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进了院门,正好撞见三大妈从屋里出来。
见一大妈领了三个陌生人,还拎着工具,便笑着问:“他一大妈,这就是你家的亲戚?”
“是啊,这是我堂弟东升,还有他两个儿子。”
一大妈赶紧介绍,“来给我们修房子的。”
三大妈热情的应着,眼睛却往马东升他们身上的补丁衣裳瞟了瞟,又笑着去忙自己的了。
马如龙和马如虎站在院门口,看着这一排排的瓦房,觉得新鲜又陌生。
这四九城里的四合院,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却又透着股说不出的亲近。
毕竟,这是大姑住的地方。
易大妈领着他们往自家屋走,心里踏实了不少。
总算把人带来了,这下房子有指望了。
易大妈领着马东升父子三人来到自家屋前,指了指屋顶。
“东升,你们看,就是这儿。”
马东升父子仨抬头一看,都愣在了原地。
只见屋子的屋顶现在是什么没有,眼前的情况比他们想象中严重多了。
“这.....这塌得确实不轻啊。”
马如龙忍不住咋舌,他修过不少屋顶,还没见过塌成这样的。
一大妈见他们发愣,心里有点打鼓。
他轻声的问:“东升,这房子.....你们能修吧?要是太麻烦.....”
马东升回过神,拍了拍胸脯:“翠芬姐,你放心,这点活儿不算啥!
别看塌得厉害,咱拾掇拾掇,保准跟新的一样结实。”
马如龙和马如虎也跟着点头,眼里透着股手艺人的自信。
见他们打包票,一大妈也是松了口气。
她笑着说:“那就好,需要啥工具尽管说,院里街坊能借的都能借来。”
马东升很快有了章程,先让易大妈去借了架木梯子,靠在墙边。
他踩着梯子先爬上去,马如龙和马如虎在下头递工具,爷仨分工明确。
马东升在屋顶上敲敲打打,检查哪些椽子还能用,哪些得换掉。
他又指挥俩儿子把碎瓦片清到一边,动作麻利得很。
看着三人忙活起来,易大妈转身往后院走,想着烧点热水让他们渴了能喝。
刚到灶房门口,就见院里不少街坊探着头往这边看。
二大妈也是来到了中院,贾张氏站在自家门口,连平时不爱出门的聋老太太都拄着拐杖来了,好奇的瞅着屋顶上的动静。
“这是一大妈乡下的亲戚吗?看着挺能干啊。”有人小声议论。
“也就是自家的亲戚才会接咱们院子的活,换成别人谁愿意来。”
三大妈来到中院,见一大妈提着个暖水瓶过来,也是笑着走开口。
“他一大妈,你这侄子手艺看着不错啊。”
“都是庄稼人,干惯了力气活。”一大妈笑着应着,把茶缸和暖水瓶放在一边。
三大妈望着屋顶,眼里满是期待。
“等你家修完,就该轮到我们家了。我们一家挤在人屋檐下,解成腿还不方便,真是熬够了。”
她说着,叹了口气,继续说:“还是自家屋住着踏实。”
一大妈点点头:“快了,东升他们干活利索,用不了几天就完活。”
说话间,屋顶上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
马东升正指挥着马如龙往房梁上递新椽子。
马如虎在底下和泥,准备补瓦片的缝隙。
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汗珠子顺着马东升的额角往下淌,他却毫不在意,嗓门洪亮地喊着号子,透着股干活的热乎劲儿。
院里的街坊看了会儿,见没什么特别的,也都各自散去忙活了。
只有三大妈还站在原地看了好一会儿,直到有人叫她,她才笑着应了一声。
只不过她的心里也是盼着自家房子也能早点修好。
这拥挤的日子,总算能看到头了.....
时间一晃,四天过去了。
易中海家那塌了的屋顶,在马东升父子三人的忙活下,已经修葺一新。
新换的椽子挺得笔直,瓦片铺得整整齐齐,连檐角都压得严丝合缝,看着比没塌之前还要结实。
一大妈站在屋前,看着这崭新的屋顶,眼眶有点发热。
这些天看着他们爷仨爬高上低,手上都划出了几道口子,衣服也是被汗水浸得透湿。
虽然他们是亲戚,心里又是感激又有些过意不去。
“翠芬姐,你再瞅瞅,哪儿不满意,我们再拾掇拾掇。”
马东升从梯子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脸上带着憨厚的笑。
一大妈抹了把眼角,笑着摇了摇头。
“不用了东升,这样就再好不过了。真没想到你们手艺这么好,比城里的工匠都不差。”
马东升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翠芬姐你过奖了,这都是要会的基本功夫。”
这时马如龙凑过来说:“大姑,扫把在哪儿?我们给您把屋里打扫出来,干干净净的好住。”
一大妈赶紧摆手:“不用不用,你们这几天累坏了,歇着去吧,这点活我来就行。”
马东升却接话道:“姐,让他们俩干吧,年轻力壮的,有的是劲儿。”
马如虎也跟着点头:“是啊大姑,我们不累。”
这几天在大姑家,顿顿有二和面馒头,偶尔还有鸡蛋,比在村里吃不饱强多了。
他们心里早把这儿当半个家,干活也格外上心。
一大妈见他们坚持,便从后院拿来扫把和簸箕:“那你们慢点,别累着了。”
爷仨拿起工具,麻利地扫起屋里的碎砖烂瓦,马如龙还搬来水桶,蘸着水擦起了窗台,没一会儿就把屋子收拾得亮堂起来。
正忙活着,三大妈也是从前院走了进来。
一看见修好的屋顶,她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哎哟,这房子修得真不赖!瞧这瓦铺的,比原来还周正!”
她走进屋,摸了摸新糊的墙,“这手艺,城里师傅也不过如此啊。”
一大妈笑着让她坐下:“还是东升他们实在,干活不糊弄。”
三大妈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那啥,你们家这修完了.....是不是该轮到我们家了?
老阎这几天天天念叨,说孩子们在人家里住得憋屈,腿都伸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