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民心里很清楚这些官员们害怕的根源,他此次特意安排陈明来到这里,目的就是要借陈明的影响力,对这些官员进行一次敲打。
从现场众人的反应来看,这次敲打显然十分成功,陈明的出现,无疑让他们回想起之前那两次官场震动所带来的震撼与警示。
不过,此次陈明前来的主要任务并非整顿官场,而是要对这起灭门案进行全面的总结汇报。
看到李志国已经安稳就座,陈明也调整好状态,做好了准备。刘伟民见状,直接向陈明示意可以开始汇报了。
陈明深吸一口气,开始有条不紊地讲述整个抓捕过程,以及林峰交代的杀人动机。
抓捕过程的汇报简明扼要,毕竟众人对此已有大致了解。而林峰的杀人动机,着实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林峰与秦大川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既不是仇杀,也绝非为了谋财。
两人矛盾的起因,仅仅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却又着实令人困扰的小事。秦大川家的孩子每天在楼上跑跳不停,起初,林峰想着邻里之间,能忍则忍,他觉得孩子的父母应该会及时管教。
然而,时间过去了五六个小时,那孩子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又开始无休止地跑跳。
林峰实在忍无可忍,便上楼去沟通。可秦大川和谢小梅两人的态度却极其恶劣。
谢小梅更是气势汹汹地指着林峰骂道:“谁呀?哪个孩子不调皮捣蛋的,我闺女这叫解放天性,跑跑跳跳怎么了?就你事儿多!
之前从来没见有人找上门来,楼下哪家不是租户,你该不会是从农村来的吧?
我们城里人就这生活方式,你要是觉得受不了,那就回你们农村住平房去好了!”
秦大川呢,平日里在单位领导架子摆惯了,看着林峰,满脸都是不屑,甚至还想伸手教训一下这个在他眼中“不懂事”的小子。
毕竟女儿可是他的心头肉,虽说这“小棉袄”精力过于旺盛,但他对女儿可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林峰见与他们沟通无果,无奈之下,只好默默回去了。
其实林峰本身性格较为随性,自从加入那个神秘组织后,他一直严格遵从组织的规矩,秉持着“只杀该杀之人,替冤者申冤”的原则行事。
即便每天被孩子的吵闹声弄得根本无心学习,他一开始也并未想过要对秦大川一家痛下杀手,酿成灭门惨案。
一切的杀人动机,追根溯源,都起始于过年的时候。
林峰当时租住的是秦大川家楼下的房子,同处一室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人。
其中一位室友是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日常早出晚归,林峰平日里几乎见不着对方身影;另一位则是年近古稀的大娘,今年都快70多岁了。
平常时候,林峰常常在家中学习,而大娘则经常在家做饭,出于邻里间的关怀,她还会给林峰带一些可口的饭菜。林峰对大娘的善意十分感激,一直铭记于心。
过年期间,林峰知晓大娘的儿女都在外地打工,而大娘又不愿独自一人回老家过年,便选择独自留在这边。
大年初一那天,林峰想着给大娘打个电话拜个年。然而,电话却怎么都打不通。起初,林峰以为是大娘的孩子回来,将她接回了家中团聚,也就没太在意。
哪知道,等到初一的下午,林峰终于接到了大娘打回来的电话。只不过,电话那头传来的却不是大娘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而是大娘儿子的声音。
他是看到林峰给母亲打了那么多电话,心中疑惑究竟是什么事,这才回拨过来。
林峰满心关切地询问大娘的情况,却听到大娘儿子在电话那头咬牙切齿地说道:“还不是楼上那个死孩子闹得!我妈之前心脏就不好,过年的时候我们都在外地拼命往回赶,可今年雪下得实在太大了,即便过年,我们还是没能及时到家。
我妈就一直盼着我们一起回去团聚,哪知道过年那天晚上,楼上的孩子就像发了疯似的,不停地跑跳吵闹,一直折腾到凌晨两三点钟。
我妈因为那持续不断的嘈杂声音,根本无法入睡,无奈之下只好上楼去理论,可一点效果都没有。这些都是我妈生前跟我说的。
等到我们察觉到不对劲,赶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可最终还是没能把我妈救回来……” 说到这里,大娘儿子的声音已然哽咽,充满了悲痛与愤怒。
听到这个消息,林峰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原本他对秦大川一家的行为虽有不满,但还能克制。
然而,此刻大娘的遭遇如同导火索,彻底引爆了他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也为后续那场悲剧的发生埋下了致命的种子。
林峰听到大娘儿子这番话,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
他小时候父母忙于工作,是姥姥将他一手带大。
可惜的是,姥姥患有哮喘病,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在林峰还不到10岁的时候,姥姥便永远地离开了他。
那段与姥姥相依为命的日子,是他童年最温暖的回忆,姥姥的关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幼小的心灵。
而如今,在这位大娘身上,林峰仿佛再次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如同姥姥般无微不至的关心。
大娘平日里的嘘寒问暖,为他送上亲手做的饭菜,这些点滴关怀都让林峰倍感温暖。
此刻,听闻大娘竟因为楼上小孩的吵闹,诱发心脏病离世,林峰内心的悲愤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遏制。
由于林峰一直住在秦大川家楼下,长时间的居住让他对楼内所有监控探头的位置了如指掌,清楚地知道监控视频存在哪些死角。
这份熟悉,为他后来实施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使他能够巧妙地避开摄像头,策划并完成了这起令人痛心的灭门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