条约》。
条约规定东缅属于中汉帝国的属国,东缅的国王需要经中汉国诏令确认,每年需向中汉上贡云云。
夏国相在签订完《大城条约》后便返回了万象,颂猜刀还想劝阻那罗伐罗即刻出兵的想法,但是那罗伐罗却说道:
“我是太子,父王在世的时候,就明确说过那个位置将来会是我的,
他弥利提只是一个守家的庶子,他有什么资格跟我争?”
“只是属下担心这会不会是中汉的挑拨离间之计?”
“他们用的着挑拨吗?
他们已经攻灭了占城、越南、澜沧和柬埔寨四国,兵多将广,绝非我等能及,就算他们直接发出命令,我们难道敢于违抗吗?”
那罗伐罗于是不顾颂猜刀的劝阻,集结了东缅大军主力五万人,由他自己亲自率领,前往夜丰颂一带,以部将颂猜刀为先锋,先行突入东吁国内。
接到边境部将的报告后,东吁国王弥利提命令钦貌胜暂停进攻孟邦,将大军撤回垒固助战;
令大将苗奈温率兵三万在垒固设下埋伏,令莽连牙率领前线大军进行节节抵抗,务必要把东缅军的主力给引入垒固埋伏圈内;
弥利提亲自点起大军为全军后援。
东吁将领莽连牙按照弥利提的安排,率领大军与颂猜刀接战,连败五场,终于将颂猜刀所部给引入垒固城外,莽连牙据城死守,颂猜刀攻之不克。
正在双方激战之际,早就埋伏好的东吁军苗奈温部大举压上,袭击了颂猜刀所部的后路。
颂猜刀所部大败,残余人马被苗奈温带兵包围。
而得知前锋大军被包围后,那罗伐罗坐不住了,当即指挥全军大举压上,与苗奈温所部的后路大军发生激战。
那罗伐罗本身就是东吁太子出身,很多东吁将士根本就不敢下死手,加上那罗伐罗本人骁勇善战,亲自率领骑兵冲击,直杀的浑身浴血,犹然不退半步。
苗奈温所部被迫撤退,那罗伐罗替前锋解了围,然后带着前锋将领颂猜刀一起追击苗奈温所部,直接来到了垒固城下。
那罗伐罗指挥所部大军对垒固城发动了迅猛攻击,但是城内的东吁将领据城死守,终于等到了东吁国王弥利提亲自率领的十万大军的到来,东吁将领钦貌胜也带兵从孟邦赶至,截断了那罗伐罗大军的后路。
弥利提并没有因为兵力占优而立刻发动进攻,他认为那罗伐罗英勇,不可力拼,决定优先使用政治解决。
由于那罗伐罗当初奉了东吁国王莽白之命进攻勃朗拉邦,随军的将士的家眷几乎全在东吁国内,弥利提便让苗奈温带兵押解着这些将士的家眷来到垒固,对那罗伐罗所部将士进行招降。
弥利提下令,如果家眷能把自己的子弟从那罗伐罗那里给召回,一律既往不咎,还能原官授任,若是执迷不悟,必将悔之不及。
同时为了给全体将士打气助威,弥利提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理论,那就是自己才是东吁王国“土生土长的王”,那罗伐罗背叛了自己的祖国,是“擅自称王的叛逆”,近期又投靠了中汉国,成为他国的“走狗”,全体军民均可诛之而无罪。
弥利提凭借着自己的卓越政治才能,成功将国内军民给忽悠住,也成功引起了那罗伐罗所部的将士的军心动荡。
那罗伐罗所部人马,除了三万名缅族士兵外,其余两万精兵和更多的后勤运输力量都是傣族士兵,两者的语言本身就不相同,傣族将士对那罗伐罗并不完全归心,一旦陷入苦战,他们不会为那罗伐罗效死。
而那三万名缅族将士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离开军营,哪怕是那罗伐罗下令封锁军营,也是制止不住。
在这样的情况下,颂猜刀再次劝说那罗发罗退兵,但是那罗伐罗却像输红了钱的赌徒一般,红着眼朝着颂猜刀嘶吼着:
“不可再乱我心智,否则我不会饶了你!
今日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那罗伐罗决定提前进行决战,为了鼓舞全军士气,那罗伐罗自己出任单箭头向着弥利提的大营杀去。
弥利提根本没有苗奈温和莽连牙那样的心理负担,他命令手下的火铳手、弓箭手和火炮手,全部瞄准那罗伐罗进行射击。
仅仅一个照面功夫,那罗伐罗便身中五铳八箭,跌落马下而死。
那罗伐罗战死后,他身后的缅族士兵大都向弥利提投降,颂猜刀则是率领傣族士兵,冲出了东吁军的包围圈,拼命地逃回了清迈。
弥利提命令部将莽连牙率兵追击颂猜刀,让部将钦貌胜带兵翻山越岭,进入了东缅境内。
由于东缅境内群龙无首,东吁将领钦貌胜分兵四出,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便攻下了东缅国全境。
钦貌胜的部下将领莽迪甚至带兵一万接连突破春武里、巴蜀、春蓬等府,逼近了暹罗国的临时首都万伦。
暹罗那莱王不愿意束手待毙,集合了暹南一带的男丁十余万,由自己亲自率领,北上春蓬进行迎战。
双方大军在春蓬城南面的班沙威相遇,东吁将领莽迪率领训练有素的东吁军直接冲入了那莱王的中军,那莱王亲自挥剑上前搏杀,被莽迪所杀。
那莱王死后,暹罗大军大溃,莽迪趁机带兵攻入了暹罗临时国都万伦,暹罗灭亡。
只是由于东吁大军突然占据了大面积的土地,彼此往来不便。
莽迪觉得自己天高皇帝远,且垂涎于万伦城的豪富,开始疏忽军纪的要求,在万伦城作威作福起来。
他对过往商船和本地百姓征收重税,信仰佛教的莽迪甚至下令强迫回教徒改信佛教,违令者则会被要求缴纳“信仰税”,在暹南大失人心。
不久原本被占领的宋卡、北大年等国也先后自立,纷纷派兵袭击莽迪。
失去了进取心的莽迪,只想着为自己谋利益,他的部下也是上行下效,他们不再骁勇善战,对于南面回教徒的进攻,只能疲于应付。
与此同时,弥利提派遣苗奈温率领大军攻破了掸邦的都城东枝,又快速回师先后击败北方的克钦人。
至此,原本张捡所规划的“群狼”,全部被弥利提这头猛虎所噬杀。
弥利提还不满足,秉持着斩草除根的原则,要求莽连牙尽快将颂猜刀捉拿归案。
颂猜刀根本不是莽连牙的对手,被迫率领所部人马数千人,渡河向东归顺了中汉镇南王张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