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亡我高句丽呀!”
乙支文德大喊一声,一口鲜血吐了出去。
以前杨广率领百万大军三征高句丽,全都被他们挡了下来,而且还搞得大隋摇摇欲坠,几欲亡国。
然而杨广突然暴毙,他的孙子杨倓登基。
当时很多人都没把杨倓放在眼里,觉得对方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登基之后也只是个傀儡,大隋灭亡是迟早的事。
但没想到,仅仅半年时间,杨倓不仅挽救了大隋,还让大隋国力越来越强,压的周边各国喘不过气来。
早知如此,在杨倓刚登基的时候,他们高句丽就应该进攻大隋,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般地步。
“将军,您要撑住呀!”
“我们现在只能靠您了,将军!”
“当年您率领我们高句丽万千军民,抵挡大隋百万大军,现在对方不过数十万人而已,我们绝对能挡得住!”
“将军,只要您有信心,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将敌人拦在鸭江,等到援军一到,我们便可反击敌人,把他们赶出高句丽!”
周围的将士们围着乙支文德,这是他们的主心骨,无论如何都不能倒下。
听着将士们的话,乙支文德苦笑了起来。
“如今的高句丽,不是当年的高句丽,现在的杨倓也不是当年的杨广。
事已至此,我们只有一条路:撤!”乙支文德稳住心神,对周围众将士说道。
撤!
众人感到惊讶,现在如果撤退的话,那就相当于拱手将鸭江让给大隋。
以后他们想要反攻,鸭江就是一道天然的阻碍,丢掉对他们来讲影响太大了。
但并没有人出言反对,大隋的强大,他们已经见识到了。
就他们这点人,想要在鸭江南岸拦住大隋军队,无异于螳臂挡车。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突厥已经动兵,正在进攻大隋。
我们只要把时间拖住,等到突厥打进大隋境内,大隋皇帝绝对回援,到那时,我们反攻的机会就来了。”乙支文德低声说道。
众人听他这般说,全都赞同的点点头。
此刻,他们已经看到大隋将士正在渡河,换做以往,他们肯定想要尝试半渡击之。
现在,他们没有心思战斗,只想着早点撤走。
乙支文德带着将士们,朝国都方向而去。
消息传到杨倓这边,杨倓只是淡淡一笑,道:“这个乙支文德倒也是个能屈能伸的人。”
高句丽两大将军,一个乙支文德,一个杨万春。
杨万春已经死了,乙支文德若是殉国,士气将严重受损,整个高句丽就完了。
所以乙支文德选择仓皇撤退,哪怕再丢人,他也要走。
反正他在新罗已经兵败,脸已经丢了,再多丢点也无妨。
随着乙支文德撤退,鸭江南岸的其他守军也无心抵抗,有的逃跑,有的投降,甚至有的主动帮助大隋军队过江。
“朕还是那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愿意投降大隋的,拿起你们的武器,冲向你们的国都,让朕看到你们归降的诚意!”
杨倓来到南岸,对投降的高句丽士兵说道。
“若是不愿意投降,那就看你们能不能逃得了。想要殉国的,现在就拿起你们的刀剑,自杀!”
周围的高句丽士兵看着尽是帝王之相的杨倓,心中满是畏惧。
他们不敢与强大的大隋皇帝为敌,也不敢与强大的大隋军队正面作战。
高句丽士兵扔下手中的武器,将双手举过头顶,跪在地上,高呼大隋皇帝万岁!
“沈光,这些人交给你了。”杨倓说完,继续向前行进。
沈光嘿嘿一笑,明白皇上的意思。
在大隋,没有优待俘虏这一说。
你既然想要投降大隋,那就要拿出诚意,可不是说你双手一举,就成大隋人,就能好好活命了。
想要活命,那就要为大隋做贡献,比如说现在正在打仗,这些投降的俘虏便要冲锋在前,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你们虽然打不过我大隋士兵,但本将军对你们还是非常欣赏的!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们太识时务了!”
沈光笑眯眯的看着眼前的俘虏。
“接下来便把你们十分的全力都使出来,让我家陛下见识到你们归降的决心。
你们最好不要耍小心思,不然把你们全部拉到倭国,做个太监!”
听到最后一句话,投降的高句丽士兵们只感觉胯下一凉,身子也抖了一下。
他们可以没命,但不能没命根子。
“愿为大隋皇上效命!”
高句丽的士兵们大声喊道。
沈光笑着点点头,带着这群军队走在最前面。
一直往南走,还有一座重镇:国内城。
国内城是高句丽最重要的城池之一,以前这里是高句丽的都城,后来才迁到了现在的平州。
“陛下,国内城城池高大,根据我们的探子来报,里面的士兵有八万人。”刘文静走上前来汇报。
八万人!
众将感到了诧异,高句丽都死伤了那么多人,这个国内城还有这么多士兵吗?
“陛下,这八万人当中只有三万是正规军,其他全都是守将临时抓过来的壮丁,当中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有十岁出头的孩子。”
见众人感到惊讶,刘文静知道自己没有说清楚,便赶紧解释道。
“这是准备与咱们殊死一搏了呀。”
杨倓冷冷一笑,国内城对高巨来来讲也很重要,对方自然要全力守。
“城内守将是谁?”
刘文静冷冷道:“陛下,此人名叫高年。”
杨倓看了一他一眼,感觉刘文静对这人很有恨意,道:“你认识?”
“陛下,对于他,大家可能不认识,但是他的父亲,大家都认得。高年原名叫斛斯年,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斛斯政!”
斛斯政!
在场众人都感到了惊讶,同时也有愤怒。
这个人在大隋官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
斛斯政当初可是大隋的兵部侍郎,可谓是国之重臣。
然而在大业九年,他却参与了杨玄感的叛乱,最后叛乱被镇压,斛斯政直接逃到了高句丽。
要知道,当时大隋正在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斛斯政身为大隋兵部侍郎,对于大隋的军事部署很是了解。
他到了高句丽之后,直接被高句丽的王奉为座上宾。
斛斯政为了在高句丽站稳脚跟,出卖大隋核心机密情报,使得高句丽探得大隋军队虚实,导致大隋军队受挫。
这是一个妥妥的卖国贼!大隋人人得而诛之!