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恒之没说话,他等着陆乔歌继续。
陆乔歌:“这样和你讲吧,我打算给港商有偿提供一个平台,我和他们签订协议,内容是保证他们完成多少的销售量。
比如我先准备交易服装,某位商人准备一百万的货,我答应给他全卖掉,但是他要给我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对方赚的是我们的钱,但我赚的是场地费联络费等,可我不需要钱,我要的是粮食,并且保证每年都举办一次。”
这就跟九十年代各个地方的个体工商户联合组织的展销会一样,几台大卡车组成一个车队,里面装的都是服装,因为八九十年代服装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而且这东西没有保质期没有安全隐患,好保管好运输基本没有损耗。
最重要的是利润高的可怕。
“不能换外汇,但是可以换粮食。”秦恒之沉默了一瞬,问道:“粮食能换多少,或者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处。”
陆乔歌看了一眼秦恒之:“比如?”
“比如捐赠之类的,想要实现你这个构想,咱们就要做到师必有名行必正义。”
陆乔歌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想要走的安稳不给自己和家人惹麻烦,就不能做容易被人指摘的事儿。
目前国内的市场并不对外,港城甚至很多人不了解这个市场巨大的潜力。
他们甚至都以为老百姓都衣衫褴褛穷苦不已,更别说口袋里可能都没一分钱。
但其实现在大部分正式工人都有存款。
一切都是配给制,想要消费都没地方去。
除非家庭困难入不敷出压力特别大的那种,比如最初的陆家因为小四生病要用药养着且药材贵再加上家里只有老陆一人有工资,相对而言就艰难了许多。
但那些双职工或者多职工的就不一样了。
陆乔歌说:“肯定会以捐赠为名,但捐赠的物资到底都需要什么,这个要先看上面需要什么。”
秦恒之点头,这么想是没问题的。
如果对方能给我们换来急需的物资,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都是可以坐下来谈的。
只有得到的福利远远高于承担的风险,这事就有人支持。
陆乔歌继续说:“鉴于现在的情况,服装的质地款式要按照咱们的设计来,但我现在想知道,这事的可操作性有多大?”
秦恒之也认真的说道:“百分之七十。”
陆乔歌莞尔一笑,秦恒之的话她是相信的。
她只要不触碰那条线,就应该没问题。
陆乔歌没法和秦恒之说今年的龙国很艰难,农作物减产物资供应紧张,所以食品厂想要维持下去,必须要进口粮食。
而且,她这个试水,不是心血来潮,她是很认真的在筹谋,真的成了,好处是巨大的。
但她现在有瓜子篓的订单跟着,这事也不是很急。
-----------------
刘霞和刘玉的事情解决的很顺利,王翠兰夫妇两个也带着三个孩子麻溜的回老家了。
一开始的王翠兰是死活都不愿意回去,非要见到刘霞。
但是联合办公开始,一群人坐在一起,办公桌上有一台电话机。
话筒放在桌子上,里面传出来朱大山熟悉的声音。
那是他们的村长也是大队支书。
算是村子里最高的领导,有着很高的威慑力。
他先是拿着朱大山家的户口大声的读给这边的人听。
没有结婚证,也不是夫妻,刘霞是朱家的养女,名字是随便取的,叫李傻妮,当时大队觉得傻子的傻不好写,于是就叫李大妮。
支书证明是被当年有名的一个拐子给卖到朱家的,说句实话,王翠兰没想买,但当时他家住在村头,拐子也不想带刘霞走了,就劝说王翠兰留下孩子,五岁了能给洗尿布看孩子洗衣做饭做家务,等大点了还能下地干活,这些话说动了王翠兰,于是花了一元钱将人给留下来。
刘霞从来的那一天就开始干活,整整十一年,这孩子没有一天是得闲的。
至于什么拜堂成亲婆娘的,大队长说那是王翠兰自己说的。
然后就是公社的社长,他在电话里证明了没有结婚证,也不可能给登记结婚。
最后当地的妇联告诉这边的妇联,收养关系不成立,他们马上将刘霞的户口迁出来给邮寄过去。
大队支书让朱大山赶紧带着婆娘孩子回来,要不然年底工分全都取消家里的宅基地也会分给别人。
这边的妇联也好言相劝,让她不要觉得孩子父母不在就好欺负,本就是违法的,组织上不可能还让刘霞跟她接触。
陆乔歌很是好心的告诉王翠兰,其实刘霞的亲爸还活着,不过在监狱里,二十年后就回来了,那你说,到时候他不回家能去哪里?
而且,这以后刘霞和刘玉干啥都会被影响,能做个临时工就不错了,房子都未必保得住。
朱大山和王翠兰真不知道刘霞的亲爸坐大牢呢。
二十年,出来也老了。
那时候谁管他?
再说了,这成分不好可要影响孩子的前程。
她一家子根正苗红祖宗八代都贫农,不可能和坐大牢的人家结亲。
于是,朱大山和王翠兰利落的带着孩子走了。
516这边很有人情味,给了朱大山五十元钱,签了断绝关系协议,然后好好的将人给送回了大西北。
刘霞虽然不安忐忑,可却很快接受了。
主要是这里没人骂她打她使唤她。
刘玉将工作给了刘霞,暂时去了后勤打扫卫生。
小少年很聪明,他去找陆乔歌,准备将姓改成柴,毕竟姐弟二人的今天和刘师傅脱不了关系。
指望他将来给养老,那是不可能的。
但这事和别人说未必能成,他选择和陆乔歌说。
结果证明小少年没选错,陆乔歌不但帮姐弟二人将名字改成柴霞柴玉,还给柴玉申请了小学,开学就可以去上学了。
-----------------
而在一个周日,秦恒之终于拎着礼物登门了。
其实都熟悉了。
可这样的登门方式还是有点令人拘束。
秦恒之没他自己想象的淡定从容。
孟霞看秦恒之,那是越看越喜欢,谢过了秦恒之给的那些票,还说准备下个月给家里添一辆自行车。
陆老太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意外,秦恒之可是她的第一个孙女婿呢。
哎呦,想想就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