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祭拜过明孝陵之后,其余两路大军也陆续取胜,班师回朝。朱标四路大军同时作战的策略,虽然曾经让他置于险境,但是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现在他寝宫里挂着的那幅地图,已经颇为完整了。大明的疆域已经扩大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原本一些史官在心里,对朱标的评价是,远胜于文景二帝,乃是守成仁君。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扩张,他们对朱标的评价就变成了不亚于唐宗宋祖,属于文武兼备,积极进取型的帝王。
不说别的,单说朱标平定了蒙古,将偌大的草原变成大明的行省,这一点就足以媲美他老爹了。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跟蒙古草原争斗不休。但是哪怕圣名如汉武帝,唐太宗,也只能做到驱逐鞑虏,或者让对方不敢侵犯。而朱标,则是彻彻底底地将胡虏同化,功德无量。至于西边的亦力把里,也就是西域,也被朱标征服下来。用他的话说,这原本就是我们的地盘,他这是促进民族大融合了。
朱标不仅要征服这些疆域,还要从心里把他们同化。朱标从中原地带迁去了大量汉民,给予他们土地和牛羊,让他们哪怕去到关外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这些汉民又带去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生活经验,相信要不了多久,这些地区的原住民也会逐渐习惯大明的统治。
当然,还有官员的派遣。朱标特意选拔了一批年轻的有识之士,派遣他们去到当地进行锻炼。对于这些后来归顺的民族,朱标给的政策也非常宽松,他们的地位和大明原住民无二,还会得到朝廷的帮扶。只要他们不犯上作乱,那便可一生无忧。按照朱标的设想,要不了百年,这些当地土着就会和汉民结合,彼此习惯。而且还会抛弃原有的民族观念,以大明子民自居。自古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遥想促进民族融合,就要一视同仁,用真心去感动每个民族的子民。
而高丽和东瀛,也不仅仅是大明的附属国那么简单。除了每年都要向大明赔款进贡,还要接受大明驻军。驻军五年为一期,定期更换。而且朱标给当地驻军的军纪格外严明,要求不可侵犯当地百姓,不能作威作福,一旦发现有人作乱,立即军法从事。当然,因为他们远离家乡,给的军饷和补助也很高。所以愿意去东瀛和高丽驻守的士兵也不在少数。
将这一系列的事情安排妥当以后,朱标再次看向地图,可他这次看的并不是大明地图,而是一幅简略的世界地图。
“要是能往更远的地方走走就好了,日月所照之处,即为大明,这话听起来多么悦耳啊!五大洲六大洋,要是万国朝拜,全世界都说汉语,那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啊,后世子孙,都会感谢我吧!”
朱标笑着,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
“可惜了,可惜我已经老了,就连蓝玉,也已经打不动了。纵容朕有雄心壮志,也得服老啊!岁月不饶人。”
朱标缓步走出寝宫,望向天边的太阳。
“一代人有一代人该做的事情,当初我就是这么劝老朱的,没想到我老了,倒想要跟他做一样的事情。呵呵呵……”
“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雄英既有老朱的勇武无畏,也有咱的谋略沉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了,我未完成的事情,总会有人替我完成。现在还是把朝廷里一些不安定的因素解决一下吧,尽量将制度完善些,那样大明就不会走歪路。”
……
朱标不知道,此刻的太子东宫,一帮人已经开始了秘密集会。
“再过三个月可就是十月初十了,这件大事可马虎不得,得尽量早做准备。而且不能让他老人家发现。”
太子朱雄英坐在主座,而旁边,则都是他的弟弟妹妹们,有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还有几个公主们。按理说,只有到了重大节日,朱标的这些儿女们才会齐聚一堂,但是今天,他们却聚在这里,瞒着朱标商议着什么。
建王朱允炆叹了口气,看向朱雄英。
“大哥,这寻常的手段都用尽了,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效果。既然决定要办了,那就一定要办得与众不同,别出心裁才行,这样才能配得上父皇啊!”
其余几个弟弟妹妹也是纷纷点头。
“大哥,您是太子,资历威望都远在我们之上,您出个主意,我们照办就是了!”
众人的一番话倒是让朱雄英有些为难了。
“这事情,跟资历威望也没什么关系嘛!最重要的还是想法,要是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就好了。”
这时候,朱允熞突然开口说道。
“我有一个主意,莫不如举天同庆,召集全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起庆贺,搞个千叟宴!”
“不行!”
朱雄英开口否决。
“这个想法,当初皇爷爷大寿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来了,想法虽然挺新奇,但是太折腾人了。而且把全国的老者聚在一起给父皇贺寿,他就会开心么?我觉得未必,父皇一向不爱铺张,更不愿劳民伤财。办这个千叟宴,他是不会开心的。他更愿意普天同庆,降下恩典。咱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去想想。”
随后,众人又陷入了沉默之中,等了好一阵子,年轻的朱允熙突然开口说道。
“刚才大哥说皇爷爷大寿的时候,那皇爷爷大寿的时候又是谁负责贺寿的呢?又想出了什么点子呢?”
还没等朱雄英说话,朱允炆便开口说道。
“允熙你这家伙真是不动脑子,你也不想想,当初皇爷爷在世,父皇就是太子啊!那肯定就是他一手策划的,我要是没记错的话,父皇当时弄的动静还不小呢。大哥,你应该还记得吧?”
朱雄英点了点头。
“当时是百官贺寿,然后皇子皇孙们也齐齐贺寿,进献贺礼。父皇当时直接弄了个与民同乐,让各地的百姓都能品尝到皇爷爷的寿酒和寿桃,还有诸多恩典。百姓们自发地庆贺,为皇爷爷贺寿。哎?允熙,难道你是想说……”
朱允熙点了点头。
“是啊,父皇既然不愿意劳民伤财,那就让大家自发地庆贺不就好了么,而且,父皇肯定会降下恩泽,天下万民雨露均沾!”
众兄弟姊妹齐齐点头。
“好,就这么办,请大哥分配任务吧!”
朱雄英嘿嘿一笑。
“其他的都好说,这件事,可一定要瞒着父皇和母后他们啊,至于锦衣卫那边,我来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