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炳一脚踩在人头之上,笑的让人如沐春风。
“本官陆炳。”
“黄巢...”黄巢下意识的回了一句,此时的他,哪还有什么心情考虑陆炳是谁。
“此人以势欺人,无视我大唐律法,已被就地处决,黄公子在京师所遇之事,锦衣卫也已经调查取证完毕。”
“黄公子,感谢你为大唐科举取仕做出的贡献啊。”
“啊...我做啥贡献了...”
陆炳故意扯大嗓门,吸引了周围所有看榜的学子。
“黄公子以身为诱,且不向权贵低头,真乃天下学子之典范,黄公子被罢黜的试卷已经重新由主考官评审,可为此次会元。”
他手轻轻一拍,已经有人将新制作的榜单重新贴上。
黄巢两个大字,极其显眼的呆在了榜首之位。
发生了啥?
黄巢一脸懵逼,自己怎么一下就从一个屡试不中的落魄书生成为了进士及第,还是全国独一份的会元?
扪心自问,以自己的水平,除了还颇有些诗才之外,其他水平最多也就是排在孙山之上几个名次。
想要在这种恩科大军中力压群雄取得会元,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看着面前这个温文尔雅的中年人,此时他才如梦初醒。
此人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活阎罗陆炳!
大唐第一特务,当今天子第一心腹。
权柄无双,笑傲朝野。
他竟然亲自前来,还给自己弄了个会元,意欲何为?
拍自己马屁?不至于吧,自己虽然还有点家资,也不过是贩卖一点私盐弄的脏钱,不拿自己下狱就不错了。
“诗作的很不错,以后就不要再作了,如今的大唐你也能够看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无人不称赞当今陛下之德。”
“农桑盈野,仓廪涌金,市易通流,百工竞巧,胡马息鞍,烽燧生苔,昔尧有衢室之问,舜设敢谏之鼓,今陛下行藉田之礼以劝农桑,开举贤之会以纳雅言,盛世基业必可垂千祀矣。”
“可是我的...”
“黄公子文章练达,直指大唐弊端,如此好文,已经不是一些华丽辞藻堆砌之物所能相比,能成为会元也是实至名归。”
陆炳似是看穿了黄巢心中所想。
说实在的,那篇文章他也看了,落榜也是情理之中。
这哥们天生就不是靠科举的命。
关键是...
陛下都下了圣旨了,一定有他的深意,自己只需要做的事,就是执行。
“啊这...”黄巢彻底懵逼了。
“哈哈哈。”
“黄公子...不不不,应该成为黄大人了,你可是简在帝心的人物,陛下都对你慕名已久啊,黄大人,如今大唐虽盛,却也是百废待兴,把你的才华带到朝野中来,成为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吧!”
“......”
怎么上榜的,为何简在帝心,黄巢不考虑了,此时的他,心中激荡无比。
十年的寒窗,终于有了回报。
科举,一直都是他的梦想。
不然能够连续多次落榜?
能当官了,谁还做反贼啊。
刚刚身上的那种冲天杀气,一扫而光。
取而代之的是,胸中那拳拳的报国热血。
况且如今的大唐的确不错,只那一个亩产千斤的稻谷,都可以确定其历史地位。
当今天子广施仁政,以德治国。
他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拿世家门阀开刀。
试问,这历朝历代皇帝,谁有此魄力,那个不是依附在世家之上。
如今女帝南逃,大唐彻底统一,百姓安居,四海乐业,就连自己,私盐生意都好了很多。
至于造反,狗都不造。
百姓都吃饱了,谁还跟着你玩命啊。
怕不是自己振臂一呼,就要先被邻居给卸了胳膊。
“陛下如此恩德,黄巢无以为报,唯有这一腔的报国热血,愿为大唐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哈哈哈,好好好!”陆炳终于长出了口气。
解决完了黄巢之事,目光又投向了南方那诡异的天地异象之上。
......
“卧槽!!!”
一向沉稳的女帝此时也难掩心中激动。
她双眼死死的盯着手中的传国玉玺。
虽然缺了一角,但却散发着任何东西都难以拥有的魅力。
传国玉玺啊!
得此玺者,哪怕就是袁术那种东西一副烂牌也能叫个地主,死后都能称为驾崩了。
以自己之身份地位手腕能力,得到这传国玉玺,还不是如鱼得水。
果然是天无绝人之路。
刚刚被逼入了大山深处。
立即就能绝地翻盘。
“朕才是真真正正的天命之女!”
李昊啊李昊,你拿什么和我斗!
自己拥有传国玉玺,又是正统皇帝,振臂一呼之下,天下谁人不从!
玉玺可比你那个皇子身份正统多了。
“恭喜陛下!”
“贺喜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周剩余心腹,尽皆拜倒,就连星河剑派这种宗门的方外之人,也不例外。
每个人脸上除了震惊,就是难掩的骄傲。
有传国玉玺,大周振兴,指日可待。
柳绯明难掩兴奋,多年的苦熬,终于把姜熬成了糖。
如今大世兴,世界天翻地覆,但女帝必然是一骑绝尘,成为万家之首。
就凭她拥有传国玉玺。
柳绯明感觉自己的双脚已经踏在了神都城头,踩在了李昊头上,问他可曾后悔?
不,我不能太骄傲,这只是刚刚开始,大周还需努力。
柳绯明的脑中瞬间展开了头脑风暴。
如何治理即将强大的大周...
福至心灵般,一条妙计出现心头。
天地大变,法相境将不再是桎梏。
随之而来的,也是资源的紧缺。
所有人都可以合道,哪有那么多资源供给,身为女帝座下第一智者,这些问题她自然都要提前想到。
怎么办呢...
“先合道带动后合道!”
对,就是如此!
只有这样,才能把本就为数不多的资源合理分配,同时发挥出其应有的最大价值。
让一部分修炼资质超绝之人先合道,等大周兴盛了,就可以做到人人合道,人人成仙证帝。
妙啊!
柳绯明给自己脑袋瓜点了个赞。
如此...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民众最怕什么?
不患寡而患不均!
历史血淋淋的教训就在眼前。
她抬头望了一眼女帝,暂时压住了心头的兴奋,此事还有太多的商量余地,等自己回去再琢磨琢磨,弄一个面面俱到的完美方案才行。
面对群臣恭维,姬瞾欣慰的点了点头。
她身形猛然拔高,高举传国玉玺,悬停于众人之上。
朗声笑道:
“天道崩塌,乱成谋逆,我,姬瞾,唯有一剑,可搬山,断江,倒海,降妖,镇魔,敕神,摘星,摧城,开天。”
“呸呸呸,朕即天命,掌中社稷剑可移岳定漕、断龙锁脉、覆雨翻云、诛邪荡寇、敕令阴曹、敕封城隍、摘紫薇星斗、碎僭越之阙、辟混沌清浊。”
“朕剑出鞘时——万里长城化龙脉,秦直道为剑脊,黄河悬作剑气,尔等修士所谓搬山倒海,不过朕批阅奏章时,朱笔勾勒的余墨。”
“天下何人,敢不从此服王化?”
“朕的剑,是未央宫前斩过白蛇的赤霄!”
“朕的墨,是泰山封禅时染透云海的玄圭!”
山风骤烈,吹散她束发金环。
泼墨长发飞扬如旌旗,身后浮现出大周十二旒冠冕的虚影。
帝王的威势毫不保留的散发出来。
她振臂高呼。
“诸位,大势倾轧在即,愿挽天倾者,请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